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施紫云英对不同类型水稻土溶解性有机碳氮淋溶及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静 郭文圻 +2 位作者 杨文浩 周碧青 邢世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59,共9页
为探讨配施紫云英对不同类型稻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含量的影响程度,阐明稻田土壤DOC和DON的淋溶特性,本研究以亚热带3种典型水稻土(黄泥田、灰黄泥田和灰... 为探讨配施紫云英对不同类型稻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含量的影响程度,阐明稻田土壤DOC和DON的淋溶特性,本研究以亚热带3种典型水稻土(黄泥田、灰黄泥田和灰泥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探讨等氮磷钾条件下单施化肥(CK)和紫云英配施化肥(cmv)处理对不同水稻土DOC和DON的动态变化、淋溶特性及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水稻土DOC和DON的淋溶特性有所不同。3种供试水稻土中,灰泥田水稻土DOC淋溶损失量最大,其CK处理DOC淋溶损失量较灰黄泥田和黄泥田分别显著提高24.09%和72.15%,cmv处理淋溶损失量较灰黄泥田和黄泥田分别显著提高16.53%和40.55%;而黄泥田水稻土DON淋溶损失量最大,其CK处理淋溶损失量较灰黄泥田和灰泥田分别显著提高18.93%和37.01%,cmv处理3种不同类型水稻土DON淋溶损失量无显著差异。配施紫云英可显著降低水稻土DON的淋溶损失量,每季水稻中cmv处理黄泥田、灰黄泥田和灰泥田DON淋溶损失量较CK处理分别降低了24.67%、14.88%和13.54%;黄泥田cmv处理DOC较CK处理提高了19.19%,而灰黄泥田和灰泥田2种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供试稻田中DOC和DON在土层间的淋溶具有一定的延迟性,且DOC的延迟时间大于DON。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在土壤性质中有机质是影响水稻土DOC淋溶损失的重要因素,孔隙度是DON淋溶损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水稻土DON的淋失早于DOC,且DON在黄泥田中淋溶损失较高,而DOC在灰泥田中淋溶损失较高;在等氮磷钾的条件下,配施紫云英可减少水稻土DON的淋溶损失,而低肥力水稻土DOC的淋溶损失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水稻土 溶解性有机碳 溶解性有机氮 淋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结构方程模型的土壤酸化驱动因子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周碧青 邱龙霞 +3 位作者 张黎明 张秀 陈成榕 邢世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3-1242,共10页
准确揭示区域耕地土壤酸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于耕地土壤酸化调控和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在利用1:5万省域耕地土壤类型空间数据库、1982年36 777个和2016年56445个耕地表层调查样点土壤属性数据以及气象站点相关气... 准确揭示区域耕地土壤酸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于耕地土壤酸化调控和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在利用1:5万省域耕地土壤类型空间数据库、1982年36 777个和2016年56445个耕地表层调查样点土壤属性数据以及气象站点相关气候要素、酸雨监测点降水pH和化肥施用量等数据建立省域耕地土壤酸化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借助灰色斜率关联和结构方程分析模型,深入探讨1982—2016年间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的关键驱动因素。灰色斜率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年均单位面积施肥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黏粒、年均降水量、降水年均pH和土壤有机质等6个因子是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进一步阐明大量施用化肥、多雨气候条件以及酸雨是加速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合理优化施肥结构实现科学减量施用化肥和严控工业酸性废气排放控制酸雨形成是减缓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 土壤酸化 驱动因素 影响路径 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对可溶性有机和无机态氮的吸收与运转特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碧青 陈成榕 +2 位作者 杨文浩 张黎明 邢世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9-195,共7页
【目的】揭示亚热带茶树能否直接吸收利用分子态可溶性有机氮,探讨茶树吸收可溶性有机和无机氮后的运转特性差异。【方法】采用^(13)C、^(15)N双标记甘氨酸、^(15)N标记硫酸铵和^(15)N标记硝酸钾为同位素示踪剂,采用茶树(黄金桂)幼苗为... 【目的】揭示亚热带茶树能否直接吸收利用分子态可溶性有机氮,探讨茶树吸收可溶性有机和无机氮后的运转特性差异。【方法】采用^(13)C、^(15)N双标记甘氨酸、^(15)N标记硫酸铵和^(15)N标记硝酸钾为同位素示踪剂,采用茶树(黄金桂)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同位素示踪盆栽试验,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茶树植株地上和地下部的^(13)C、^(15)N丰度。