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岸海浪模式在中国东海台风浪模拟中的应用——数值模拟及物理过程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希 沙文钰 +1 位作者 周芦燕 闵锦忠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6,共8页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基于能量平衡方程的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 SWAN(Simulation Waves Nearshore)及其包含的物理过程(风生浪、底摩擦、白浪耗散、深度诱导波破碎、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等)。并利用该模式对影响杭州湾—长江口沿岸海...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基于能量平衡方程的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 SWAN(Simulation Waves Nearshore)及其包含的物理过程(风生浪、底摩擦、白浪耗散、深度诱导波破碎、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等)。并利用该模式对影响杭州湾—长江口沿岸海域的一次台风浪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式所需风场由藤田台风风场模型嵌入对应台风特征等压线,并对相应时段的 NCAR/NCEPT 资料、单站资料进行同化后提供;利用自嵌套的方式提供波谱边界条件;模式模拟的结果与实际海浪观测资料相符较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底摩擦、深度诱导波破碎、三波相互作用等物理过程联合对近岸台风浪的影响,初步认识了它们在近岸台风浪生成、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浪 台风风场 第三代近岸海浪模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初始群体优化的台风中心自动定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妍 陈希 +2 位作者 费树岷 周芦燕 周凯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5-429,共5页
针对误差梯度求导方法求解台风中心自动定位最优目标函数时,具有解的局部优化问题以及最优解获取困难的不足,本文将遗传算法应用到卫星云图台风中心自动定位的优化求解中,实现了台风中心的准确自动定位。同时,考虑到标准遗传操作中初始... 针对误差梯度求导方法求解台风中心自动定位最优目标函数时,具有解的局部优化问题以及最优解获取困难的不足,本文将遗传算法应用到卫星云图台风中心自动定位的优化求解中,实现了台风中心的准确自动定位。同时,考虑到标准遗传操作中初始群体的随机生成对最优解的搜索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本文根据台风云系的灰度分布特征,对初始群体的生成进行了改进与优化,求得了最优数值解。多个台风中心定位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 台风中心 自动定位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矢量目标观测的梅雨锋低涡观测系统模拟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卜敏 董佩明 +2 位作者 蔡其发 钟科 周芦燕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606,共11页
就江淮梅雨锋低涡预报基于奇异矢量目标观测作了观测系统模拟试验,目的在于对基于奇异矢量目标观测实际实施作预先研究,寻找目标观测中所要遵循原则和实施细节,以及用奇异矢量确定目标观测区的恰当方法。经分析实际奇异矢量相关误差如... 就江淮梅雨锋低涡预报基于奇异矢量目标观测作了观测系统模拟试验,目的在于对基于奇异矢量目标观测实际实施作预先研究,寻找目标观测中所要遵循原则和实施细节,以及用奇异矢量确定目标观测区的恰当方法。经分析实际奇异矢量相关误差如何影响预报特征,得出在实施目标观测时应遵循的原则:只对奇异矢量相关误差进行订正,不对非奇异矢量相关误差订正;对奇异矢量强相关误差区域优先订正能更为高效率地改进预报;对整个垂直气柱进行订正,而不只对满足阈值区域进行订正;应优先采用效率较高的第一类斜压订正方案。文中两种方法确定的目标观测区与实际奇异矢量相关误差区域在位置、大小、形状上比较相似,两种方法的目标观测区误差影响预报方式与真实奇异矢量相关误差影响预报方式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观测 奇异矢量 观测系统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气溶胶和相对湿度对能见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靳璐滨 周芦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利用2014年南京市9个环境质量监测点的气溶胶资料和同期地面观测站的能见度、相对湿度资料,对三者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采用线性和非线性的方法对能见度进行一元和多元拟合。结果表明,2014年南京市日能见度大多数在1~3级(即2~10 km),PM... 利用2014年南京市9个环境质量监测点的气溶胶资料和同期地面观测站的能见度、相对湿度资料,对三者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采用线性和非线性的方法对能见度进行一元和多元拟合。结果表明,2014年南京市日能见度大多数在1~3级(即2~10 km),PM_(2.5)和PM_(10)在入春、入夏、入冬时变化趋势不同,其他月份趋势相同;能见度和相对湿度的月际变化趋势相反。随着能见度的降低,PM_(2.5)、PM_(10)的平均浓度和相对湿度均增加,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线性相关性最好,与PM_(2.5)次之,与PM_(2.5~10)的线性相关性最差。不同档相对湿度范围内,大气能见度和PM_(2.5)、PM_(2.5~10)的共同拟合的非线性关系好于单独与PM_(2.5)的拟合,拟合后的RMSE均在2.21 km以下。在相对湿度为40%~79%时的拟合效果高于相对湿度较大时的效果。不同季节能见度与PM_(2.5)、PM_(2.5~10)、相对湿度三者共同的非线性拟合,除夏季,R2均在0.72以上,好于以相对湿度分档时的非线性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气溶胶 PM2.5 相对湿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