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作人与晚明文学思潮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荷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4,共6页
关键词 文学思潮 周作人 晚明 五四文学 竟陵派 文学思想 万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与公安派的文学史观比较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荷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4,共6页
关键词 胡适 公安派 文学史观 白话文学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小品与现代白话小品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荷初 《船山学刊》 2003年第4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文体特征 散文 明朝小品文 现代小品文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与清代散文
4
作者 周荷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42,共7页
关键词 周作人 《古文辞类纂》 散文 清代 江南水师学堂 《春秋左传》 《聊斋志异》 三味书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晚明小品
5
作者 周荷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鲁迅 明朝晚期 小品文 文学批评 文化背景 左翼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竟陵派与废名的散文创作
6
作者 周荷初 《船山学刊》 200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废名与晚明竟陵派在性情及散文创作方面的相似暗合之处 ,有来自时代与自我两方面的因素。他们都接近佛教 ,其散文创作明显受其影响 ,但废名解读佛理注重于以现代的文化意识予以观照。他们都具有传统名士孤傲拔俗的精神气质。为文强调自... 废名与晚明竟陵派在性情及散文创作方面的相似暗合之处 ,有来自时代与自我两方面的因素。他们都接近佛教 ,其散文创作明显受其影响 ,但废名解读佛理注重于以现代的文化意识予以观照。他们都具有传统名士孤傲拔俗的精神气质。为文强调自我心体带有回避现实的倾向。其散文都“涩味”较重 ,废名的作品表现为思路跳跃、语意曲折 ;竟陵派则偏于奇僻幽峭的境界。两者都刻意追求语体形态的“陌生化”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废名 散文创作 艺术特色 语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散文创作管窥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荷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30,36,共4页
(一) 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美得益于他的散文,以至其散文反被小说的盛名所掩。其实,汪先生的散文是颇具特色的。他在《晚翠文谈·自序》中曾说:“我的气质大概是一个通俗的抒情诗人,我永远是一个小品作家。
关键词 汪曾祺散文创作 汪曾祺小说 晚明小品 景物 张岱 绘画 跑警报 公安派 作家 果子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错觉与艺术真实
8
作者 周荷初 《当代文坛》 1987年第3期68-70,共3页
错觉,这个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一旦纳入文艺创作中,却成为作品获得内蕴张力的重要手段。罗丹在雕塑《加莱义民》时,有意将受辱义民们的手臂加长,这虽然越出了解剖学的常规,然而,恰是这种主观创造... 错觉,这个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一旦纳入文艺创作中,却成为作品获得内蕴张力的重要手段。罗丹在雕塑《加莱义民》时,有意将受辱义民们的手臂加长,这虽然越出了解剖学的常规,然而,恰是这种主观创造的错觉美,给品尝者以镣铐的沉重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错觉 艺术真实 变异反应 审美感知 品尝者 作品 小说 雕塑 主观创造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