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立发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0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及疗效分析。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单纯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50例(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的BPRS、自知力的...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及疗效分析。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单纯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50例(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的BPRS、自知力的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PRS及自知力的评分比较(t=5.21、5.6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χ2=5.33、5.22、4.87、5.55、4.6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性心理治疗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明显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的自知力,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盖层构造裂缝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党犇 赵虹 +2 位作者 付金华 周立发 张义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16,共3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盖层露头区和探井岩心裂缝或节理的大量观测,以及对部分裂缝测井资料的分析,认为沉积盖层中构造裂缝较为发育。按产状将其分为直立或陡倾裂缝、倾斜裂缝、水平裂缝3种类型,但不同层系皆以直立或陡倾裂缝为主,且...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盖层露头区和探井岩心裂缝或节理的大量观测,以及对部分裂缝测井资料的分析,认为沉积盖层中构造裂缝较为发育。按产状将其分为直立或陡倾裂缝、倾斜裂缝、水平裂缝3种类型,但不同层系皆以直立或陡倾裂缝为主,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裂缝系统。裂缝常成对出现,组成平面X型共轭剪节理系,其中一组常具压剪性质,而另一组多具张剪性质。先期区域性水平挤压作用和后期区域性不对称水平剪切(或力偶)作用是其形成的力学条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与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强弱交替联合作用。沉积盖层构造裂缝研究对于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聚集及其低孔低渗-特低渗油气层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沉积盖层构造 裂缝特征 陡倾裂缝 倾斜裂缝 水平裂缝 油气聚集 低渗油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_8储层成岩作用与有利成岩相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马海勇 周立发 +3 位作者 张小刚 韩天佑 李继宏 刘广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8-383,共6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对姬塬地区长8砂岩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8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造成砂岩中原生孔隙丧失;受酸性成岩环境影响,长石类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产...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对姬塬地区长8砂岩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8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造成砂岩中原生孔隙丧失;受酸性成岩环境影响,长石类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产生的溶蚀孔隙有效地改善了孔隙的连通性和渗透性,成岩早期形成的绿泥石粘土膜保留了大量原生粒间孔,保持了较好的储层物性。结合成岩作用和沉积特征,研究区可划分出4种主要成岩相带。长石溶蚀成岩相和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是最为有利的成岩相带,分布在刘卯塬—堡子湾一带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区,以及小涧子一带三角洲分流河道交汇处的砂体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长8储层 三叠系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岩石物性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志战 翟慎德 +2 位作者 周立发 邓美寅 王守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9-623,共5页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是利用油和水中的氢原子在磁场中具有共振并产生信号的特性,来探测和评价岩石物性。在实验样品类型、大小及钻井液浸泡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的基础上,对岩样的孔隙度、T2截止值、渗透率、可动流体饱和度、含油饱和度、孔...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是利用油和水中的氢原子在磁场中具有共振并产生信号的特性,来探测和评价岩石物性。在实验样品类型、大小及钻井液浸泡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的基础上,对岩样的孔隙度、T2截止值、渗透率、可动流体饱和度、含油饱和度、孔喉分布、润湿性、原油粘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和探讨,并阐述了所取得的认识。研究认为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实现了对岩石物性的快速测量和评价,对现场决策、完井及试油讨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 截止值 T2谱 岩石物性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若干不整合界面的厘定 被引量:21
