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登革1型病毒广州分离株全长E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经姣 方丹云 +2 位作者 晏辉钧 黄骥斌 江丽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对两株登革1型病毒广州分离株(DV1-GZ01/03、DV1-GZ02/03)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了解此次分离的登革病毒流行株的可能来源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RT-PCR扩增两分离株E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应用计算机软件与国内... 目的对两株登革1型病毒广州分离株(DV1-GZ01/03、DV1-GZ02/03)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了解此次分离的登革病毒流行株的可能来源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RT-PCR扩增两分离株E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应用计算机软件与国内外参考株及流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绘制系统进化树。并作毒株感染细胞及乳鼠毒力试验。结果两分离株全长E基因为1 485 bp,与登革1型Austria/83株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均达96.6%,氨基酸同源性分别达97.4%、97.8%;与登革1型GD23/95株次之。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将19株登革1型病毒分为3个基因群。两分离株与Austria/83、GD23/95同属于基因型Ⅳ型,在同一进化分支内。两分离株颅内接种乳鼠均发病,但发病时间较晚。结论DV1-GZ01/03、DV1GZ02/03属于基因型Ⅳ型,与广东1995年流行株关系密切。乳鼠的神经毒性较弱可能与其基因变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E基因 系统进化树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患者血清IL-8、IL-12和TGF-β1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江振友 高阳 +3 位作者 方丹云 周经姣 晏辉钧 江丽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17-719,共3页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IL 8水平、病程第 2周IL 12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TGF 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IL 8和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血清IL-8 TGF-Β1 SARS冠状病毒 SARS患者 对照组 致病 冠状病毒感染 免疫过程 广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疆 周经姣 +9 位作者 陈艺韵 梁瑜 晏辉钧 周俊梅 刘岩 付春云 高洪丽 方丹云 狄飚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了解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分别从2006年和2009年流感病人标本中分离并鉴定出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和新型H1N1流感病毒,用R... 【目的】了解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分别从2006年和2009年流感病人标本中分离并鉴定出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和新型H1N1流感病毒,用RT-PCR技术扩增了病毒NA基因全序列,并对其分子进化和重要功能位点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与2006年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比较,NA基因的同源性较低(77.9%~78.8%),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代表株及WHO推荐的1979~2010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株比较,NA基因的同源性也较低(78.1%~79.3%),但与WHO推荐的2009年新型H1N1流感疫苗株比较同源性则高达99%以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与欧亚猪流感病毒株A/swine/Belgium/1/1983的亲缘关系最近;并发现自2005年以来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某些抗原位点和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已发生了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可能来源于欧亚猪流感病毒;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能对本次流行的新型流感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在流行过程中NA基因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异,有必要持续跟踪和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首例人禽流感H5N1 NS、M和NP基因序列测定及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俊梅 方丹云 +4 位作者 付捷 周经姣 晏辉钧 梁瑜 江丽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7-602,共6页
目的对广东省首例人禽流感H5N1的3个内部基因NP、NS和M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来源、遗传变异及其分子进化特征。方法采集该例死亡患者尸检肺组织标本提取病毒RNA,用RT-PCR二步法进行反转录和基因扩增。... 目的对广东省首例人禽流感H5N1的3个内部基因NP、NS和M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来源、遗传变异及其分子进化特征。方法采集该例死亡患者尸检肺组织标本提取病毒RNA,用RT-PCR二步法进行反转录和基因扩增。产物经TA克隆到载体中进行测序并对结果进行排列、拼接,参照已发表的病毒序列,对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应用随机引物和自行设计的3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NP、NS和M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3个基因同其HA、NA一样均属于A型禽流感病毒,与国内2004-2006年浙江人源病毒及湖南禽源病毒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而与香港1997年分离株相距较远。