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秋文 苏维词 +1 位作者 张婕 关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126,共6页
本着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参考新农村、农村全面小康等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并将评价等级分为一级至五级,而不是直接认为健康或不健康,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用模糊数学法构建评价模... 本着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参考新农村、农村全面小康等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并将评价等级分为一级至五级,而不是直接认为健康或不健康,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用模糊数学法构建评价模型,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最后在第一手调研数据基础上用此评价方法对一个自然村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得出东井村在活力和组织结构方面属于三级,恢复力和服务功能两个评价要素处于最低级别,东井村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上属于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聚落 生态系统评价 指标体系 东井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GDP数据空间化估算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秋文 杨胜天 蔡明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6-182,共7页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重要的国际河流,掌握该流域GDP数据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变化信息,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国际河流管理政策,维护区域稳定和发展。传统的GDP数据以行政区为统计单元,不便于国际河流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以土地利用数...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重要的国际河流,掌握该流域GDP数据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变化信息,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国际河流管理政策,维护区域稳定和发展。传统的GDP数据以行政区为统计单元,不便于国际河流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以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实现了雅江流域GDP数据空间化估算。结果表明,印度、孟加拉国在GDP总量方面均有一定优势,不丹和藏南的总量相对较小,但是增速最快,所有区域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均不大,说明全流域整体工业发展水平不高,而藏南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其它产业比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河流 GDP 空间化 雅鲁藏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灌木林枯落物持水特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秋文 罗雅雪 +1 位作者 罗娅 韦小茶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14-20,共7页
灌木是喀斯特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研究其枯落物的持水特性对喀斯特地区水源涵养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不同灌木群落和坡位的枯落物持水能力,采用室内浸泡法和烘干法,分析了3种灌木群落和处于3种不同坡位的混合灌木林枯落... 灌木是喀斯特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研究其枯落物的持水特性对喀斯特地区水源涵养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不同灌木群落和坡位的枯落物持水能力,采用室内浸泡法和烘干法,分析了3种灌木群落和处于3种不同坡位的混合灌木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结果表明:3种灌木群落枯落物的总蓄积量表现为球核荚蒾>圆果化香>月月青,3种坡位群落枯落物的总蓄积量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无论群落或是坡位,枯落物蓄积量均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群落最大持水量为圆果化香>月月青>球核荚蒾,不同坡位最大持水量为坡中>坡下>坡上;圆果化香的持水能力较强,坡中的持水能力较好;不同群落和不同坡位的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都存在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灌木林 枯落物 坡位 持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MM降雨数据在喀斯特地区的适用性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秋文 李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76-83,共8页
为验证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降雨数据在喀斯特地区的适用性,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利用贵州省19个气象台站1998-2015年的降水数据,在年尺度和月尺度上验证了TRMM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并在此基础上基于TRMM月降水数据... 为验证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降雨数据在喀斯特地区的适用性,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利用贵州省19个气象台站1998-2015年的降水数据,在年尺度和月尺度上验证了TRMM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并在此基础上基于TRMM月降水数据分析了贵州省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TRMM降水数据基本能反映降水的空间分布及演变过程,年尺度上TRMM降水数据与站点实测降水量相关系数R=0.817,斜率K=0.751,数据精度较高,数值上比站点实测降水量略高。月尺度上TRMM降水数据与站点实测降水量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927,斜率为0.9127,数值略高于站点实测降水量。分析表明:坡度对TRMM降水数据精度的影响大于高程和坡向,坡度小于10°的精度较高。总体而言,TRMM降水数据在喀斯特地区具有一定精度,但是降水量少或地形起伏大的地区精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 降水 年尺度 月尺度 时空分布特点 适用性分析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型土壤持水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周秋文 尤倩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226-231,共6页
森林是陆地上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虽然喀斯特森林的面积相对较小,但其土壤的涵养水源功能对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贵州典型喀斯特林地为例,采用野外定点采样结合室内实验的方法,对不同林型下土壤的物理特... 森林是陆地上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虽然喀斯特森林的面积相对较小,但其土壤的涵养水源功能对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贵州典型喀斯特林地为例,采用野外定点采样结合室内实验的方法,对不同林型下土壤的物理特性和持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林地内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土壤的孔隙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为石灰土情况下,土壤容重的均值大小为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有效持水量的大小为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黄壤针叶林土壤容重小于石灰土针叶林,两种林型土壤孔隙度差异不明显。除毛管持水量外,其它持水能力指标黄壤针叶林均略大于石灰土针叶林。喀斯特林地土壤饱和的含水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对饱和的含水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土壤 持水性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岩溶地区马尾松林下地表径流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秋文 龙阳阳 张思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27,共4页