5
作者 白斌 周立发 +5 位作者 邹才能 朱如凯 刘昊伟 刘哲 高建平 杨文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80,共11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18条野外地质剖面岩层岩性及产状的分析,识别出下石炭统齐尔古斯套群与上石炭统柳树沟组之间、中二叠统红雁池组与上二叠统泉子街组之间、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与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之间、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18条野外地质剖面岩层岩性及产状的分析,识别出下石炭统齐尔古斯套群与上石炭统柳树沟组之间、中二叠统红雁池组与上二叠统泉子街组之间、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与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之间、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之间、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与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之间、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与下白垩统之间、上白垩统东沟组与古新统紫泥泉子组之间、中新统塔西河组与上新统独山子组之间及上新统独山子组与第四系之间9个区域不整合界面,大多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测井曲线、地震剖面等地球物理证据及泥岩样品主微量元素、砂岩碎屑成分、碎屑岩微量元素、砂岩重矿物成分等地球化学证据证明了这9个不整合界面的存在,为准确合理划分研究区构造层序及构造阶段、确定研究区不同阶段成盆作用及改造作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不整合面 复合叠合盆地 地球物理证据 地球化学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兴隆台油层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党犇 赵虹 +2 位作者 周立发 隗合明 顿铁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2-386,共5页
兴隆台油层储层微观非均质性以上、下层系的成分与结构差异明显为特点 ,上层系岩石相组合以不含砾砂岩为主 ,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 ;下层系岩石相组合以含砾砂岩为主 ,主要为岩屑砂岩 ,较上层系分选性差、颗粒粗。宏观非均质性以储层砂体... 兴隆台油层储层微观非均质性以上、下层系的成分与结构差异明显为特点 ,上层系岩石相组合以不含砾砂岩为主 ,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 ;下层系岩石相组合以含砾砂岩为主 ,主要为岩屑砂岩 ,较上层系分选性差、颗粒粗。宏观非均质性以储层砂体发育不均及物性变化大为特点。垂向上 ,上层系单砂层厚度小、砂层频率高、砂岩密度小 ;下层系单砂层厚度大、砂层频率低、砂岩密度大。平面上 ,上层系分东、西两个砂体 ,且东砂体相对发育 ,向上逐渐连为一体 ;下层系砂体分布开阔 ,但向上面积逐渐缩小 ,且东厚西薄。上层系的储层物性较下层系好。层间、层内及平面非均质性明显 ,且层间非均质性较层内非均质性强 ,层内非均质性自下而上逐渐增强。引起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是沉积环境和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曙-区 杜84块 兴隆台油层 储层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41
7
作者 张义楷 周立发 +1 位作者 党犇 孙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井下节理、断层和褶皱观测以及构造形成序列确定,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研究,并分析了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的关系。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W—SE向、NNE—SSW向和SN向,...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井下节理、断层和褶皱观测以及构造形成序列确定,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研究,并分析了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的关系。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W—SE向、NNE—SSW向和SN向,控制了古生界油气的第一次运聚与成藏;燕山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W—SE向,盆地西南缘呈NE—SW向,控制了古生界油气的第二次运聚与成藏;喜马拉雅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NE—SSW向,该时期为油气运聚调整和最终就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型共轭剪节理 油气聚集 构造应力场 中新生代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沉积格局与沉积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40
8
