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横肋间距的土工格栅界面特性宏细观研究
1
作者 靳静 温馨 +3 位作者 梁小勇 王迪 杨广庆 周诗广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2-1613,共12页
土工格栅与土之间界面特性是影响加筋土结构稳定的关键因素。为研究不同横肋间距土工格栅的界面摩擦特性,对3种横肋间距(28、35、50 cm)土工格栅进行室内宏观拉拔试验和离散元细观模拟,宏观层面分析不同横肋间距下拉拔力与拉拔位移的关... 土工格栅与土之间界面特性是影响加筋土结构稳定的关键因素。为研究不同横肋间距土工格栅的界面摩擦特性,对3种横肋间距(28、35、50 cm)土工格栅进行室内宏观拉拔试验和离散元细观模拟,宏观层面分析不同横肋间距下拉拔力与拉拔位移的关系、界面摩擦特性的变化规律,细观层面上研究颗粒配位数、孔隙率、位移场,以及拉拔过程中土体内部力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拉拔力-拉拔位移关系曲线呈非线性,随着横肋间距的减小,峰值拉拔力不断增大。在法向应力为200 kPa作用下,横肋间距由50 cm减至28 cm时,峰值拉拔力提高70%,28 cm横肋间距的土工格栅抗剪强度较强。筋土界面的黏聚力和摩擦角也随横肋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在细观层面,较小横肋间距的土工格栅砂土密实性更好,土体内部颗粒分布更均匀。同时,随着拉拔位移的增加,筋土界面配位数随之减小,使得土体发生一定的剪胀现象。随着横肋间距的减小,土体整体孔隙率下降,密实性明显提高,土工格栅对土体嵌固作用增强。在拉拔过程中土工格栅横肋附近的颗粒旋转,横肋间距较大时,土体内部难以形成贯通的剪切带。较小横肋间距的土工格栅在横肋节点附近力链分布更强。研究结果可为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设计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横肋间距 拉拔试验 离散元法 筋土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复合体作用机理细观研究
2
作者 王志杰 王有为 +2 位作者 杨广庆 周诗广 贾旭东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50,共10页
为从细观层面揭示土工格栅加筋碎石作用机理,在室内大型三轴试验结果基础上,建立土工格栅加筋碎石离散元数值模型,分析加筋层数、筋材竖向间距对试样抗剪强度的影响,并从细观角度揭示试样局部孔隙率、颗粒位移、力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 为从细观层面揭示土工格栅加筋碎石作用机理,在室内大型三轴试验结果基础上,建立土工格栅加筋碎石离散元数值模型,分析加筋层数、筋材竖向间距对试样抗剪强度的影响,并从细观角度揭示试样局部孔隙率、颗粒位移、力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加,试样的抗剪强度峰值随之变大;颗粒局部孔隙率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而显著增大,由于筋材的约束,加筋区域孔隙率波动较小,合适的筋材间距能够最大程度限制加筋区域孔隙率的增长;加筋区域的颗粒侧向位移受到明显限制,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多,试样侧向变形明显降低;通过分析试样的接触力分布可以得出土工格栅能够大幅提高试样的承载力,提升加筋区域的抗变形能力。研究成果可增进对土工格栅加筋碎石作用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三轴试验 土工格栅 细观组构 加筋机理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整体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结构行为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广庆 牛笑笛 +3 位作者 周诗广 李安洪 王智猛 王志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94-1802,共9页
复合式整体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是近年研制的新型加筋土挡墙,其面板由预制混凝土板和现浇混凝土组合而成。依托成昆铁路试验段进行此类加筋土挡墙的现场原位试验,并针对其结构特性提出设计原理。施工过程中,在挡墙内部不同部位安装传感器... 复合式整体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是近年研制的新型加筋土挡墙,其面板由预制混凝土板和现浇混凝土组合而成。依托成昆铁路试验段进行此类加筋土挡墙的现场原位试验,并针对其结构特性提出设计原理。施工过程中,在挡墙内部不同部位安装传感器,进行长期监测。分析施工期和工后挡墙基底垂直应力、墙背土压力、土工格栅应变、基底及墙顶沉降、墙面水平位移的演化规律。在面板完成后发生2次地震,监测了地震前后挡墙的变化,研究地震对挡墙结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底垂直应力和墙背土压力随着填筑的增加,逐渐由线性分布演化为非线性分布。土工格栅沿墙高分布的应变峰值平面形状类似"0.3H法(H为墙高)"破裂面。地震后,基底垂直应力、基底及墙顶沉降和墙面水平位移增大,而墙背土压力和土工格栅应变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复合式整体刚性面板 结构行为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工程领域工程能力评价专业设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诗广 苗仁涛 +3 位作者 李洋 肖畅 王佳偎 曹佳林 《中国铁路》 2022年第6期113-118,136,共7页
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专业工程师国际流动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工程师职业资格国际互认的发展。在分析国际工程师互认协议、国际工程师制度、我国现行工程师制度的基础上,以实现国际铁路工程师互认为目标,对标国际专业设置... 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专业工程师国际流动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工程师职业资格国际互认的发展。在分析国际工程师互认协议、国际工程师制度、我国现行工程师制度的基础上,以实现国际铁路工程师互认为目标,对标国际专业设置和评价体系,并结合我国国情和铁道行业专业设置现状,对铁路工程领域专业设置进行研究,提出铁道行业起步阶段应按照铁道土木工程、供电与电气化、机械装备、通号信息、运输工程、检验检测六大专业门类开展工程能力评价的结论,以期为我国铁路专业工程师水平评价和国际互认工作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国际互认 专业工程师 工程能力 专业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行业“十三五”期间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诗广 姚洪锡 《中国铁路》 2021年第11期123-129,共7页