【结果】供试土壤施用^(13)C、^(15)N双标记甘氨酸态有机氮后,2 h和6 h茶苗地下部和整株中的^(13)C增量/^(15)N增量比值均接近于1∶1的理论值;2 h和6 h茶苗地上部未检出^(13)C增量,而72 h地上部^(13)C增量达0.284μmol/(g,DW);施用铵态氮2 h、6 h和72 h茶苗地下部、地上部和整株中的^(15)N增量均极显著高于施用硝态氮和甘氨酸态有机氮;施用铵态氮6 h茶苗地上部^(15)N增量/地下部^(15)N增量比率分别比硝态氮和甘氨酸态有机氮的比率高34.7%和65.0%,72 h茶苗地上部^(15)N增量/地下^(15)N增量比率分别比硝态氮和甘氨酸态有机氮的比率高88.6%和133.0%,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黄金桂茶苗具有从土壤中直接吸收利用甘氨酸分子态有机氮的能力,但吸收量不及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的可溶性分子态有机氮可以从茶树根系运转至地上部;不同形态氮素在茶树植株体内的迁移能力高低表现为:铵态氮>硝态氮>甘氨酸态氮,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可溶性有机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法 茶树 13C、15N标记甘氨酸 吸收 运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不同果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4
作者 周碧青 陈成榕 +3 位作者 张黎明 杨文浩 毛艳玲 邢世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35-1741,共7页
为探讨亚热带不同类型果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季节动态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在福建南亚热带地形、母质、土壤类型和种植年限均相同的两种类型相邻果园(龙眼园和枇杷园)设立定时定位采样小区,采用TOC-TN分析、离子自动分析和气相色... 为探讨亚热带不同类型果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季节动态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在福建南亚热带地形、母质、土壤类型和种植年限均相同的两种类型相邻果园(龙眼园和枇杷园)设立定时定位采样小区,采用TOC-TN分析、离子自动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等技术,分析了果园不同季节和土层深度的土壤SON含量及相关属性,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探讨果园土壤SON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龙眼园上层(0~20 cm)和下层(20~40 cm)土壤SON平均含量分别占土壤总可溶性氮(TSN)的68.8%和71.1%,枇杷园上层(0~20 cm)和下层(20~40 cm)土壤SON平均含量分别占TSN的63.7%和70.2%;不同季节龙眼园上下层土壤SON含量均显著高于枇杷园,表明果园土壤可溶性氮主要成分是SON,且不同类型果园土壤SON含量差异明显。两种果园土壤夏、冬季SON含量均显著高于春、秋季,但龙眼园上下层土壤SON含量均以冬季最高,枇杷园则以夏季最高;果园土壤SON含量与其可能影响因素的关联度系数大小顺序为有机质含量、细菌和真菌生物量〉蛋白酶活性、温度和pH值〉天门冬酰胺酶活性和含水量,表明亚热带果园土壤SON季节动态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细菌和真菌生物量差异的影响,同时还受不同季节土壤蛋白酶活性、温度和pH值等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龙眼园 枇杷园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 季节动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品种对亚热带茶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周碧青 陈成榕 +3 位作者 张黎明 杨文浩 毛艳玲 邢世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8-1165,共8页
为探讨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组成的影响,以福建省中亚热带相同成土母质、地形和土壤类型的两种相邻的不同品种(黄金桂和福云6号)茶园为研究对象,采用TOC-TN分析、离子自动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和核磁共振... 为探讨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组成的影响,以福建省中亚热带相同成土母质、地形和土壤类型的两种相邻的不同品种(黄金桂和福云6号)茶园为研究对象,采用TOC-TN分析、离子自动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等技术,分析了不同茶树品种茶园表层(0~15 cm)土壤SON含量和组成特点及其差异。结果表明:黄金桂和福云6号表层土壤氨基酸含量分别占SON总量的37.24%和30.71%,供试茶园土壤SON组成均以非氨基酸的SON占优势,但黄金桂表层土壤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福云6号;两种茶园表层土壤氨基酸均以中性氨基酸占优势,但黄金桂表层土壤中性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含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福云6号;两种茶园表层土壤氨基酸种类组成相同,但黄金桂表层土壤的脯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缬氨酸含量比福云6号高52.93%~100.00%。研究表明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SON组成具有显著影响,应关注茶树品种对占优势的非氨基酸SON组成的影响及其在茶园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茶树品种 可溶性有机氮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蜜中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9
6