作者 李文厚 周立发 +2 位作者 柳益群 梁世君 龙道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在论述了吐哈盆地晚石炭世、早三叠世、晚二叠世早-中期、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中晚林罗世和白垩纪-新生代的沉积格局和物源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吐哈盆地的演化特征,认为,从晚石炭世至三叠纪,吐哈盆地和博... 在论述了吐哈盆地晚石炭世、早三叠世、晚二叠世早-中期、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中晚林罗世和白垩纪-新生代的沉积格局和物源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吐哈盆地的演化特征,认为,从晚石炭世至三叠纪,吐哈盆地和博格达地区由裂谷盆地逐渐演化为坳陷型盆地.早中侏罗世,吐哈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一起成为统一的准平原化坳陷型盆地.到了中晚侏罗世,统一的大盆地开始解体,至第三纪和第四纪,吐哈盆地北部才发展成为前陆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沉积模式 沉积环境 沉积物源 盆地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东盆地营尔凹陷的扇三角洲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文厚 周立发 +1 位作者 赵文智 薛良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0-304,共5页
酒东盆地营尔凹陷中生界的扇三角洲相十分发育,其沉积作用活跃,流体类型丰富,主要以片状颗粒流沉积和片状牵引流沉积共存为特点。区内的扇三角洲沉积分布于紧邻盆地的活动的北部和东部边界断裂一侧,沉积相带发育齐全,由扇三角洲平... 酒东盆地营尔凹陷中生界的扇三角洲相十分发育,其沉积作用活跃,流体类型丰富,主要以片状颗粒流沉积和片状牵引流沉积共存为特点。区内的扇三角洲沉积分布于紧邻盆地的活动的北部和东部边界断裂一侧,沉积相带发育齐全,由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组成,纵向上为下粗上细的退积型湖进层序,表明当时湖盆的沉陷速度超过了沉积补偿速度。扇三角洲相砂、砾岩与较深湖亚相暗色泥岩共生,加之中生界上部湖相泥岩和白云岩沉积连续,厚度较大,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生储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界 扇三角洲 盆地 沉积 生油岩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平凉组笔石页岩微孔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0
作者 邓昆 周文 +4 位作者 周立发 万延周 邓虎成 谢润成 陈文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8-385,共8页
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平凉组笔石页岩3个典型地区样品,通过多项测试分析,探讨了微—纳米孔隙特征与笔石含量、岩矿组分、有机碳、成熟度、主微量/稀土元素及含气性的关系。平凉组笔石主要聚集式保存在下段黑色页岩中,页岩孔隙类型复... 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平凉组笔石页岩3个典型地区样品,通过多项测试分析,探讨了微—纳米孔隙特征与笔石含量、岩矿组分、有机碳、成熟度、主微量/稀土元素及含气性的关系。平凉组笔石主要聚集式保存在下段黑色页岩中,页岩孔隙类型复杂,镜下观察到的孔隙类型有胞外聚合物孔隙、生物笔石体腔孔隙、黏土矿物粒间孔隙、粒内孔隙、矿物晶体间孔隙、溶蚀孔、微裂缝等。多项测试分析表明:笔石对页岩气聚集具有一定意义,对沉积环境也具有一定指示意义,笔石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比表面积与有机碳、成熟度具有相关性,其原因主要与岩性、无机矿物和有机质相关。样品稀土配分模式具相似性,推测物源相同,稀土总量、Fe、Al及Ti含量与有机碳含量负相关,说明稀土总量较高不是有机质富集所致,而与稀土元素赋存矿物有关。吸附气量与比表面、有机碳含量和成熟度正相关。上述诸因素对页岩微—纳米孔隙具有显著影响,孔隙结构研究需考虑有机碳和成熟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石页岩 孔隙类型 地球化学参数 奥陶系平凉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群油气藏构造建模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潘欣 李继红 +3 位作者 周立发 龚娟 陈永红 陈庆春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6期53-54,58,共3页
构造建模是储层建模的基础,对于构造面貌极其复杂的断块群油气藏,它所建立的构造模型不仅提高了对断块群构造展布特征描述的精度,同时也为储层的相建模和储层参数建模提供了良好的地层格架模型,从而有利于研究断块群油藏的分布特征及断... 构造建模是储层建模的基础,对于构造面貌极其复杂的断块群油气藏,它所建立的构造模型不仅提高了对断块群构造展布特征描述的精度,同时也为储层的相建模和储层参数建模提供了良好的地层格架模型,从而有利于研究断块群油藏的分布特征及断层对其的影响作用。应用构造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获得了江家店油田夏502断块沙三下和夏509断块沙四段砂层组的构造模型,为后续油藏特征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群 油气藏 构造建模 夏502 509断块 江家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蓟县系沉积环境与生烃潜力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邓昆 张哨楠 +2 位作者 周立发 刘哲 李文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4,132,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元古代整体处于地壳伸展的构造背景,沉积了巨厚的中元古界蓟县系海相地层。为落实该盆地西南缘蓟县系油气的勘探潜力,对该区蓟县系的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 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元古代整体处于地壳伸展的构造背景,沉积了巨厚的中元古界蓟县系海相地层。为落实该盆地西南缘蓟县系油气的勘探潜力,对该区蓟县系的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蓟县系形成于碳酸盐潮坪沉积环境,风暴沉积序列广泛发育;该区具有大陆边缘性质,蓟县系硅质岩为生物成因背景。结论认为,从蓟县系可能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等方面来评价了其生烃潜力,认为其生烃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元古代 蓟县系 沉积环境 生烃潜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构造特征与下白垩统勘探前景 被引量:13
13
作者 谢其锋 周立发 +3 位作者 何明喜 杨文静 杜建波 田光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3-647,共5页