以贵州省贵阳市岩溶地区为例,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度(15°、20°、25°)的径流小区在不同雨强(60、90、120mm/h)下马尾松林地表径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岩溶地区马尾松林下,雨强对地表径流有明显影响;... 以贵州省贵阳市岩溶地区为例,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度(15°、20°、25°)的径流小区在不同雨强(60、90、120mm/h)下马尾松林地表径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岩溶地区马尾松林下,雨强对地表径流有明显影响;随着降雨持续进行,陡坡时的径流量增幅显著大于缓坡;随着雨强增加,坡度对累积径流量的影响变得显著;坡度对累积径流量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坡度较陡时影响程度更大,但不同雨强条件下径流总量的增幅不一致;岩溶地区马尾松林地在中等雨强时地表径流大,大雨强时地表径流反而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 模拟降雨 地表径流 岩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大数据支撑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育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旭 胡娟 +3 位作者 赵海兵 朱珂 兰安军 周秋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226-230,共5页
阐述了遥感对土地科学研究与管理的重要性,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3个维度提出了"土地+遥感"的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重点介绍了实施"土地+遥感"融合教学的混合式与研究性2种实验实践教学... 阐述了遥感对土地科学研究与管理的重要性,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3个维度提出了"土地+遥感"的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重点介绍了实施"土地+遥感"融合教学的混合式与研究性2种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遥感大数据 实践创新能力 融合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退化植被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德亮 张军以 周秋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喀斯特岩溶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喀斯特地区防治石漠化、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最重要屏障,但其自身生产力、生物质保有量明显低于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干扰破坏而发生退化。在深刻理解... 喀斯特岩溶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喀斯特地区防治石漠化、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最重要屏障,但其自身生产力、生物质保有量明显低于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干扰破坏而发生退化。在深刻理解退化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喀斯特森林植被生态系统退化的一般特征,并对典型退化森林植被生态系统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退化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德亮 张军以 周秋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7-271,275,共6页
为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困境,探讨了喀斯特山区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必要性及意义,并分析了喀斯特山区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可针对不同区域特色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不同模式的特色经济... 为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困境,探讨了喀斯特山区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必要性及意义,并分析了喀斯特山区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可针对不同区域特色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不同模式的特色经济,最后总结了4种典型区域的发展模式,如山地丘陵区的盆景、景观\盆景石模式,峰丛谷地区的特色蔬果种植模式,峰丛洼\谷区的喀斯特冷水鱼养殖模式,并提出了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特色经济 模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人才培养规格与高中教师职业能力需求的契合度分析——以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娅 杨月燕 +5 位作者 张朝琼 游慧明 周秋文 周旭 罗旭琴 张豆豆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4-9,共6页
基于需求导向分析高师人才培养规格与高中教师职业能力需求的契合度,可为高师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差异化指数法,分析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高中教师职业能力需求的契合度,结果表... 基于需求导向分析高师人才培养规格与高中教师职业能力需求的契合度,可为高师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差异化指数法,分析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高中教师职业能力需求的契合度,结果表明:①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高中地理教师职业能力需求之间存在一些差距,属中等契合水平。②一般性能力的8个指标均为中等契合。③专业性能力有3个指标为中等契合,5个指标为基本契合。④发展性能力有5个指标为中等契合,2个指标为基本契合。综上,地理实验、课程开发这两种能力是最明显的短板,亟待提升。建议强化高中需求导向、优化课程设置并积极引进部属高师优质线上教育资源,以提升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高中教师职业能力需求的契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合度 人才培养规格 教师职业能力 地理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壤径流小区植被覆盖度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智妍 周秋文 +2 位作者 罗雅雪 韦小茶 余军林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39-46,共8页
土壤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黄壤是亚热带湿润条件下的一种地带性土壤,研究植被覆盖度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对该地区水文过程研究、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设置植被覆盖度不同的黄壤径流小区,对其土壤湿度进行长期监测,分析... 