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压支架立柱防冲吸能构件优化仿真及压溃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田立勇 于晓涵 +2 位作者 周禹鹏 孙业新 于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24-2936,共13页
液压支架作为煤炭开采主要支护设备,经常受到冲击地压影响,防冲吸能构件起到保护液压支架作用,为获得更大的初始支反力峰值与吸能量、更小的支反力分散度,对吸能构件参数细化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吸能构件的建模与压溃冲击仿真,... 液压支架作为煤炭开采主要支护设备,经常受到冲击地压影响,防冲吸能构件起到保护液压支架作用,为获得更大的初始支反力峰值与吸能量、更小的支反力分散度,对吸能构件参数细化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吸能构件的建模与压溃冲击仿真,获取吸能构件的吸能性能及屈曲变形形态,验证最优尺寸的吸能性能;对比吸能构件平均支反力的预测数据与有限元仿真数据,误差在15%以内,最优尺寸构件的平均支反力模型预测误差为−3.40%,验证吸能构件预测模型所预测数据较为准确;搭建吸能构件压溃实验台,选择5种加载速度,以准静态压溃方式对定制加工的吸能构件进行轴向加载压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加载速度轴向压溃实验,支反力波动基本一致,最大初始支反力峰值为2253.52 kN,最大支反力标准差为206.23 kN,最小初始支反力峰值为2096.26 kN,最小支反力标准差为189.83 kN,初始支反力峰值的平均值为2149.32 kN,支反力标准差平均值为196.77 kN;不同压溃速度下的轴向压溃实验数据与吸能构件有限元仿真数据对比,初始支反力峰值、支反力标准差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6%、11.07%;对最优尺寸吸能构件通过预测模型法、有限元仿真法、压溃实验法三种方法进行吸能性能分析,预测模型法的平均支反力为1879.7 kN,有限元仿真法的平均支反力为1945.9 kN,压溃实验法平均支反力为1919.8 kN,预测模型误差3.41%,压溃实验误差−1.3%,通过3种方法的数据验证结果,证明了吸能构件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吸能构件 构件加工 最优尺寸 压溃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冲支架立柱多胞薄壁吸能构件能量吸收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田立勇 周禹鹏 +1 位作者 孙业新 于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24-2235,共12页
为提高防冲支架能量吸收性能以应对煤炭资源深部开采趋势下的冲击地压频发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圆形与多边形混合截面的多胞薄壁吸能构件应用于防冲支架立柱。基于简化超折叠单元(Simplified Super Folding Element,SSFE)理论剖析了不同... 为提高防冲支架能量吸收性能以应对煤炭资源深部开采趋势下的冲击地压频发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圆形与多边形混合截面的多胞薄壁吸能构件应用于防冲支架立柱。基于简化超折叠单元(Simplified Super Folding Element,SSFE)理论剖析了不同截面形状和肋板布局的多胞薄壁吸能构件能量耗散途径,构建了轴向压溃条件下吸能构件的能量吸收平衡方程,并推导出了等厚度和非等厚度2种吸能构件平均支反力预测公式;通过轴向压溃仿真获得了各类型多胞薄壁吸能构件吸能量曲线、支反力曲线以及屈曲变形形态,发现圆形与八边形混合截面、边延伸肋板布局的多胞薄壁吸能构件(P8-2类型)具备相对吸能优势,深入考察了内嵌管截面尺寸、薄壁管壁厚和肋板厚度对其吸能效果的影响规律,即:3种结构参数对弯曲褶皱形态和塑性铰数量影响显著,对吸能特性参数有着不同且非简单单向变化的影响趋势,同时验证了基于SSFE理论的平均支反力理论模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依托均匀试验数据,拟合出了吸能特性参数关于构件结构参数的回归方程,并利用NSGA-II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终确定多胞薄壁吸能构件内嵌管截面尺寸为122 mm,薄壁管壁厚度为2.6 mm,肋板厚度为2.7 mm;进一步通过轴向压溃仿真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结构参数优化后的多胞薄壁吸能构件具备更好的能量吸收效果且支反力波动较小,可使让位防冲过程更加可靠,能够为防冲吸能构件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冲支架 多胞薄壁吸能构件 能量吸收 均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区把园林式的新浦东带入二十一世纪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禹鹏 《中国园林》 1999年第2期23-25,共3页
本文介绍了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特别是新区管委会成立5年多来,浦东绿化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的情况以及新区各级领导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区所采取的有效做法;通过浦东建绿护绿的种种举措,向我们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浦东新绿图。
关键词 园林城区 园林绿化 浦东新区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
4
作者 周禹鹏 《学习与实践》 2000年第12期8-12,共5页
长江贯穿中国东、中、西部,历来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干道之一,也是内地省市通向海外的重要通道。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进一步发挥这一黄金水道的作用,组合东、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促进沿江地区经济的融合,实现沿江地区的共... 长江贯穿中国东、中、西部,历来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干道之一,也是内地省市通向海外的重要通道。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进一步发挥这一黄金水道的作用,组合东、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促进沿江地区经济的融合,实现沿江地区的共同繁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参与西部开发的过程中,上海要与沿江城市和西部省市区一起,共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新路子,实现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西部大开发战略 长江沿岸地区 社会事业合作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