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源区不同县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小燕
周诗鹏
+3 位作者
祁雪姣
李健明
哈妍晖
卢素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0,共8页
根据2005—2020年黄河源区9个县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生态承载力转换因子,采用生态足迹法计算并分析各县域生态承载力和绝对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15年来源区各县域草地面积占优势,建设用地面积增幅均较高,兴海县、同德县、...
根据2005—2020年黄河源区9个县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生态承载力转换因子,采用生态足迹法计算并分析各县域生态承载力和绝对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15年来源区各县域草地面积占优势,建设用地面积增幅均较高,兴海县、同德县、玛多县和达日县的未利用地面积呈明显缩减趋势;2005—2020年各县域生态承载力和绝对生态承载力均呈增加趋势,玛多县生态承载力最高且增加量最大(442523.34 hm^(2)),河南县的增加量最小(110519.65 hm^(2)),同德县绝对生态承载力增加量最高(35.66),久治县增加量最低(14.30)。源区生态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年降水量、年均蒸发量、年均温度、城镇人口数、GDP、第二产业产值、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畜牧量产量、能源生产总量、人口总数、农村人口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绝对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法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0—2020年黄河源区林地面积与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变化
2
作者
周诗鹏
杨颖
+5 位作者
张小燕
卢素锦
秦碧玉
张文
黄晖
陈娅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54,共10页
【目的】探讨1990—2020年黄河源区林地面积与林地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黄河源区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合理调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实测资料,通过目视解译确定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类型,通...
【目的】探讨1990—2020年黄河源区林地面积与林地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黄河源区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合理调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实测资料,通过目视解译确定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类型,通过计算得到林地面积和林地生态需水量数据;采用ArcGIS 10.8绘制林地面积与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分布图,分别运用Canoco 5.0和SPSS 27作冗余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林地面积变化不大,林地主要分布于黄河源区中东部,以灌木林地为主;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变化较小,总体上生态需水量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不同类型林地的生态需水量大小表现为灌木林地>有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影响源区生态需水量的最主要指标是斑块周长-面积比(mean perimeter-area ratio,PARA_MN),其次是斑块连通度指数(patch cohesion index,COHESION)。影响黄河源区生态需水量的主要因素为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产业发展结构,自然环境因素的驱动力弱于社会环境因素。【结论】黄河源区1990—2020年林地面积呈小幅下降趋势,林地生态需水量变化不大;黄河源区景观水平多样性较低;黄河源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景观格局
林地生态需水量
冗余分析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源区不同县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小燕
周诗鹏
祁雪姣
李健明
哈妍晖
卢素锦
机构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长江源区气候变化趋势预测与典型湿地水文水质响应研究”基金资助项目(31760147)
青海省科技厅“西宁市湿地碳氮汇能力及湿地植物固碳脱氮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3-HZ-802)。
文摘
根据2005—2020年黄河源区9个县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生态承载力转换因子,采用生态足迹法计算并分析各县域生态承载力和绝对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15年来源区各县域草地面积占优势,建设用地面积增幅均较高,兴海县、同德县、玛多县和达日县的未利用地面积呈明显缩减趋势;2005—2020年各县域生态承载力和绝对生态承载力均呈增加趋势,玛多县生态承载力最高且增加量最大(442523.34 hm^(2)),河南县的增加量最小(110519.65 hm^(2)),同德县绝对生态承载力增加量最高(35.66),久治县增加量最低(14.30)。源区生态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年降水量、年均蒸发量、年均温度、城镇人口数、GDP、第二产业产值、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畜牧量产量、能源生产总量、人口总数、农村人口数。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绝对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法
黄河源区
Keywords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bsolut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0—2020年黄河源区林地面积与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变化
2
作者
周诗鹏
杨颖
张小燕
卢素锦
秦碧玉
张文
黄晖
陈娅玲
机构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5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147)
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23-HZ-802)。
文摘
【目的】探讨1990—2020年黄河源区林地面积与林地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黄河源区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合理调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实测资料,通过目视解译确定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类型,通过计算得到林地面积和林地生态需水量数据;采用ArcGIS 10.8绘制林地面积与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分布图,分别运用Canoco 5.0和SPSS 27作冗余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林地面积变化不大,林地主要分布于黄河源区中东部,以灌木林地为主;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变化较小,总体上生态需水量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不同类型林地的生态需水量大小表现为灌木林地>有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影响源区生态需水量的最主要指标是斑块周长-面积比(mean perimeter-area ratio,PARA_MN),其次是斑块连通度指数(patch cohesion index,COHESION)。影响黄河源区生态需水量的主要因素为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产业发展结构,自然环境因素的驱动力弱于社会环境因素。【结论】黄河源区1990—2020年林地面积呈小幅下降趋势,林地生态需水量变化不大;黄河源区景观水平多样性较低;黄河源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景观格局
林地生态需水量
冗余分析
驱动因素
Keywords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landscape pattern
woodland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redundancy analysis
driving factor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源区不同县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张小燕
周诗鹏
祁雪姣
李健明
哈妍晖
卢素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90—2020年黄河源区林地面积与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变化
周诗鹏
杨颖
张小燕
卢素锦
秦碧玉
张文
黄晖
陈娅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