土壤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黄壤是亚热带湿润条件下的一种地带性土壤,研究植被覆盖度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对该地区水文过程研究、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设置植被覆盖度不同的黄壤径流小区,对其土壤湿度进行长期监测,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度条件下土壤湿度的平均水平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分别为75%、70%、50%、10%的条件下,土壤湿度平均值分别为43.04%、44.34%、43.33%、46.59%,土壤湿度的最大值、平均值以及变化范围、降雨时变化速度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植被覆盖度分别为75%、70%、50%、10%的条件下,各场降雨土壤湿度峰值开始时间总和分别为157、155、154、150 h,植被覆盖度较高条件下土壤湿度对降雨响应的滞后现象较为明显;9-12月,各植被覆盖度下土壤湿度均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显示出无降雨影响时段的土壤湿度呈现随季节变化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在研究期内,黄壤径流小区土壤湿度的动态特征主要受降雨影响,不同植被覆盖度条件下植被对降雨的截留作用不同,是导致土壤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植被覆盖度 黄壤土 径流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喀斯特林地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雅雪 张思琪 +3 位作者 颜红 岳彩雯 韦小茶 周秋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以贵州省亚喀斯特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的方法,分析不同降雨强度的地表径流效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降雨过程中任意时间段,雨强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大;降雨过程中,雨强为30 mm/h时的径流系数范围为0.0143~0.0407。雨强为75 ... 以贵州省亚喀斯特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的方法,分析不同降雨强度的地表径流效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降雨过程中任意时间段,雨强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大;降雨过程中,雨强为30 mm/h时的径流系数范围为0.0143~0.0407。雨强为75 mm/h时的径流系数范围为0.0093~0.0420。雨强为120 mm/h时的径流系数范围为0.0111~0.0435;侵蚀产沙随降雨历时变化的幅度较地表径流大,产沙量变化曲线呈现明显的不规则波动;雨强为30 mm/h时的产流时间是2.37 min,雨强为75 mm/h时是1.29 min,雨强为120 mm/h时是1.51 min;降雨结束时,累积地表径流量表现为雨强越大,累积地表径流量越大,即雨强为120mm/h时的累积地表径流量最大。以累积地表径流量算出的径流系数,表现为随着雨强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在亚喀斯特地区,雨强不同导致地表径流特征不同。该实验结论可为亚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建设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人工模拟降雨 降雨强度 亚喀斯特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1960-2014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彭菊 周秋文 +3 位作者 韦小茶 唐欣 梁建方 闵思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148-154,共7页
基于贵州省1960-2014年19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拟合、累计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贵州省55年的年、最大月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贵州省1960-2014年年均降水量总体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格... 基于贵州省1960-2014年19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拟合、累计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贵州省55年的年、最大月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贵州省1960-2014年年均降水量总体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以-17.815 mm/10a的变化率在逐年减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化尤其不稳定;岩溶槽谷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明显,而岩溶盆地下降趋势明显,岩溶峡谷、岩溶槽谷和非喀斯特区在近几年来的降水量较不稳定;贵州省降水受地形地貌和季风的影响显著,逐年明显的极端气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对贵州省短期气候预测、制定旱涝灾害预警机制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最大月降水量 岩溶地貌单元 时空变化 M-K突变检验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1960-2014年不同地貌类型的气温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莫跃爽 周秋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6-170,176,共6页
通过1960—2014年贵州省19个观测站的月均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贵州省气温变化的时空特点及不同地貌类型上气温变化特征,并采用有序聚类法、M-K法检验其突变性。结果表明:1960—2014年贵州省气温除岩溶盆地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年均温(岩溶槽... 通过1960—2014年贵州省19个观测站的月均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贵州省气温变化的时空特点及不同地貌类型上气温变化特征,并采用有序聚类法、M-K法检验其突变性。结果表明:1960—2014年贵州省气温除岩溶盆地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年均温(岩溶槽谷、非喀斯特区、峰丛洼地、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增温现象十分明显,岩溶高原增温速率最低,岩溶峡谷增温速率最高;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前者上升速率高于后者,1960—2014年温度上升的趋势中,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对增温的贡献率最大;此外,非喀斯特区、岩溶槽谷、峰丛洼地和岩溶高原均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发生突变,岩溶峡谷均温在2001年发生突变,岩溶盆地均温没有存在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地貌类型 M-K检验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润喀斯特地区冬季灌丛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亚琳 周秋文 +5 位作者 谢雪梅 严卫红 彭大为 韦小茶 唐欣 袁二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9-235,共7页
为分析湿润喀斯特地区冬季灌丛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的规律,基于实地逐日监测记录的灌丛土壤水分和降雨数据,对冬季灌丛土壤水分与降雨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于5.80 mm的12场小降雨事件对土壤水分无法进行有效补给,大于20 mm的... 为分析湿润喀斯特地区冬季灌丛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的规律,基于实地逐日监测记录的灌丛土壤水分和降雨数据,对冬季灌丛土壤水分与降雨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于5.80 mm的12场小降雨事件对土壤水分无法进行有效补给,大于20 mm的2场降雨事件能够有效补给土壤水分,土壤水分的响应时间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加快。根据土壤水分变化趋势,冬季灌丛土壤水分变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土壤水分消退期、土壤水分上升期、土壤水分平稳期。冬季,受植被截留、地表枯落物吸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小降雨事件不能使灌丛土壤水分得到有效补给,表现出平稳或微减的变化;大降雨事件对灌丛土壤水分起到有效补给,能够促使更多水分向深层渗透,显著改善深层灌丛土壤水分状况,且雨前土壤含水量越低,降雨对表层土壤水分的补给越大。冬季灌丛土壤水分的入渗深度主要受强度适中、历时长、雨量大的降雨影响,且雨前土壤含水量越高,则降雨的入渗深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降雨 灌丛 冬季 湿润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媛 周秋文 罗娅 《地理教学》 2021年第17期59-64,共6页