通过对南华北地区谭庄凹陷断裂特征和构造样式的深入研究,确认谭庄凹陷发育了叶鲁断裂、商水断裂等29条断裂。叶鲁断裂和商水断裂分别是谭庄凹陷南、北边界的主控断裂,控制着凹陷内下白垩统和新生界的沉积与保存。谭庄凹陷发育4套烃源... 通过对南华北地区谭庄凹陷断裂特征和构造样式的深入研究,确认谭庄凹陷发育了叶鲁断裂、商水断裂等29条断裂。叶鲁断裂和商水断裂分别是谭庄凹陷南、北边界的主控断裂,控制着凹陷内下白垩统和新生界的沉积与保存。谭庄凹陷发育4套烃源岩层系,下白垩统、石炭-二叠系是凹陷内的主力烃源岩层系,古近系、中-下侏罗统为潜在烃源岩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性 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 下白垩统 谭庄凹陷 南华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前景 被引量:23
14
作者 解东宁 何明喜 +1 位作者 周立发 谢其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5,共8页
东秦岭-大别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北两支逆冲断裂组成,是联系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和南华北盆地的构造纽带。该逆冲推覆构造在走向上具有分段性,在倾向上具有分带性;即沿倾向分为前锋带、逆冲岩席带和根带;在走向上分为豫西逆冲推覆区... 东秦岭-大别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北两支逆冲断裂组成,是联系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和南华北盆地的构造纽带。该逆冲推覆构造在走向上具有分段性,在倾向上具有分带性;即沿倾向分为前锋带、逆冲岩席带和根带;在走向上分为豫西逆冲推覆区段、周口南缘逆冲推覆区段和淮南-合肥逆冲推覆区段。构造演化分为3个阶段:印支期碰撞造山阶段、燕山晚期陆内造山阶段和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早期走滑拉张阶段。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各区带烃源岩保存条件差异较大,油气显示集中分布在前锋带附近。评价前锋逆断带及前渊区(盆地/凹陷)为油气勘探最有利区带,南、北两支逆断带之间的逆冲岩席区(盆地/凹陷)为较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 构造演化 油气勘探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南华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盆地的热演化史与油气生成——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南部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17
15
作者 冯乔 柳益群 +2 位作者 张小莉 周立发 郝建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8-273,293,共7页
叠合盆地演化的长期性和构造作用的多阶段性 ,造成盆地内多套烃源岩发育和多阶段的热演化作用 ,以及油气生成的复杂性。吐鲁番 -哈密盆地南部构造带的研究表明 ,自晚古生代以来 ,该地区遭受多期次的构造作用与改造。构造热体制和热演化... 叠合盆地演化的长期性和构造作用的多阶段性 ,造成盆地内多套烃源岩发育和多阶段的热演化作用 ,以及油气生成的复杂性。吐鲁番 -哈密盆地南部构造带的研究表明 ,自晚古生代以来 ,该地区遭受多期次的构造作用与改造。构造热体制和热演化经历了 5个不同的阶段 ,即石炭 -早二叠世为伸展裂谷、快速埋藏与超高温阶段 ,中二叠世为裂谷后凹陷、较快速埋藏与高温阶段 ;晚二叠世至三叠纪为克拉通内凹陷、稳定沉降与较高温阶段 ;侏罗纪至白垩纪为广覆式坳陷、稳定沉降与较低温阶段 ;新生代为挤压造山、较快速沉降与低温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烃源岩具有不同的有机质成熟演化史。台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和托克逊凹陷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组烃源岩均具有两次油气生成过程。由于埋藏史和油气生成史的不同 ,台南凹陷和托克逊凹陷油气藏类型和油气性质出现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热演化 油气生成 二次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水西沟群物源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万延周 周立发 +2 位作者 白斌 谢其锋 蒲磊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2期35-41,共7页
通过砾岩成分、古流向、碎屑组成、重矿物、主量元素的系统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水西沟群进行物源分析。砾岩成分组合特征显示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沉积期,伊林哈比尔尕山、北天山和中天山北缘断裂一线为物源区。古流分析数据显示八... 通过砾岩成分、古流向、碎屑组成、重矿物、主量元素的系统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水西沟群进行物源分析。砾岩成分组合特征显示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沉积期,伊林哈比尔尕山、北天山和中天山北缘断裂一线为物源区。古流分析数据显示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古流以北东、西向为主,表明伊林哈比尔尕山应为其主物源区;三工河组古流向主要为南南西和南东向,表明当时博格达山和伊林哈比尔尕山并非物源区。盆地南缘西段和东段为基性岩浆岩的重矿物组合显示物源可能来自北天山。而中段存在中酸性岩浆岩—基性岩物源显示博格达山为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古流向 重矿物 砾岩成分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二叠系烃源岩沉积环境 被引量:12
17
作者 苗建宇 周立发 +2 位作者 邓昆 李剑锋 韩中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4-299,共6页