作者 周碧青 张金彪 陈万灵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2年第6期9-12,共4页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8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久效磷、乐果、甲基嘧啶磷、毒死蜱、杀螟硫磷、对硫磷、喹硫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蜂蜜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后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测定。8种有机磷农药在(10.0...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8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久效磷、乐果、甲基嘧啶磷、毒死蜱、杀螟硫磷、对硫磷、喹硫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蜂蜜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后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测定。8种有机磷农药在(10.0—100.0)g/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3个不同加标水平的方法回收率为85%~110%。本方法准确、重现性、精密度好,已成功地应用于福建当地主要蜂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有机磷 农药残留 蜂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蜂王浆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6
7
作者 周碧青 张金彪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5年第4期10-13,共4页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蜂王浆中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OTC、四环素TC、金霉素CTC)残留的检测方法。蜂王浆样品采用Na:EDTA—Mcllvaine缓冲液提取后以固相萃取(SPE)纯化、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蜂王浆中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OTC、四环素TC、金霉素CTC)残留的检测方法。蜂王浆样品采用Na:EDTA—Mcllvaine缓冲液提取后以固相萃取(SPE)纯化、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在0-6.0mg/L(金霉素0-12mg/L)范围内,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个不同加标水平的方法回收率为83.0—101.2%。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福建当地主要蜂王浆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四环素类抗生素 蜂王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小村山垄型高效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培肥途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碧青 邢世和 +2 位作者 施昌礼 黄茂提 蔡建华 《福建水土保持》 1995年第3期26-34,共9页
尤溪小村山垄型高效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培肥途径周碧青,邢世和(福建农业大学测试中心)(福建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施昌礼,黄茂提,蔡建华(龙溪县科委)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在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成功的... 尤溪小村山垄型高效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培肥途径周碧青,邢世和(福建农业大学测试中心)(福建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施昌礼,黄茂提,蔡建华(龙溪县科委)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在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成功的研究和尝试已充分证明生态农业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土壤改良 生态环境 培肥途径 施肥 龙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蜂幼虫和蛹中的脂肪酸组成
9
作者 周碧青 张金彪 孙向华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工蜂幼虫和蛹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湿法研磨工蜂幼虫和蛹以破坏细胞和提取脂肪,提取液用氢氧化钾-甲醇进行甲脂化反应,上清液用于气相色谱分析。共检出了10种脂肪酸,其中幼虫和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占脂肪... 建立了一种测定工蜂幼虫和蛹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湿法研磨工蜂幼虫和蛹以破坏细胞和提取脂肪,提取液用氢氧化钾-甲醇进行甲脂化反应,上清液用于气相色谱分析。共检出了10种脂肪酸,其中幼虫和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占脂肪酸总量的46-47%。该方法简便、快速,且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可靠性,适用于工蜂幼虫和蛹中脂肪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蜂幼虫 蜂蛹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天蛾脂肪酸的快速测定法
10
作者 周碧青 谢晓琼 《福建分析测试》 CAS 1996年第4期558-559,共2页
