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D白光处理对采后油麦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周福慧 徐冬颖 +3 位作者 左进华 高丽朴 王清 姜爱丽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LED白光处理对采后油麦菜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光照强度为5μmol/(m^2·s)的LED白光于(20±1)℃下持续照射油麦菜7 d,以黑暗条件下贮藏的样品为对照,测定贮藏期间样品的感官评分、腐烂率、呼吸强度,叶绿素、维生... 目的研究低强度LED白光处理对采后油麦菜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光照强度为5μmol/(m^2·s)的LED白光于(20±1)℃下持续照射油麦菜7 d,以黑暗条件下贮藏的样品为对照,测定贮藏期间样品的感官评分、腐烂率、呼吸强度,叶绿素、维生素C、总酚及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叶绿素降解酶(叶绿素酶、脱镁鳌合酶、叶绿素过氧化物酶、脱镁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贮藏期间,LED处理可有效维持油麦菜的感官品质,抑制其呼吸强度和MDA含量的上升,维持叶绿素、维生素C及总酚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降低叶绿素降解酶的活性。结论 LED处理可通过抑制采后油麦菜的呼吸强度和叶绿素降解速率,维持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保持细胞膜完整性,从而延缓其采后衰老,并保持其较好的感官和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 叶绿素 抗氧化能力 细胞膜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他霉素对采后蓝莓果实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防治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福慧 姜爱丽 +3 位作者 姬亚茹 胡文忠 陈晨 王馨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7-260,317,共5页
研究单独使用纳他霉素和与维生素C(V_C)复配后使用对蓝莓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防治效果。通过离体培养实验确定V_C溶液、纳他霉素溶液以及纳他霉素溶液与20 mg/L V_C复配后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活体实验观察发病率、病斑直径、蛋... 研究单独使用纳他霉素和与维生素C(V_C)复配后使用对蓝莓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防治效果。通过离体培养实验确定V_C溶液、纳他霉素溶液以及纳他霉素溶液与20 mg/L V_C复配后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活体实验观察发病率、病斑直径、蛋白质含量以及与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确定不同溶液对蓝莓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纳他霉素处理和与20 mg/L V_C复配溶液复配处理对3μL 5×10~6CFU/m L的蓝莓灰霉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0.5 mg/L,而单独使用V_C处理的抑菌效果不明显,说明纳他霉素与V_C复配使用可有效降低纳他霉素使用量,提升作用效果;同时纳他霉素复配溶液可有效提升蓝莓抗菌能力,以30 mg/L纳他霉素复配液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采后蓝莓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控制鲜切苹果褐变与其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琪 陈晨 +3 位作者 周福慧 胡文忠 赵蕾 许源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09,共8页
为研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鲜切苹果褐变控制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的相关性,分析贮藏过程中UV-C处理后鲜切苹果的ROS水平、抗氧化相关酶活力、抗氧化物质(VC)含量以及非酶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 为研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鲜切苹果褐变控制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的相关性,分析贮藏过程中UV-C处理后鲜切苹果的ROS水平、抗氧化相关酶活力、抗氧化物质(VC)含量以及非酶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UV-C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鲜切苹果的褐变,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H_2O_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同时,UV-C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抗氧化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以及VC含量,减缓鲜切苹果非酶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在贮藏过程中的下降;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鲜切苹果褐变程度与ROS水平和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抗氧化酶活力和非酶抗氧化能力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且UV-C处理组鲜切苹果的ROS代谢能力高于对照组。因此,推测UV-C处理可能通过调节鲜切苹果的ROS代谢进而控制其贮藏过程中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苹果 短波紫外线 褐变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包装结合避光处理对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徐冬颖 周福慧 +5 位作者 蒋海峰 姜爱丽 韦胜 高雪晴 陈晨 胡文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84-192,共9页