在这3个基因中,NS的变异性最大。宿主特异性相关基因及PDZ结构域配体(PL)基序分析显示其均为禽源基因。结论感染该病例的H5N1与近年在中国不同省份分离的人禽流感H5N1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很可能存在共同的祖先,需进一步研究不同来源病毒的亲缘关系以及病毒基因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毒力和跨宿主传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 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M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晏辉钧 赵卫 +5 位作者 方丹云 周经姣 龙北国 张文炳 郭辉玉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ARS冠状病毒包膜(M)蛋白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并对其进行血清学鉴定。【方法】克隆编码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基因,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GST-M融合蛋白,用Western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GS...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ARS冠状病毒包膜(M)蛋白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并对其进行血清学鉴定。【方法】克隆编码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基因,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GST-M融合蛋白,用Western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GST-M融合蛋白。【结果】10份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均能识别M-GST融合蛋白,并在Mr=52000附近出现特异性结合带;而10份正常人血清不与M-GST融合蛋白起反应。【结论】本研究获得了SARS冠状病毒GST-M融合蛋白,它可与SARS患者的恢复期血清产生特异性的结合反应,为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和制备重组疫苗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表达 GST融合蛋白 融合蛋白 恢复期 免疫学特性 血清 大肠杆菌 特异性结合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A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方丹云 田疆 +5 位作者 周经姣 周红 何丽娟 陈艺韵 狄彪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目的】了解2006-2007年广州地区流感的病原学分布,掌握H1N1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的遗传和进化特征。【方法】选取2006-2007年广州市19个流感监测点的流感病毒代表株共45株,应用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毒的型别进行... 【目的】了解2006-2007年广州地区流感的病原学分布,掌握H1N1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的遗传和进化特征。【方法】选取2006-2007年广州市19个流感监测点的流感病毒代表株共45株,应用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毒的型别进行了鉴定;选取24株H1N1亚型流感病毒进行全长HA基因的扩增、克隆与分子进化分析。【结果】A型流感病毒H1N1和B型流感病毒交替成为广州地区2006年流感的优势流行株;2006-2007年广州地区H1N1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株在HA蛋白的抗原区、受体结合位点和潜在糖基化位点均发生了点突变;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4株H1N1亚型毒株间基因同源性的平均值为98.4%;与WHO推荐的疫苗株(New Caledonia/20/1999和Solomon Islands/3/2006)相比,同源性高达96.6%和97.8%。【结论】2006年,广州地区流感的病原体为H1N1亚型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2006-2007年广州市H1N1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有必要对毒株的变异加强监测;WHO推荐的2006-2007年H1N1亚型流感病毒疫苗株适用于我国人群的免疫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N1亚型 HA基因 遗传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生物发光肺癌骨转移模型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田禹 杨文 +6 位作者 杨程 刘雁萍 王仲怡 张小兰 顾力行 周俊 周经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4-560,共7页
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一直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容易复发和转移,其中骨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方式.将稳转Luciferase和GFP编码基因的A549细胞接种入胫骨内,第7天生物发光成像检测到胫骨腔内明显肿瘤生长信号.随着时间延长小鼠... 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一直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容易复发和转移,其中骨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方式.将稳转Luciferase和GFP编码基因的A549细胞接种入胫骨内,第7天生物发光成像检测到胫骨腔内明显肿瘤生长信号.随着时间延长小鼠呈现明显的类似晚期癌症患者的恶液质现象,并伴随持续性疼痛和触觉疼痛.HE染色显示骨髓腔及骨小梁间被大量肿瘤细胞填充,骨髓腔和骨质结构破坏严重.骨肿瘤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ta3高表达.上述结果表明,构建的骨转移模型具有人体肺癌骨转移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及病理学表现,可用于开展肺癌骨转移相关机制研究、筛选开发抗肿瘤药物.此肺癌骨转移模型可以多时间点、动态地观测活体肿瘤病灶的生长情况,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和非常高的医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骨转移模型 荧光素酶和GFP双标记 生物发光成像 病理分析 骨癌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