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 Linne)虫体大,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尤其是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其综合利用已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重视,人们已掌握了人工养殖甘薯天蛾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发甘薯天蛾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分析了甘薯... 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 Linne)虫体大,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尤其是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其综合利用已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重视,人们已掌握了人工养殖甘薯天蛾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发甘薯天蛾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分析了甘薯天蛾脂肪酸的成分和含量。虽然利用气相色谱测定脂肪酸已有较成熟的方法,但大多采用2M以上长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天蛾 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 综合利用 气相色谱测定 人工养殖 快速测定法 样品 浸提瓶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貌类型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54
11
作者 龙军 张黎明 +4 位作者 沈金泉 周碧青 毛艳玲 邱龙霞 邢世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0-1281,共12页
选择适宜区域特征的高效点面拓展模型对揭示土壤属性空间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地貌类型特征在福建省各地级市选取了9个典型县(市、区),利用2008年采集的29 320个样点数据系统评价不同空间插值方法对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推算精... 选择适宜区域特征的高效点面拓展模型对揭示土壤属性空间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地貌类型特征在福建省各地级市选取了9个典型县(市、区),利用2008年采集的29 320个样点数据系统评价不同空间插值方法对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推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典型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7.83 g kg-1,变异系数为37.87%,半方差函数以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全省平原或盆地、丘陵和山地分布面积相当的地区(如闽侯县、建瓯市、永定县、涵江区、福鼎市)采用泛克里格法插值的精度较高,山地为主的地区(如大田县)采用简单克里格法插值的精度较高,而以平原、台地为主的地区(如南安市、同安区、漳浦县)采用普通克里格或张力样条函数法插值的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类型 耕地 土壤有机质 空间插值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稻土可溶性有机氮组分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静 聂三安 +4 位作者 杨文浩 陈成榕 张黎明 周碧青 邢世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5-966,共12页
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在研究土壤供氮能力方面至关重要,而目前关于水田生态系统SON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运用红外光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研究了长期(33年)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SON含量、组分的影响及其主... 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在研究土壤供氮能力方面至关重要,而目前关于水田生态系统SON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运用红外光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研究了长期(33年)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SON含量、组分的影响及其主控因子。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化肥+牛粪、化肥+稻草处理土壤SON较不施肥处理提高23.49%、58.70%和106.30%,游离氨基酸氮提高32.27%、84.42%和95.21%,可溶性蛋白氮提高20.83%、70.00%和95.83%;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游离氨基酸组成均以中性氨基酸占优势;土壤可溶性氮官能团组成均具有酰胺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RDA结果表明,土壤SON含量和组成差异明显,CK和NPK处理主要受土壤容重影响,而NPKM和NPKS则主要受有机质、全氮、微生物量氮、蛋白酶和谷氨酰胺酶影响。因此,SON含量和组分变化与施肥处理密切相关,长期添加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SON及其组分的含量,提高土壤供氮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水稻土 可溶性有机氮 组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翻压后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迁移特性与损失风险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静 郭文圻 +3 位作者 杨文浩 周碧青 张黎明 邢世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6-796,共11页
