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丰都县8个早中熟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1
作者 陈小兰 何蓉 +5 位作者 江文芳 黄正芬 江金明 周芝蓉 陈国 赵雨佳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期92-95,共4页
为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于2023年在重庆市丰都县以大面积种植的马铃薯品种米拉为对照,对参试的8个品种的物候期、田间性状、产量和抗病性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71~90 d,为中早熟和中晚熟品种,除渝马铃薯5号的晚疫... 为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于2023年在重庆市丰都县以大面积种植的马铃薯品种米拉为对照,对参试的8个品种的物候期、田间性状、产量和抗病性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71~90 d,为中早熟和中晚熟品种,除渝马铃薯5号的晚疫病抗性为中抗外,其余参试品种均为不抗晚疫病。珍妮、实验1号、希森6号、荷兰15号产量分别为48731.45、43305.39、39722.37、37203.95 kg·hm^(-2),较对照增幅分别为96.46%、74.57%、60.13%、49.98%。从生育期、产量和商品性综合评价,珍妮、实验1号、希森6号、荷兰15号4个早中熟品种产量高、商品性好,可在做好晚疫病防控的前提下,作为优良品种在重庆市丘陵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筛选 重庆市丘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施药方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蓉 江金明 +3 位作者 李小玲 周芝蓉 张迎凤 代朝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8-332,共5页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目前化学药剂防治仍是防控该病害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共设计3种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控方案:方案1为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10%烯酰吗啉水乳剂160 g/(667 m^(2)·次);方案2为0.3%丁子香酚SL+10%...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目前化学药剂防治仍是防控该病害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共设计3种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控方案:方案1为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10%烯酰吗啉水乳剂160 g/(667 m^(2)·次);方案2为0.3%丁子香酚SL+10%烯酰吗啉EW 120 g/(667m^(2)·次)+代森锰锌60 g/(667m^(2)·次)+增效酮梨15 g/(667m^(2)·次);方案3为代森锰锌60 g/(667m^(2)·次)+增效酮梨15 g/(667m^(2)·次)+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 mL/(667m^(2)·次)/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5 mL/(667m^(2)·次)/50%氟啶胺悬浮剂30 mL/(667m^(2)·次)(其中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50%氟啶胺悬浮剂依次交替使用),根据田间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进展,并结合晚疫病预警系统信息进行田间施药,对其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在整个防控期内,3种药剂方案对马铃薯晚疫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田间防效均在90%以上;3种药剂方案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产量均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CK的产量,3种方案间防效和产量无显著性差异;方案1药剂投入成本最低,方案2投入产出比最小,其中方案1中含有0.3%丁子香酚植物源药剂,不仅节约了成本,且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实际生产中几种方案可交替使用,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农药而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药剂方案 化学防治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秋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初探
3
作者 钟巍然 王卫强 +2 位作者 周芝蓉 谢明菊 任自明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4期78-80,共3页
用定点观察的方法,结合逐日的温湿度和日照时数变化,对重庆市永川区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和中薯2号都易感晚疫病,费乌瑞它得病早、发病快,中薯2号发病后植株存活时间较长。2)11... 用定点观察的方法,结合逐日的温湿度和日照时数变化,对重庆市永川区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和中薯2号都易感晚疫病,费乌瑞它得病早、发病快,中薯2号发病后植株存活时间较长。2)11月初是秋马铃薯晚疫病病害普遍发生时期,11月中旬晚疫病病害开始大幅增长,到11月底晚疫病病害达到最大值。3)当平均温度在16℃以下,平均湿度在90%以上,且长时间为阴雨天时,重庆市永川区秋马铃薯晚疫病病害将大面积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发病规律 重庆市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