为研究真空包装结合避光贮藏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聚乙烯(polyethylene,PE)+尼龙(polyamide,PA)材料对马铃薯切片进行真空包装,以托盘+保鲜膜包装为对照,于(20±1)℃下分别避光和不避光贮藏4 d,分析贮藏期间鲜切马铃... 为研究真空包装结合避光贮藏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聚乙烯(polyethylene,PE)+尼龙(polyamide,PA)材料对马铃薯切片进行真空包装,以托盘+保鲜膜包装为对照,于(20±1)℃下分别避光和不避光贮藏4 d,分析贮藏期间鲜切马铃薯感官品质、营养物质含量、褐变相关酶及抗氧化酶活力等多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PE+PA真空避光处理能显著抑制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褐变指数、质量损失率和硬度的上升(P<0.05),显著降低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和抑制总酚、类黄酮、过氧化氢含量及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的上升(P<0.05),有效维持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诱导提高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综上,真空包装在避光下贮藏有利于降低鲜切马铃薯代谢水平,抑制愈伤组织形成,减轻褐变程度,保持较好的感官及营养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真空包装 避光贮藏 褐变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他霉素处理对鲜切双孢菇褐变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15
5
作者 徐冬颖 顾思彤 +3 位作者 周福慧 陈晨 姜爱丽 胡文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55-262,共8页
为研究纳他霉素对鲜切双孢菇褐变的抑制机理,本实验分别采用去离子水(对照)、0.1 g/kg纳他霉素和复合试剂(0.1 g/kg纳他霉素+10 g/kg D-异抗坏血酸钠)浸泡处理鲜切双孢菇5 min,并于4℃下贮藏,分析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 为研究纳他霉素对鲜切双孢菇褐变的抑制机理,本实验分别采用去离子水(对照)、0.1 g/kg纳他霉素和复合试剂(0.1 g/kg纳他霉素+10 g/kg D-异抗坏血酸钠)浸泡处理鲜切双孢菇5 min,并于4℃下贮藏,分析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活力和自由基清除率等多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和复合试剂处理均能抑制鲜切双孢菇贮藏过程中硬度下降及质量损失率、呼吸强度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降低霉菌和酵母总数,延缓PPO和TYR活力的上升,维持双孢菇子实体VC、还原性谷胱甘肽、总酚和羟脯氨酸含量及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有利于双孢菇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力、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双孢菇的褐变程度,延长其货架期,其中复合试剂处理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双孢菇 褐变 抑制机理 多酚氧化酶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烯丙酯处理对鲜切紫甘蓝生理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姜爱丽 胡文忠 +3 位作者 张维娜 陈晨 刘程惠 周福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258,共7页
为研究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处理对鲜切紫甘蓝生理代谢的影响,分别采用0(对照组)、5μL/L和10μL/L AITC对鲜切紫甘蓝熏蒸处理16 h后,用19?cm×14?cm塑料托盘进行分装并用保鲜膜密封,于4℃条件下贮藏,分别在第... 为研究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处理对鲜切紫甘蓝生理代谢的影响,分别采用0(对照组)、5μL/L和10μL/L AITC对鲜切紫甘蓝熏蒸处理16 h后,用19?cm×14?cm塑料托盘进行分装并用保鲜膜密封,于4℃条件下贮藏,分别在第0、2、4、6、8天对其生理、抗性相关酶活力、抗氧化物质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μL/L AITC处理抑制了鲜切紫甘蓝呼吸代谢速率,并提高了抗性相关酶活力及抗氧化物质含量,表现为抗氧化能力的增加,而10μL/L AITC处理却加速了鲜切紫甘蓝的衰老进程,表现为呼吸代谢速率加快等。综上,5μL/L AITC处理能有效降低鲜切紫甘蓝的呼吸速率和质量损失率,并可较好地保持其品质和营养价值,有利于鲜切紫甘蓝的采后保鲜,而10μL/L AITC处理却激发了贮藏前期氧化反应的发生,因此不利于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紫甘蓝 异硫氰酸烯丙酯 生理代谢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熏蒸处理对软枣猕猴桃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9
7
作者 徐冬颖 张静 +3 位作者 姜爱丽 胡文忠 周福慧 李江阔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究1-MCP熏蒸处理对软枣猕猴桃品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使用0.8μL/L的1-MCP熏蒸处理软枣猕猴桃24 h,测定果实贮藏期间的颜色、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及抗氧化能力等多项指标。结果采用0.8μL/L的1-... 目的探究1-MCP熏蒸处理对软枣猕猴桃品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使用0.8μL/L的1-MCP熏蒸处理软枣猕猴桃24 h,测定果实贮藏期间的颜色、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及抗氧化能力等多项指标。结果采用0.8μL/L的1-MCP进行熏蒸处理能显著抑制软枣猕猴桃颜色饱和度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维持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延缓软枣猕猴桃果实的PPO活性、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的上升,保持较高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结论采用0.8μL/L的1-MCP进行熏蒸处理可以有效保持软枣猕猴桃的营养价值,增强抗氧化能力,减缓果实衰老,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酚类物质 膜脂氧化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熏蒸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姬亚茹 周福慧 +2 位作者 姜爱丽 顾思彤 胡文忠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85-92,共8页