可溶性有机氮在氮素转化和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等氮磷钾条件下以单施化肥(CK)为对照,研究不同数量紫云英(CMV1,15000 kg·hm^(-2);CMV2,30000 kg·hm^(-2)和CMV3,45000 kg·hm^(-2))翻压后灰泥田土壤可溶性... 可溶性有机氮在氮素转化和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等氮磷钾条件下以单施化肥(CK)为对照,研究不同数量紫云英(CMV1,15000 kg·hm^(-2);CMV2,30000 kg·hm^(-2)和CMV3,45000 kg·hm^(-2))翻压后灰泥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和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动态变化、迁移特征及损失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20~40 cm和40~60 cm土层SON含量分别较0~20 cm土层降低了58.50%和78.47%;施用紫云英利于SON在灰泥田土壤剖面中累积,水稻生育期0~60 cm土层CMV1、CMV2和CMV3处理SON密度分别较CK处理提高5.57%、10.11%和21.39%;不同施肥处理DON总损失量介于18.33~58.55 kg·hm^(-2),占可溶性总氮的46.52%~50.16%,其中3.77~37.85 kg·hm^(-2)(以N计,下同)随淹水层径流损失,14.5~18.02 kg·hm^(-2)随渗滤液迁移损失,且DON在土层间的迁移具有一定的延迟性;每季水稻CMV1、CMV2和CMV3较CK可分别减少16.90、31.09和37.52 kg·hm^(-2)的DON损失。上述结果表明DON是稻田土壤氮素损失的重要形态,施用紫云英后灰泥田DON的损失量低于施用等氮量尿素,可减少水田氮素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灰泥田 可溶性有机氮 溶解性有机氮 迁移 损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土物料对烤烟养分吸收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邢世和 刘春英 +1 位作者 熊德中 周碧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4-700,共7页
利用一定数量石灰、白云石粉、粉煤灰、废菌棒和化肥构成7种不同的改土物料组合,以常规化肥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不同改土物料组合对烤烟养分吸收及碳、氮代谢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用不同改土物料组合可以促进烟株对氮、磷、... 利用一定数量石灰、白云石粉、粉煤灰、废菌棒和化肥构成7种不同的改土物料组合,以常规化肥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不同改土物料组合对烤烟养分吸收及碳、氮代谢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用不同改土物料组合可以促进烟株对氮、磷、钾、钙、锰和锌等矿质养分吸收,提高烟叶光合色素和氨基酸含量,增强烟株光合作用,促进烟株碳、氮代谢,其中均以“石灰+菌棒+常规化肥”组合效果最好,其烟叶氮、磷、钾、钙、锰和锌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38.5%、80.0%、33.9%4、2.3%9、8.7%和85.1%。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5.1%、69.2%、100.0%和336.7%;烟株净光合速率比对照高近6倍,烟叶氨基酸总量及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1.54、.1、3.4和3.1 g/kg。表明“石灰+废菌棒+常规化肥”组合可作为福建烟区土壤较理想的改土物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物料 烤烟 养分吸收 碳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稻土可溶性有机氮变化速率及对细菌的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静 林祎 +3 位作者 杨文浩 周碧青 毛艳玲 邢世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09-1518,共10页
为揭示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变化速率(VSON)对细菌的响应,以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单施化肥(CK)、化肥配施紫云英(CMV1)和单施紫云英(CMV2)处理水稻生育期内耕层土壤SON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并探讨了VSON对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响应。... 为揭示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变化速率(VSON)对细菌的响应,以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单施化肥(CK)、化肥配施紫云英(CMV1)和单施紫云英(CMV2)处理水稻生育期内耕层土壤SON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并探讨了VSON对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CMV1和CMV2处理耕层土壤SON含量较CK处理分别高16.90%和20.20%,VSON则分别低22.26%和33.37%;水稻生育前期(0~24 d)耕层土壤SON下降幅度较大,且以移栽期VSON数值最大(1.02~2.02 mg·kg^(-1)·d^(-1))。水稻生育期耕层土壤VSON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密切相关,且对放线菌门微球菌科和变形菌门草酸杆菌科的响应最为敏感;水稻移栽期土壤VSON对微球菌科和草酸杆菌科的响应较为敏感,水稻分蘖期土壤VSON对草酸杆菌科、绿弯菌门和Solibacteraceae Subgroup_3科的响应较为敏感,而水稻成熟期土壤VSON则对放线菌门的响应更为敏感。研究表明,紫云英翻压可显著提高耕层土壤SON含量,降低水稻生育期内耕层土壤VSON,耕层土壤VSON与施肥和生育期密切相关,且其对细菌的响应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水稻土 可溶性有机氮 变化速率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动力学及其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邢世和 周碧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3-279,共7页
