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DPC码稀疏校验矩阵的重建方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包昕 周磊砢 +1 位作者 何可 游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196,共6页
针对LDPC码识别过程中的稀疏校验矩阵重建问题,研究并提出了3种算法。在分析和比较LDPC码与一般分组码识别模型的基础上,将LDPC码的识别问题定义为寻找码字对偶空间下某组稀疏基的数学问题。通过以校验向量行重作为优化对象,先后设计和... 针对LDPC码识别过程中的稀疏校验矩阵重建问题,研究并提出了3种算法。在分析和比较LDPC码与一般分组码识别模型的基础上,将LDPC码的识别问题定义为寻找码字对偶空间下某组稀疏基的数学问题。通过以校验向量行重作为优化对象,先后设计和实现了了2-阶行间线性变换、p-阶行间线性变换、线性关系有限穷举的3种矩阵稀疏化算法,力求实现无误码条件下对适度码长长度LDPC码校验矩阵的有效重建。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包括802.16e、802.11n、DVB-S2、GJB7296、GB20600在内的多种LDPC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识别 LDPC识别 校验矩阵 稀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码条件下的LDPC码盲识别算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包昕 周磊砢 +2 位作者 何可 王桂良 游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3-58,共6页
为解决误码条件下信道编码校验矩阵难以逆向重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LDPC码盲识别算法,简称迭代筛选(IS)算法。首先,由被截获数据构造含错矩阵,通过实施列消元运算获取其对偶向量;接着,利用校验向量判定准则从对偶向量中筛选出LDPC... 为解决误码条件下信道编码校验矩阵难以逆向重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LDPC码盲识别算法,简称迭代筛选(IS)算法。首先,由被截获数据构造含错矩阵,通过实施列消元运算获取其对偶向量;接着,利用校验向量判定准则从对偶向量中筛选出LDPC码的有效校验向量;进而再对被截获数据中的含错码组进行辨识和剔除;迭代进行以上操作,不断提高被截获数据内无误码码组的比例,直至将原问题退化为无误码时的简单场景;最终使用渐进行变换算法,实现LDPC码校验矩阵的稀疏化。仿真和实测均显示,IS算法对于802.16e、802.11n、DVB-S2、GJB7296、GB20600等公开标准均有效,能够在误码率不高于10^(-4)条件下的非合作场合实现LDPC码的盲识别,LDPC码校验矩阵获得了完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信道编码 LDPC码 盲识别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下分组交织器识别
3
作者 吴昭军 刘凯 +2 位作者 钟兆根 但波 周磊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87-1398,共12页
针对现有的分组交织器识别算法计算复杂高且容错性差缺点,从分组交织后的同步码分布规律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算法。首先,利用数据矩阵统计特性,给出了在任意矩阵列数下,同步码和随机业务数据位置上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基于最小错误... 针对现有的分组交织器识别算法计算复杂高且容错性差缺点,从分组交织后的同步码分布规律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算法。首先,利用数据矩阵统计特性,给出了在任意矩阵列数下,同步码和随机业务数据位置上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基于最小错误判决准则,设定了同步码检测门限,同时基于3倍标准差准则,求解出稳健的交织周期识别门限;其次,分析了数据矩阵中每一行与每一列累积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快速交织周期遍历方法,使得数据矩阵的构建次数大大减少;最后,总结了4个分组交织后同步码分布规律,通过遍历同步码序列,利用同步码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交织同步位置、分组交织列与交织行参数快速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强的低信噪比容错性,在信噪比为-6 dB条件下,参数识别率能够达到98%以上,同时与现有的算法相比,其性能提升4~10 dB且计算效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信道编码 分组交织器 同步码 帧同步特征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