目的研究乙醇熏蒸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体积分数0.1%的乙醇于10℃下熏蒸蓝莓果实24 h,随后贮藏于(5±1)℃下,以5 d为1个周期观察乙醇熏蒸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并对果实的风味、腐烂率、质量损失率、硬... 目的研究乙醇熏蒸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体积分数0.1%的乙醇于10℃下熏蒸蓝莓果实24 h,随后贮藏于(5±1)℃下,以5 d为1个周期观察乙醇熏蒸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并对果实的风味、腐烂率、质量损失率、硬度、颜色饱和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酚、花青素、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乙醇熏蒸处理可有效抑制蓝莓的软化和腐烂,减缓果实中TSS的下降及水分的丧失,提高蓝莓果实中的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羟自由基清除率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结论体积分数0.1%的乙醇熏蒸处理采后蓝莓可有效抑制蓝莓的腐烂与软化,维持果实原有风味,保持蓝莓品质,延长蓝莓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乙醇熏蒸 总抗氧化能力 风味指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礼良 王馨悦 +2 位作者 姜爱丽 周福慧 胡文忠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钙处理对采后蓝莓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采用15、30 g/L的氯化钙及去离子水(对照)浸泡处理采后蓝莓10 min,并于4℃下贮藏。以14 d为1个测定周期,对采后蓝莓果实的基本生理指标、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抗性相关酶... 为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钙处理对采后蓝莓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采用15、30 g/L的氯化钙及去离子水(对照)浸泡处理采后蓝莓10 min,并于4℃下贮藏。以14 d为1个测定周期,对采后蓝莓果实的基本生理指标、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抗性相关酶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氯化钙处理可延缓采后蓝莓果实腐烂率、失重率的上升,抑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原果胶含量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诱导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提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氯化钙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且以15 g/L氯化钙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氯化钙 品质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蓝莓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姜爱丽 周福慧 +2 位作者 胡文忠 姬亚茹 张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75-83,共9页
目的研究简易自发气调包装及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抗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0.15,0.3 mmol/L的MeJA以及去离子水浸泡蓝莓果实,时间均为10 min,将取出的果实晾干、预冷,装入厚度为0.0294 mm的聚乙烯简易自发... 目的研究简易自发气调包装及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抗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0.15,0.3 mmol/L的MeJA以及去离子水浸泡蓝莓果实,时间均为10 min,将取出的果实晾干、预冷,装入厚度为0.0294 mm的聚乙烯简易自发气调包装袋中,于1℃下贮藏,以15 d为1周期对蓝莓呼吸代谢及抗性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即袋内CO_2和O_2浓度,以及果实亮度、感官评定、呼吸速率、硬度、腐烂率、pH值、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木质素含量等。结果 MeJA处理可有效保持包装袋内适宜的CO_2和O_2浓度,并可减缓果实硬度、亮度的下降,抑制果实呼吸速率、pH值及SSC含量的上升,提高果实木质素含量,降低果实腐烂率,显著提高PAL,PPO,POD等抗性相关酶活性(P<0.05)。结论简易自发气调包装结合MeJA处理可通过抑制呼吸代谢、提高苯丙烷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从而诱导采后蓝莓果实抗性的产生,保持采后果实品质。在2种浓度的MeJA处理中,浓度为0.15 mmol/L的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包装 茉莉酸甲酯 蓝莓 苯丙烷代谢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气调在鲜切果蔬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梁惜雯 顾思彤 +2 位作者 姜爱丽 徐冬颖 周福慧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8-13,共6页
