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S多光谱云相态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著华 白洁 +3 位作者 刘健文 纪飞 齐琳琳 李玮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8-684,706,共8页
介绍了卫星多光谱云相态识别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EOS/MODIS云相态识别的流程。针对简单和复杂云场,利用个例并结合无线电探空资料与MODIS三通道合成图肯定了多光谱云相态识别的合理性和实际效果。文中对几个特定天气系统(西南涡旋和西... 介绍了卫星多光谱云相态识别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EOS/MODIS云相态识别的流程。针对简单和复杂云场,利用个例并结合无线电探空资料与MODIS三通道合成图肯定了多光谱云相态识别的合理性和实际效果。文中对几个特定天气系统(西南涡旋和西太平洋台风)下大面积云场相态分析的结果表明:多光谱云相态识别技术有一定应用价值,且需要引入可见光技术来减少红外谱段对多层云覆盖和薄卷云的相态分析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相态 三光谱 MODIS EOS/MODIS 相态分析 识别技术 多光谱 应用 实际效果 探空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4红外资料和光流法的不同空间尺度云团的外推可预报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史小康 程文聪 +2 位作者 张文军 周著华 胡艳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3-573,共11页
为研究云图和不同尺度云团的外推可预报性特征,设计了一种适应于FY-4卫星红外云图(10.8μm)的云检测方法,结合区域识别算法,剥离出不同尺度的云团;使用具有HS全局约束方案的光流法,开展外推敏感试验。对2020年不同月份的12个个例的统计... 为研究云图和不同尺度云团的外推可预报性特征,设计了一种适应于FY-4卫星红外云图(10.8μm)的云检测方法,结合区域识别算法,剥离出不同尺度的云团;使用具有HS全局约束方案的光流法,开展外推敏感试验。对2020年不同月份的12个个例的统计结果表明:对亮温云图进行外推预报时,可用光流信息接近6 h,第0.5、1和6小时亮温均方根误差分别约为4.4、7.1和16.7 K,外推预报准确率随着预报时长的增加呈指数趋势降低。为消除亮温日变化影响,对云检测结果即云团分布进行不同时长的外推预报,统计结果表明:云团位置预报偏差是外推预报在第0~1小时中误差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云团面积和位置的预报偏差是第1~6小时中误差的主要组成。>2000 km、200~2000 km、20~200 km、<20 km等尺度云团的可参考外推时长分别不超过6、1.5、1 h和15 min;外推“所有”尺度云团的预报主要体现了>2000 km尺度云团的外推预报特征;外推预报准确率随着云团空间尺度的减小而降低,这与不同尺度云团的物理属性演变特性、生命史长短等要素密切相关。以上研究结果对红外云图外推预报业务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流法 云团 尺度 预报 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RMM卫星分析西北太平洋各等级热带气旋降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喆 白洁 +2 位作者 张文军 严军 周著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2-440,共9页
为了更好掌握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降水的分布特征,将2003—2009年TRMM资料同TC最佳路径数据集相匹配,共得到这7年中118个TC的336时次个例,包括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4种强度等级样本,建立了TRMM卫星... 为了更好掌握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降水的分布特征,将2003—2009年TRMM资料同TC最佳路径数据集相匹配,共得到这7年中118个TC的336时次个例,包括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4种强度等级样本,建立了TRMM卫星监测西北太平洋TC的样本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选取距TC中心300 km范围为研究区域,每间隔10 km为圆环计算其降雨方位平均值,对各等级TC平均地表降雨率的径向分布、不同降雨率和降水类型的平均出现频率和降水贡献比例以及沿TC移动方向上各象限平均降雨率分布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强度等级的增加,TC平均地表降雨率逐渐增加,并在径向方向上表现出单峰型分布特征,降水出现频率和贡献比例的峰值也逐渐向8 mm/h附近的峰值靠拢;(2)层性降水在研究区域内占统治地位,而对流性降水主要集中在眼壁附近;(3)各象限平均降雨率相差不大,相对而言,沿TC移动的前侧降雨率更大,而右后侧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降水特征 统计分析 热带气旋 TRMM 强度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