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的迅速发展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为探究国外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的发展状况,本研究以2002-2020年在国外期刊收录的相关论文为研究基础,系统阐述了国外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特征。研究发现,国外的... 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的迅速发展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为探究国外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的发展状况,本研究以2002-2020年在国外期刊收录的相关论文为研究基础,系统阐述了国外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特征。研究发现,国外的相关研究可大致分为基础理论研究、研学资源开发研究、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三个方面。通过吸收国外学术研究的优秀成果,对于我国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研学旅行 概念界定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遥感反演——以涟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建方 周秋文 +2 位作者 韦小茶 马龙生 颜红 《人民珠江》 2019年第9期68-75,共8页
土壤水分是水文循环中的关键因素,尤其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Landsat 8 OLI_TIRS数据,采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涟江流域的土壤水分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旱情分布较广,轻旱占流域总面积30%。土壤... 土壤水分是水文循环中的关键因素,尤其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Landsat 8 OLI_TIRS数据,采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涟江流域的土壤水分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旱情分布较广,轻旱占流域总面积30%。土壤含水量与TDVI较好地符合y=-149.47TVDI+97.255的关系,喀斯特流域土壤含水量可通过TVDI进行估算。土壤水分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加,阴坡土壤水分含量大于阳坡与无坡向,季节上冬季大于秋季和春季,春季和秋季差异相对较小。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水涵养能力表现为: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用地。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流域相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抗旱、防旱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喀斯特 涟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地图能力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萍 周秋文 +1 位作者 游慧明 罗娅 《地理教学》 2023年第13期4-8,共5页
地图能力对高中生地理素养的发展、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非常关键。因此,研究高中生地图能力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路径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中生地图能力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进行了... 地图能力对高中生地理素养的发展、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非常关键。因此,研究高中生地图能力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路径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中生地图能力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女生的地图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性;高低年级学生的地图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性,高年级学生的地图能力较好;学习方法、家庭地图学习氛围会对高中生的地图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家庭地图学习氛围还可通过学习兴趣对高中生地图能力产生间接影响;地图意识、地图教学方式通过学习方法间接影响高中生地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能力 高中生 影响因素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山体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思琪 周秋文 +3 位作者 韦小茶 王亚琳 曾欢 张蝶 《人民珠江》 2018年第12期7-16,共10页
土壤水对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喀斯特山体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及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规律,为喀斯特地区开展生态恢复和石漠化防治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贵阳市斗篷山小流域代表性山体为研究对象,通过... 土壤水对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喀斯特山体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及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规律,为喀斯特地区开展生态恢复和石漠化防治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贵阳市斗篷山小流域代表性山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时域反射仪(TDR)测定山体东北、西北、正东、正西、正南5条样带0~10、10~20、20~30 cm 3个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分析喀斯特峰丛山体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土壤水分由表层到深层逐渐增大,表层和深层较中间层变异大,土壤水分含量随变异系数(CV)值的增加而减小;(2)坡度对表层土壤水分影响较大,土壤水分随坡度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3)土壤水分随坡位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位对中间层和深层的土壤水分影响较表层大;(4)坡向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北坡较高,南坡较低,降雨事件的发生会扰动这种规律,坡向对不同层次土壤水分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山体 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MM降水产品在喀斯特地区的空间降尺度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健 周秋文 +3 位作者 韦小茶 罗旭玲 龙小梅 梁建方 《人民珠江》 2019年第6期20-26,53,共8页
降水在全球尺度物质和能量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利用TRMM3B43(the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3 B43)降水数据与高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坡度、坡向、经纬度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建立多元... 降水在全球尺度物质和能量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利用TRMM3B43(the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3 B43)降水数据与高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坡度、坡向、经纬度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反距离权重(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插值法得到研究区域1998—2015年的1km高分辨率的月降水数据。利用研究区域内19个气象站点测得的数据,对TRMM3B43数据降尺度后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降尺度后降水数据和实测降水数据间的误差明显小于原始数据和实测值的误差。通过降尺度的方法提高TRMM3B43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对喀斯特地区开展相关气象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使用TRMM3B43降水产品构建喀斯特地区的降水资料降尺度模型时,应综合考虑海拔、坡度、坡向和经纬度等因素,并利用气象站点的实测降水量数据对其进行精度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尺度 TRMM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