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盐肤木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 1
-
-
作者
张霞
周财
卞妍悦
张颜泽谦
陈发菊
-
机构
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63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470389)
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2BGE265)。
-
文摘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盐肤木(Rhus chinensis)雌花和雄花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为揭示其性别功能分化提供胚胎发育证据。结果表明:(1)盐肤木花属于完全花,花中的雌蕊或雄蕊选择性退化形成功能性雌花或功能性雄花。(2)功能性雄花的花药发育过程中,小孢子四分体呈正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功能性雄花的胚珠能正常发育至单核胚囊,但在二核胚囊至八核胚囊发育过程存在异常,胚囊核消失,最终不能形成可育雌配子体。(3)功能性雌花的胚珠发育过程中,大孢子四分体呈直线型,合点端的功能大孢子发育成八核胚囊,胚囊发育方式为蓼型。功能性雌花的花药发育过程中,绒毡层在造孢细胞时期解体,造孢细胞凋亡,最终花药室萎缩败育。盐肤木的雌、雄配子的发育特征与其他漆树科(Anacardiaceae)植物的发育模式相似,胚珠在二核胚囊至八核胚囊时期发育异常,导致雌蕊败育形成功能性雄花;绒毡层及造孢细胞异常解体,导致雄蕊败育形成功能性雌花。
-
关键词
盐肤木
大、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体
-
Keywords
Rhus chinensis
megasporogenesis and microsporogenesis
male and female gametophytes
-
分类号
Q944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湖北黄精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华荣
周财
魏薇
何夫
王业红
陈发菊
-
机构
三峡大学三峡区域植物遗传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中心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3-823,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300323)
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2BGE265)
+1 种基金
湖北省科技建设专项(Z2022387)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政府性资金项目(SDHZ2022262)。
-
文摘
【目的】研究湖北黄精花部形态结构特征和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丰富黄精属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理论,为进一步开展湖北黄精的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湖北黄精花芽为试验材料,用显微观察法观察花部形态结构特征,石蜡切片技术对单花雌雄蕊进行切片观察。【结果】湖北黄精的花被为白色或淡黄绿色,花被筒近喉部稍缢缩;具6枚雄蕊,花丝下端与花被合生,花药开裂方式为纵裂;雌蕊子房上位,3心皮,花柱与子房等长。湖北黄精花药壁由4层细胞组成,成熟的绒毡层具多核,绒毡层发育类型为分泌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左右对称型排列,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存在小孢子发育不同步的现象。雌蕊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四分体呈直线型排列,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存在双胚囊胚珠现象。在雄蕊的花药壁和雌蕊的子房壁都观察到有束状草酸钙针晶。【结论】湖北黄精雌雄蕊具有较原始的发育特征,虽然在发育过程中都存在异常现象,但雄蕊最终能形成正常的雄配子体,雌蕊低频率的双胚囊现象对总体受精结果影响很小。湖北黄精杂交育种可以选择花药开裂前一时期的花粉,花药壁和子房壁观察到的束状草酸钙针晶无法作为湖北黄精物种鉴定的依据。
-
关键词
湖北黄精
大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体
-
Keywords
Polygonatum zanlanscianense Pamp.
megasporogenesis and microsporogenesis
male and female gametophyte
-
分类号
Q945.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小水电的发展
- 3
-
-
作者
周财
-
机构
安庆市水利局
-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99年第3期64-65,共2页
-
文摘
介绍近年来安庆市小水电的科技应用实践,包括WSZK3系统、组装式薄壁钢板堰、橡胶坝、新型水轮机转轮、跨河引水中的新型塑料管及小水电变电所的无功补偿等的使用.分析小水电科技应用中存在的对科技应用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技术改造,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和缺乏科学管理等问题.提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小水电发展的几点建议: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小水电经济效益;加强小水电技术培训。
-
关键词
小水电
技术改造
科技进步
-
分类号
F407.61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V74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