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口服咪达唑仑达满意镇静的时机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儿童麻醉诱导及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白玥 金琪琪 +4 位作者 蔡伟茶 励建琳 周盈丰 袁开明 李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6-302,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咪达唑仑达满意镇静的时机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儿童麻醉诱导及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147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2~7岁...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咪达唑仑达满意镇静的时机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儿童麻醉诱导及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147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2~7岁。患儿在术前等候区口服0.5 mg/kg咪达唑仑,并根据咪达唑仑口服后达到满意镇静时间分为10~20 min(快速起效,M_(1)组)及21~30 min(缓慢起效,M_(2)组),或口服等容量冰糖梨饮品(空白对照组,C组)。三组均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七氟烷诱导、七氟烷维持的全身麻醉方案。主要观察指标为患儿诱导依从性(ICC)评分和麻醉后恢复室(PACU)的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评估苏醒期躁动(EA)发生情况,次要观察指标包括父母分离焦虑量表(PSAS)、镇静Ramsay评分、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出院时间、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PRAE)及其他病房内不良事件等。结果:共147例患儿纳入结果分析,每组49例。M_(1)、M_(2)组患儿完美诱导(ICC=0)占比显著优于C组(95.9%vs.91.8%vs.61.2%,P=0.001)。M_(1)组患儿最大及平均PAED评分较C组显著升高(6.4±5.0 vs.4.4±4.1,P=0.029;5.2±4.5 vs.3.4±3.6,P=0.030);EA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30.6%vs.10.2%,P=0.022),较M_(2)组有所增加(OR=0.581,95%CI 0.231-1.463,P=0.354)。M_(2)组最大及平均PAED评分、EA发生率与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M组患儿入室Ramsay评分及PSAS评分高于C组(P<0.05),PACU停留时间及苏醒时间长于C组(P<0.05);M_(1)组患儿PACU疼痛评分高于C组(P<0.05)。三组患儿手术时间、出院时间、PRAE及其他病房内不良事件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虽可改善诱导期患儿ICC及PSAS评分,但也导致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延长。咪达唑仑快速起效未发现更优的诱导期和苏醒期质量,反而增加了EA发生率及术后疼痛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术前用药 满意镇静 诱导依从性 苏醒期躁动 儿童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梦朦 周盈丰 +3 位作者 王长红 韩园 袁开明 李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9-591,共3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发展,国内出现了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孕产妇。由于孕产妇妊娠期间处于特殊免疫耐受状态,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并可能转化为重症患者,且发热通常伴有胎心率增快,导...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发展,国内出现了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的孕产妇。由于孕产妇妊娠期间处于特殊免疫耐受状态,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并可能转化为重症患者,且发热通常伴有胎心率增快,导致胎儿宫内缺氧[1-2],由此可能导致产妇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因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孕产妇围术期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临床医师关注。本文旨在比较温州地区COVID⁃19疫情爆发及缓解期间医院内剖宫产手术孕产妇围术期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胎儿宫内缺氧 临床医师 剖宫产手术 孕产妇 重症患者 易感人群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单剂量芬太尼对小儿日间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镇静和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章钰 黄超群 +4 位作者 白玥 励建琳 周盈丰 袁开明 李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272-1277,共6页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时单次推注芬太尼对小儿日间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镇静及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57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或II...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时单次推注芬太尼对小儿日间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镇静及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57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或II级,年龄3~1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芬太尼组(RF组,78例)和瑞芬太尼组(R组,79例),RF组诱导时单次推注芬太尼1μg/kg+瑞芬太尼2.5μg/kg,R组静注等体积生理盐水+瑞芬太尼2.5μg/kg;两组均在丙泊酚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并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记录患儿在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EA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Ramsay镇静评分及FLACC疼痛评分,记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出院时间。结果:与R组相比,RF组患儿EA发生率明显下降(38.0%vs.18.0%,P=0.005),苏醒期最大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PAED)评分明显降低(7.7±3.3 vs.8.9±3.4,P=0.027),在PACU 15 min及出PACU时Ramsay镇静评分显著升高(4.4±1.1 vs.3.8±1.4,P=0.01;2.0±0.3 vs.1.8±0.4,P=0.03);而两组患儿拔管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出院时间、疼痛评分(出PACU时和术后2 h)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单次推注芬太尼1μg/kg能增加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PACU的镇静程度并降低EA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苏醒期躁动 芬太尼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胃肠道日间手术患儿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金雨葶 刘丹晴 +5 位作者 周盈丰 章钰 白玥 励建琳 袁开明 李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患儿非胃肠道日间手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恶心呕吐(EOINV)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全麻下行非胃肠道日间手术、麻醉后进食前未发生恶心呕吐的患儿306例,男206例,女100例,年龄1~12岁,体重5~60 kg,ASAⅠ或Ⅱ级... 目的分析影响患儿非胃肠道日间手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恶心呕吐(EOINV)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全麻下行非胃肠道日间手术、麻醉后进食前未发生恶心呕吐的患儿306例,男206例,女100例,年龄1~12岁,体重5~60 kg,ASAⅠ或Ⅱ级。收集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麻醉方式、术中阿片类药、肌松药和肌松拮抗药使用情况、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术后24 h内EOINV的发生情况。根据EOINV的发生情况将患儿分为两组:EOINV组和无EOINV组,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EOIN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有46例(15.0%)患儿发生EOINV。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麻醉方式、肌松药和拮抗药使用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无EOINV组比较,EOINV组阿片类药使用率和口内手术比例明显升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阿片类药使用(OR=3.7,95%CI 1.0~12.5,P=0.048)、口内手术(OR=4.8,95%CI 1.3~16.7,P=0.017)是患儿非胃肠道手术后EOIN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中阿片类药使用、口内手术是患儿非胃肠道日间手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非胃肠道日间手术 早期经口进食 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