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新型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性能对比 被引量:3
1
作者 黎军顽 周路海 +1 位作者 邵严 吴晓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7-72,共6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仪并结合热稳定性试验,对SDCM3和SDCM4热作模具钢在热稳定性试验前后的微观组织进行研究,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钢的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与SDCM4钢相比,SDCM3钢具有更优良的热稳定性和...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仪并结合热稳定性试验,对SDCM3和SDCM4热作模具钢在热稳定性试验前后的微观组织进行研究,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钢的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与SDCM4钢相比,SDCM3钢具有更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抗热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热稳定性 抗热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法兰盘热锻模具磨损失效的实验分析和数值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施渊吉 黎军顽 +2 位作者 吴晓春 左鹏鹏 周路海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5-225,共11页
采用扫描白光干涉仪和扫描电镜对汽车法兰盘热锻模具的表面磨损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其磨损失效机理.同时,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热模锻过程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模具预热温度、锻造速率和模具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模具磨损的影响.... 采用扫描白光干涉仪和扫描电镜对汽车法兰盘热锻模具的表面磨损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其磨损失效机理.同时,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热模锻过程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模具预热温度、锻造速率和模具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模具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锻后模具表面出现黏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现象,其中磨粒磨损造成的模具损伤程度最高,最大磨损深度约为100μm;数值分析表明,当模具预热温度为250℃,锻造速率为300 mm/s时,锻后模具最高温度低于模具材料AISI H13钢的许用温度(620℃),且模具磨损深度达到最低水平;相比于淬回火热处理工艺,采用离子渗氮处理可使锻后模具最大磨损深度由7.2×10–5 mm下降至1.3×10–5 mm,磨损幅度降低82%,模具服役寿命提高约5.5倍,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磨损 热锻 有限元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O3掺杂BaZrO3显微组织演变及与钛熔体相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路海 陈光耀 +4 位作者 李宝同 程治玮 ALI Wajid 鲁雄刚 李重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76-2282,共7页
以BaCO_3、ZrO_2和Y_2O_3为原料的6种配比混合料在1200℃经固相合成Y_2O_3掺杂BaZrO_3粉体,并经冷等静压成型后在1750℃烧结成圆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能谱分析(EDS)分析不同Y_2O_3掺杂量对BaZrO_3粉体组... 以BaCO_3、ZrO_2和Y_2O_3为原料的6种配比混合料在1200℃经固相合成Y_2O_3掺杂BaZrO_3粉体,并经冷等静压成型后在1750℃烧结成圆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能谱分析(EDS)分析不同Y_2O_3掺杂量对BaZrO_3粉体组成及其对BaZrO_3圆片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_2O_3掺杂BaZrO_3主要由BaZrO_3和Ba2YZr O6构成;随着Y_2O_3掺杂量的增加,Ba2YZr O6含量逐渐增加,并出现团聚现象;同时,BaZrO_3晶粒生长受到抑制,导致圆片表面疏松多孔,致密度降低。当原料摩尔比n(BaCO_3):n(ZrO_2):n(Y_2O_3)=0.48:0.47:0.1时,所获圆片相对密度达到97.1%。使用该配比粉料制备坩埚感应熔炼Ti Ni合金后,合金与坩埚无界面反应层存在,也未见明显坩锅组成元素向合金扩散现象,说明Y_2O_3掺杂BaZrO_3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钛合金熔炼制备用耐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 锆酸钡 掺杂 显微组织 界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