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身份与拟人化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基于CNI模型的分析
1
作者 常扩 周肃军 周详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人们对AI的道德判断不同于人类,这可能源于AI的算法身份和其引起的社会认知。道德判断的CNI模型能够同时关注到两者。本研究基于该模型,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了身份(人类/AI)、AI拟人化(高/低)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以及感知温情在AI拟人... 人们对AI的道德判断不同于人类,这可能源于AI的算法身份和其引起的社会认知。道德判断的CNI模型能够同时关注到两者。本研究基于该模型,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了身份(人类/AI)、AI拟人化(高/低)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以及感知温情在AI拟人化与道德困境判断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相较于人类,人们对AI的道德选择的结果收益更敏感,对道德规范更不敏感;(2)AI拟人化通过提高感知温情增强人们对AI遵守道德规范的预期。结果表明,拟人化能够减弱人们对AI算法身份的关注,避免人们基于工具理性判断AI的道德选择。本研究对促进AI向人类社会融入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道德判断 社会认知 拟人化 CN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式革新及体系建构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肃军 常扩 周详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28,共9页
积极心理学倡导以“整全”“蓬勃”“建造”的视角理解个体心理发展。当前,存在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成长需要与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范式体系之间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医疗化”模式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 积极心理学倡导以“整全”“蓬勃”“建造”的视角理解个体心理发展。当前,存在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成长需要与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范式体系之间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医疗化”模式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对学生优势品质的开发,矮化了学生心理成长诉求的高度,造成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对立。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在积极增进、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方面的育人作用,需要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从“说教式”个案咨询转向“体验式”团体赋能,从只关注心理障碍性问题修复到培养“抗逆力”提升,从单向度的资源供给到系统资源的协同整合,以多元心理支持体系建设,增强学生“心理韧性”,殷盛其“心理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资本 心理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