土工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铁路路基、隧道及轨道等工程的加筋加固、防排水和隔离防渗等重要领域。2016年9月铁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系列产品标准发布后,土工合成材料在铁道行业的设计水平、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对铁道行业设... 土工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铁路路基、隧道及轨道等工程的加筋加固、防排水和隔离防渗等重要领域。2016年9月铁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系列产品标准发布后,土工合成材料在铁道行业的设计水平、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对铁道行业设计院、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不同性质的13家单位于2016—2020年,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有关土工合成材料的科研立项、工程应用、成果获奖、发表论文专著、软件和专利数量及其在各单位的分布特点,掌握土工合成材料在铁路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应用现状,可为铁路管理部门合理制定铁道行业土工合成材料相关产业技术政策、完善产业链服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行业 土工合成材料 技术创新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诗广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首先对日本、德国、UIC及我国标准中对铺设无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刚度进行分析,然后对大跨度桥梁梁端道床板稳定性、扣件上拔力计算、大梁缝处轨道结构设计、钢轨伸缩调节器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等桥上无砟轨道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 首先对日本、德国、UIC及我国标准中对铺设无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刚度进行分析,然后对大跨度桥梁梁端道床板稳定性、扣件上拔力计算、大梁缝处轨道结构设计、钢轨伸缩调节器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等桥上无砟轨道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结构设计方法,为我国大跨度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大跨度桥梁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市域铁路技术标准研制特点 被引量:52
7
作者 周诗广 《中国铁路》 2017年第7期17-21,共5页
市域铁路是一种介于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新型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服务于中心城区与郊区或中心城区与卫星城,承担以大城市通勤客流和卫星城到大城市中心购物、旅游、休闲为主的短途旅客运输。研制《市域铁路设计规范》,是在... 市域铁路是一种介于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新型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服务于中心城区与郊区或中心城区与卫星城,承担以大城市通勤客流和卫星城到大城市中心购物、旅游、休闲为主的短途旅客运输。研制《市域铁路设计规范》,是在国家深化标准化改革、推进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新形势下,中国铁道学会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深入推进铁路创新发展的一项开拓性工作。通过介绍《市域铁路设计规范》的研制背景、编制意义与原则、编制过程及主要技术创新等内容,阐述了我国铁路行业首部重大综合性团体标准填补国内市域铁路技术标准领域空白所产生的双重里程碑式的创新性,以期为我国刚刚起步的团体标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设计规范 团体标准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新型整体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牛笑笛 杨广庆 +3 位作者 周诗广 杨国涛 王智猛 王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共10页