目的通过介绍自发气调包装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自发气调包装在鲜切果蔬保鲜未来研究上和应用中提供合理建议。方法综述国内外自发气调包装对鲜切果蔬品质影响的文献,归纳总结自发气调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鲜切果蔬品质和微生... 目的通过介绍自发气调包装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自发气调包装在鲜切果蔬保鲜未来研究上和应用中提供合理建议。方法综述国内外自发气调包装对鲜切果蔬品质影响的文献,归纳总结自发气调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鲜切果蔬品质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自发气调可以防止鲜切果蔬褐变,减缓鲜切果蔬的生理代谢,延迟衰老,并延长其货架期,维持鲜切果蔬的香气,控制鲜切果蔬的水分,减少其中微生物的滋生,保持鲜切果蔬良好的品质。结论自发气调包装是维持鲜切果蔬在贮藏和运输中良好品质的有效技术手段,合理应用自发气调包装将会为鲜切果蔬贮藏及流通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气调包装 鲜切果蔬 褐变 生理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调包装对软枣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孙兴盛 银徐蓉 +4 位作者 周福慧 蒋海峰 姜爱丽 胡文忠 李江阔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3-79,共7页
目的研究自发气调处理对采后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将软枣猕猴桃置于塑料气调箱内,气调处理组果实放入气调箱封盖处理,对照组进行不封盖处理,于4℃下贮藏64 d,每16 d对软枣猕猴桃呼吸代谢及抗性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即气调箱内CO2... 目的研究自发气调处理对采后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将软枣猕猴桃置于塑料气调箱内,气调处理组果实放入气调箱封盖处理,对照组进行不封盖处理,于4℃下贮藏64 d,每16 d对软枣猕猴桃呼吸代谢及抗性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即气调箱内CO2和O2含量,可溶性固形物(TSS)、丙二醛(MDA)、总酚含量,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自发气调处理能够使CO2和O2含量维持在适宜的贮藏范围内,从而保持较高的TSS和总酚含量,抑制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论贮藏48~64 d,自发气调处理软枣猕猴桃的最适宜气体环境为体积分数3%左右的CO2和体积分数16%左右的O2,保持了软枣猕猴桃较好品质的机制,通过诱导果实的苯丙烷及抗氧化代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自发气调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型打瓜软枣猕猴桃格瓦斯饮料发酵条件 被引量:6
13
作者 顾思彤 姜爱丽 +3 位作者 胡文忠 周福慧 陈晨 刘程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1-215,共5页
以打瓜和软枣猕猴桃为原料,选定植物乳杆菌接种量、发酵时间、糖化液与打瓜软枣猕猴桃汁比例以及果胶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工艺研发和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为2... 以打瓜和软枣猕猴桃为原料,选定植物乳杆菌接种量、发酵时间、糖化液与打瓜软枣猕猴桃汁比例以及果胶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工艺研发和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为2×10~7CFU/mL,发酵时间为12 h,糖化液与打瓜软枣猕猴桃汁比例为0.97∶1 (v/v),果胶酶添加量为15 mg/100 g,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4.0±0.2)分,所制得的饮料成品颜色呈淡黄绿色,风味纯正,酸甜适中,澄清无沉淀,且具有打瓜和软枣猕猴桃的果香,并且与发酵所产生的香味混合,口感新鲜细腻,余味清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瓜 软枣猕猴桃 格瓦斯饮料 植物乳杆菌 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果蔬加工废弃物发酵液的制备及功效性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柳 胡文忠 +3 位作者 姜爱丽 周福慧 王雨仝 董育伯 《现代园艺》 2017年第19期7-8,共2页
将发酵原料按红糖︰鲜切果蔬加工料︰水=1︰3︰10的比例在室温下自然发酵,并对发酵液进行功能性评价。取发酵2个月和6个月的发酵液进行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与原材料相比,发酵2个月的发酵液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羟脯氨酸(HYP... 将发酵原料按红糖︰鲜切果蔬加工料︰水=1︰3︰10的比例在室温下自然发酵,并对发酵液进行功能性评价。取发酵2个月和6个月的发酵液进行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与原材料相比,发酵2个月的发酵液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羟脯氨酸(HYP)含量略有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都略有增强。发酵6个月的发酵液中,SOD活性显著上升,达到原材料SOD活性总和的76.1倍,总抗氧化能力则是原材总和的34.3倍,GR活性上升到原材料GR活性总和的13.6倍。总的来说,鲜切果蔬加工废弃物发酵液的功效性远远大于原材料的功效性,并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GSH含量、GR活性、SOD活性、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等用于抗氧化能力评价的指标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果蔬废弃物 发酵液 抗氧化能力 功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切割伤害对大蒜中大蒜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茂瑞 姜爱丽 +3 位作者 周福慧 宋卤哲 蒋怡 凌小婷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7期11-12,共2页
以大蒜为原料,研究不同伤害程度、不同贮藏温度对鲜切大蒜中大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伤害程度越大,大蒜素含量越高。大蒜以蒜末状态存在时,大蒜素含量最高,且在冷藏条件下蒜末可保持较高的大蒜素含量。
关键词 大蒜 大蒜素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