据不同岩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分布、饱和烃气相色谱及有机质类型等特征 ,研究了烃源岩的沉积环境 ,分析了沉积环境对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影响。研究认为 ,伊犁盆地二叠系烃源岩主要集中在塔姆齐萨依组和巴斯尔干组 ,沉积时总体具温带气候... 据不同岩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分布、饱和烃气相色谱及有机质类型等特征 ,研究了烃源岩的沉积环境 ,分析了沉积环境对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影响。研究认为 ,伊犁盆地二叠系烃源岩主要集中在塔姆齐萨依组和巴斯尔干组 ,沉积时总体具温带气候特征 ,水体的古盐度较高 ,水介质条件呈弱碱性 -碱性 ,沉积环境为弱还原 -还原相。其中还原程度强、具一定深度水体的沉积相带是原始有机质沉积的良好场所 ,沉积有机质能及时沉积、保存下来。因此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 ,类型好 ;反之 ,则明显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烃源岩 沉积环境 伊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裂缝体系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宝宪 张军 +1 位作者 章贵松 周立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38,共4页
野外地质露头观测资料、裂缝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及钻井岩心观察描述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奥陶系裂缝普遍发育。依据现有资料 ,在研究区划分了横山、靖边和安塞三个裂缝发育区 ,裂缝以多期共轭“X”节理 (裂缝 )和高角度斜交裂... 野外地质露头观测资料、裂缝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及钻井岩心观察描述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奥陶系裂缝普遍发育。依据现有资料 ,在研究区划分了横山、靖边和安塞三个裂缝发育区 ,裂缝以多期共轭“X”节理 (裂缝 )和高角度斜交裂缝为特征。不同区块裂缝的发育方向不尽相同 ,可能是多期构造运动的结果。平面上裂缝 (节理 )走向大致可分为近EW向、近SN向、NNW向、NW向、NE向和NNE向等 ,且其中一组共轭“X”节理 (裂缝 )走向具有明显的左旋特征。根据各期应力场特征来看 ,该组裂缝可能是燕山运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 奥陶系 裂缝体系特征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张夏期原型盆地类型与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昆 张哨楠 +1 位作者 周立发 丁晓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2-446,452,共6页
中寒武统张夏组鲕粒灰(云)岩在鄂尔多斯具有一定规模分布,是值得探索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综合分析认为:张夏期盆地为隆坳相间格局,南北向展布的中央古隆起雏形起到了分隔鄂尔多斯西缘祁连海和南缘秦岭海的作用,盆地原型为克拉通台地型... 中寒武统张夏组鲕粒灰(云)岩在鄂尔多斯具有一定规模分布,是值得探索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综合分析认为:张夏期盆地为隆坳相间格局,南北向展布的中央古隆起雏形起到了分隔鄂尔多斯西缘祁连海和南缘秦岭海的作用,盆地原型为克拉通台地型盆地。张夏组储层鲕粒结构类型复杂,主要成岩作用为白云岩化和埋藏溶蚀作用等;孔隙结构与储层物性分析表明为低孔、低渗储层,局部发育一些较好的储集岩。油气地质条件有利因素包括储集条件、储盖组合和构造背景,不利因素为寒武系烃源岩不发育。加强对寒武系的研究和勘探力度,争取油气勘探新突破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原型盆地 油气勘探 张夏组 寒武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在太康地区上古生界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白斌 周立发 +3 位作者 丁国栋 刘彬辉 谢其锋 解东宁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太康地区勘探目的层为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具有砂泥岩薄互层及横向不连续等特点。针对该地区探井少、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特点,开展了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应用研究。首先进行了区域沉积相分析和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砂... 太康地区勘探目的层为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具有砂泥岩薄互层及横向不连续等特点。针对该地区探井少、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特点,开展了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应用研究。首先进行了区域沉积相分析和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砂体对比,分析认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性能良好的储集体,横向连续性较好的石盒子组砂岩为有效储集体。然后进行了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分析、测井资料预处理和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根据储层为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属性特征不明显这一特点,确定以砂组为单位进行储层预测;通过测井资料预处理以及资料分析,确定自然伽马值小于60 API为有效砂岩;通过制作正负极性合成地震记录,确定该区的地震剖面为负极性剖面。最后,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利用相对波阻抗对储层进行了宏观预测,采用绝对波阻抗与多参数测井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储层进行了精细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质量控制,检验了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研究区石盒子组砂锅窑砂岩、田家沟砂岩连续性良好,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康隆起 储层预测 波阻抗 相对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