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病证结合胃食管反流病动物模型的临床吻合度分析
1
作者
周立捷
王彦刚
+2 位作者
王晨
徐楚楚
赵婷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8-2647,共10页
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突破抗反流屏障从胃逆流到食管乃至口腔、咽喉及气道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是上消化道最常见的难治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GERD效果明显且接受度较...
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突破抗反流屏障从胃逆流到食管乃至口腔、咽喉及气道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是上消化道最常见的难治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GERD效果明显且接受度较高,构建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以GERD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为依据,将现有病证结合的GER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成模表现、模型特点进行总结,对具体造模方式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因进行探讨,并根据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进行吻合度评价。结果GERD病证结合模型在手术或药物刺激基础上,如食管灌注外源性酸、手术干预改变大鼠胃肠道生理结构造成胃反流或混合反流,施加中医干预因素,肝郁型动物模型以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气郁痰阻型以夹尾刺激法,瘀血阻络型以慢性应激刺激联合高脂饮食,脾虚湿热证以内外因湿热干预法为主。结论目前GERD动物模型具有相对较高的西医病证特点吻合度,但中医吻合度较低,因此根据中医证型病机的不同提出相应改进和观察方法,以及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为GERD模型建立提供参考,建立符合中西医病证特点且临床吻合度高的动物模型,为GERD机制和药物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院感染漏报原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范必芬
马东晔
周立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10142份病历进行医院感染率及其漏报率的调查。1014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5例,已报116例,漏报89例。漏报较高的科室为手术科室,其中移植科居首位,漏报32例(55.17%);...
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10142份病历进行医院感染率及其漏报率的调查。1014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5例,已报116例,漏报89例。漏报较高的科室为手术科室,其中移植科居首位,漏报32例(55.17%);漏报较高的疾病为真菌性肠炎28例(31.46%),上呼吸道感染19例(21.35%)。漏报原因为诊断标准掌握不准、忽略多次感染、标本送检不够、有意不报、专职人员失误等。经采取措施后,医院感染漏报率由2004年的72.62%下降到2005年的23.14%。提示加强宣教,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采取前瞻性与回顾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是防止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漏报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病证结合胃食管反流病动物模型的临床吻合度分析
1
作者
周立捷
王彦刚
王晨
徐楚楚
赵婷婷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河北省中医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8-2647,共10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7232281):Lnc517368调控胃癌前病变线粒体自噬介导凋亡机制及化浊解毒方的干预研究,负责人:王彦刚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H2020423207):基于Hippo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方干预胃癌前病变胃黏膜上皮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负责人:王彦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科技处面上项目(BZYSY-2022-PYMS-14):lnc 517368/miRNA-203b-3p/SMAD2调控胃癌前病变细胞内质网应激介导凋亡机制及化浊解毒方干预研究,负责人:王彦刚。
文摘
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突破抗反流屏障从胃逆流到食管乃至口腔、咽喉及气道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是上消化道最常见的难治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GERD效果明显且接受度较高,构建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以GERD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为依据,将现有病证结合的GER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成模表现、模型特点进行总结,对具体造模方式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因进行探讨,并根据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进行吻合度评价。结果GERD病证结合模型在手术或药物刺激基础上,如食管灌注外源性酸、手术干预改变大鼠胃肠道生理结构造成胃反流或混合反流,施加中医干预因素,肝郁型动物模型以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气郁痰阻型以夹尾刺激法,瘀血阻络型以慢性应激刺激联合高脂饮食,脾虚湿热证以内外因湿热干预法为主。结论目前GERD动物模型具有相对较高的西医病证特点吻合度,但中医吻合度较低,因此根据中医证型病机的不同提出相应改进和观察方法,以及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为GERD模型建立提供参考,建立符合中西医病证特点且临床吻合度高的动物模型,为GERD机制和药物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模型评价
Keyword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
Animal models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Model evaluation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院感染漏报原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范必芬
马东晔
周立捷
机构
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文摘
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10142份病历进行医院感染率及其漏报率的调查。1014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5例,已报116例,漏报89例。漏报较高的科室为手术科室,其中移植科居首位,漏报32例(55.17%);漏报较高的疾病为真菌性肠炎28例(31.46%),上呼吸道感染19例(21.35%)。漏报原因为诊断标准掌握不准、忽略多次感染、标本送检不够、有意不报、专职人员失误等。经采取措施后,医院感染漏报率由2004年的72.62%下降到2005年的23.14%。提示加强宣教,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采取前瞻性与回顾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是防止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关键。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漏报
调查
分类号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病证结合胃食管反流病动物模型的临床吻合度分析
周立捷
王彦刚
王晨
徐楚楚
赵婷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医院感染漏报原因调查与分析
范必芬
马东晔
周立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