采用Ca2 + 饱和土壤的 0 50mol·L- 1硝酸、0 0 1mol·L- 1草酸和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恒温连续提取法 ,利用Elovich和二级动力学模型 ,结合生物吸钾试验 ,研究探讨了描述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及其速率较为理想的连续提取法及... 采用Ca2 + 饱和土壤的 0 50mol·L- 1硝酸、0 0 1mol·L- 1草酸和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恒温连续提取法 ,利用Elovich和二级动力学模型 ,结合生物吸钾试验 ,研究探讨了描述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及其速率较为理想的连续提取法及其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氢质树脂提取法的Elovich模型描述非交换性钾释放及其速率的效果较为理想 ,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r =0 982~ 0 996 ) ;不同时间非交换性钾累积释放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标准差最小 (S =1 335~ 2 480 ) ;通过速率方程计算的不同时间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与黑麦草吸收的非交换性钾数量的相关性也最为密切 (r =0 94 4~ 0 96 3) ,故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连续提取法结合Elovich模型是描述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及其速率较为理想的组合方法。以伊利石为主的 2、3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提取法 非交换性钾 动力学模型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2对蜂王生殖系统发育和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冰峰 张淑娟 +1 位作者 周碧青 王育敏 《中国养蜂》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研究保幼激素类似物对蜂王生殖系统发育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蜂王的初生重、卵巢发育、卵巢摄取功能、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等均有显著的调控作用。每只幼虫滴注 0 0 5~ 0 0 0 5 μg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后 ,蜂王初生... 研究保幼激素类似物对蜂王生殖系统发育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蜂王的初生重、卵巢发育、卵巢摄取功能、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等均有显著的调控作用。每只幼虫滴注 0 0 5~ 0 0 0 5 μg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后 ,蜂王初生重增加 1 7 4 2 %~ 2 0 0 8% ;卵巢管数增加 1 2 82 %~ 1 5 0 8% ;卵巢摄取能力提高33 87%~ 39 6 0 %。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后 ,孵化后第 4~ 1 1d的蜂王虫蛹 ,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蜂王 保幼激素类似物 ZR-512 生殖系统 发育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压紫云英水稻土游离氨基酸动态及剖面分异
18
作者 杨静 鲍清涛 +3 位作者 邢世和 周碧青 张黎明 杨文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3-383,共11页
为探讨紫云英翻压后稻田土壤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和组分的动态变化及其主控因素,阐明稻田土壤FAA的剖面迁移特性,本研究在等氮磷钾的条件下,以单施化肥(CK)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用量紫云英(30000 kg·hm^(-2),CMV1;45000 kg·hm^... 为探讨紫云英翻压后稻田土壤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和组分的动态变化及其主控因素,阐明稻田土壤FAA的剖面迁移特性,本研究在等氮磷钾的条件下,以单施化肥(CK)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用量紫云英(30000 kg·hm^(-2),CMV1;45000 kg·hm^(-2),CMV2)翻压后对稻田土壤FAA含量和组成的影响以及其随生育期的波动情况,并阐明FAA在水稻土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紫云英翻压后,不同处理稻田土壤FAA含量均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至扬花期达到峰值后再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翻压紫云英可提高土壤FAA含量,CMV1处理和CMV2处理FAA含量均值分别较CK处理显著提高了14.01%和21.75%。