以成昆铁路新型整体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为工程依托,通过现场原型试验,研究挡墙基底垂直应力、返包体背部水平和垂直土压力、不同层位土工格栅应变、墙体压缩量及墙面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底垂直应力沿筋长呈双峰分布,靠近返... 以成昆铁路新型整体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为工程依托,通过现场原型试验,研究挡墙基底垂直应力、返包体背部水平和垂直土压力、不同层位土工格栅应变、墙体压缩量及墙面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底垂直应力沿筋长呈双峰分布,靠近返包体处基底垂直应力随时间而减小,其余部位随时间而增大;返包体背部水平土压力、垂直土压力沿墙高方向呈非线性分布;格栅应变随时间呈双峰变化,且从墙体底层至顶层,变化速率逐渐增大;面板完成后,墙体压缩量增长速率明显减小,路中墙体压缩量大于路肩墙体压缩量;墙面总体水平位移小于1 mm;挡墙的抗震性能良好,发生5.1级和3.3级2次地震后,基底垂直应力最大增大4.9%,返包体背部水平土压力减小3.6%~20.0%,垂直土压力减小2.0%~7.9%,格栅应变、墙体压缩量和墙面水平位移均略有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昆铁路 加筋土挡墙 整体刚性面板 现场试验 土压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加筋土挡墙土工格栅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广庆 靳静 +2 位作者 周诗广 杨国涛 郑鸿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5-162,共8页
基于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良好的工程特性,在高速铁路路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土工格栅在一定环境温度和荷载水平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蠕变变形,将影响加筋土挡墙的长期工作性能。基于不同温度(20℃、30℃、40℃、50℃)和不同荷载水平(35... 基于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良好的工程特性,在高速铁路路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土工格栅在一定环境温度和荷载水平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蠕变变形,将影响加筋土挡墙的长期工作性能。基于不同温度(20℃、30℃、40℃、50℃)和不同荷载水平(35%、40%、45%、50%、60%)下土工格栅蠕变的试验结果,分析温度和荷载对土工格栅蠕变过程的影响特性,建立了土工格栅的黏弹塑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确定了蠕变损伤模型的各指标参数值。通过室内蠕变试验结果与蠕变损伤模型理论结果的对比,论证了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最后,通过对土工格栅蠕变损伤模型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认为塑性系数R和损伤材料参数a、n越大,土工格栅的恒速蠕变阶段越短,越容易发生加速蠕变断裂。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加筋土挡墙长期性能评价与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蠕变特性 蠕变损伤 黏弹塑性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服役期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云斐 杨广庆 +3 位作者 周诗广 王贺 丁军霞 吴连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138,共10页
为揭示高速铁路加筋土挡墙服役期间的力学行为,对山东省青(岛)荣(成)城际铁路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进行了竣工后48个月的长期远程观测试验,研究加筋土挡墙工后力学行为的演化规律,分析加筋土挡墙墙面、墙体内及墙背位置的侧向土压力,墙体... 为揭示高速铁路加筋土挡墙服役期间的力学行为,对山东省青(岛)荣(成)城际铁路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进行了竣工后48个月的长期远程观测试验,研究加筋土挡墙工后力学行为的演化规律,分析加筋土挡墙墙面、墙体内及墙背位置的侧向土压力,墙体基底竖向应力及筋材拉力的实测数据分布规律和服役期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墙面及墙内位置的侧向土压力随时间基本保持稳定,工后48个月期间墙面板背部的侧向土压力约为竣工时的98.2%。加筋土挡墙墙体竖向应力在工后48个月期间基本保持稳定。墙面处土工格栅的拉力是约束墙面变形并减小墙面侧向土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加筋土挡墙的工后变形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对于路基变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 服役期 力学行为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市域铁路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61
11
作者 赵国堂 周诗广 《中国铁路》 2018年第8期1-10,共10页
市域铁路是一种介于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新型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服务于中心城区与郊区或中心城区与卫星城,承担以大城市通勤客流和卫星城与大城市中心间购物、旅游、休闲为主的短途旅客运输。通过市域铁路与国铁、地铁的对... 市域铁路是一种介于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新型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服务于中心城区与郊区或中心城区与卫星城,承担以大城市通勤客流和卫星城与大城市中心间购物、旅游、休闲为主的短途旅客运输。通过市域铁路与国铁、地铁的对比分析,阐述其功能定位和发展市域铁路的意义;通过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市域铁路的发展情况,阐明市域铁路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可资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我国目前有关市域铁路的顶层设计、运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我国市域铁路未来发展规划和体制机制、技术标准、综合交通以及智慧轨道等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发展现状 互联互通 综合开发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