不同采样期、不同施肥处理稻田土壤FAA以中性氨基酸含量最高(93.39%~97.52%),酸性氨基酸次之(2.19%~5.86%),碱性氨基酸含量最低(0~1.47%),且均以肌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为主,其合计占FAA总量的65.93%~82.65%。紫云英翻压后FAA具有向下迁移的趋势,主要迁移至20~40 cm土层。中性氨基酸尤其是丝氨酸、甘氨酸和苏氨酸具有较强的迁移性。氨基酸不同组分对土壤性质的响应具有一定差异,中性FAA与土壤pH、有机质、全氮、蛋白酶和细菌拷贝数显著相关,碱性FAA与蛋白酶和细菌拷贝数显著相关,而酸性FAA仅与细菌拷贝数显著相关。研究表明,稻田土壤FAA含量、组成及迁移与紫云英翻压量和水稻生育期密切相关,且对土壤性质的响应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土壤 水稻 游离氨基酸 组分 剖面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耕地有效磷富集与生态风险评价——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瑜 张黎明 +3 位作者 周碧青 沈金泉 徐福祥 邢世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6-336,共11页
为了探讨丘陵山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磷的富集特征及其生态风险,利用南方丘陵山地区——福建省泰宁县1982年6069个和2008年2221个样点实测数据建立的1∶5万耕地利用-土壤类型及属性数据库,借助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研究分析了区域耕地不... 为了探讨丘陵山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磷的富集特征及其生态风险,利用南方丘陵山地区——福建省泰宁县1982年6069个和2008年2221个样点实测数据建立的1∶5万耕地利用-土壤类型及属性数据库,借助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研究分析了区域耕地不同土壤类型和利用类型有效磷富集状况、生态风险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6年来泰宁县耕地土壤有效磷富集作用明显,有效磷含量平均提高24.32 mg·kg-1,有效磷含量极丰富、丰富等级的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含量中等及以下的面积大幅下降。水稻土土类、潜育水稻土亚类的有效磷富集最明显,紫色土土类、酸性紫色土亚类有效磷富集作用较弱;望天田有效磷富集率最大,菜地有效磷富集率最小。泰宁县存在磷素富集生态风险的耕地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1.89%,以中风险区面积最大;水稻土土类、渗育水稻土亚类存在磷素富集生态风险的面积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 耕地 有效磷 富集作用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秆炭基肥对薏苡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胡坤 张红雪 +4 位作者 郭力铭 吴凤英 周碧青 邢世和 毛艳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92-1603,共12页
为探究烟秆炭基肥对薏苡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以烟秆生物炭基肥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化肥(F)、施低量烟秆炭基肥(LBF)、施高量烟秆炭基肥(HBF)4个处理,测定土壤pH、有机碳组分及土壤... 为探究烟秆炭基肥对薏苡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以烟秆生物炭基肥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化肥(F)、施低量烟秆炭基肥(LBF)、施高量烟秆炭基肥(HBF)4个处理,测定土壤pH、有机碳组分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同时研究与土壤碳循环和微生物活性有关的4种酶活性变化特征,分析土壤pH、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酶和土壤细菌丰度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施用烟秆炭基肥显著提高土壤pH及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其中MBC提升效果最明显,与常规施化肥相比提高41.09%~76.04%(P<0.05)。2)施用烟秆炭基肥显著提高土壤淀粉酶、脱氢酶活性,与常规施化肥相比分别平均提高44.28%和57.54%(P<0.05),而对土壤蔗糖酶影响不显著。3)施用烟秆炭基肥提高土壤细菌群落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提高土壤细菌丰度及多样性。4)施用烟秆炭基肥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提高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硝化螺旋菌属、布氏杆菌属等细菌属丰度(P<0.05),降低酸土单胞菌属、泉发菌属丰度(P<0.05)。5)通过RDA分析,土壤pH、碳组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细菌门群落丰度在烟秆炭基肥施用后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其中土壤pH、SOC、POC、DOC和MBC含量与土壤各种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变形菌门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烟秆炭基肥可以提高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细菌丰度,进而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改良薏苡种植土壤,优化土壤生态。该研究可为烟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肥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炭基肥 薏苡 土壤有机碳组分 酶活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