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二元酸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群锋 朱蓓蓓 周生启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89-91,共3页
用C36二聚酸、癸二酸与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扩链反应,制备柔韧性环氧树脂预聚体。考察了配方组成、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所给配方,当催化剂用量为0.1%,140℃下反应2 h,反... 用C36二聚酸、癸二酸与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扩链反应,制备柔韧性环氧树脂预聚体。考察了配方组成、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所给配方,当催化剂用量为0.1%,140℃下反应2 h,反应基本完全。另外,以柔韧性环氧树脂预聚体为基体树脂制备的固化物拉伸强度达到12.0 MPa,断裂伸长率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二元酸 环氧树脂 改性 预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扩散对流中台阶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万伟 屈玲 周生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7-223,共7页
线性层结的盐水系统在底部加热和顶部冷却时,会产生明显的温盐台阶结构,这是双扩散对流现象.温盐台阶由界面和混合层组成.温度垂向廓线的变化可以反映台阶的生成与合并.根据盐水系统上下边界之间温差的变化,系统演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线性层结的盐水系统在底部加热和顶部冷却时,会产生明显的温盐台阶结构,这是双扩散对流现象.温盐台阶由界面和混合层组成.温度垂向廓线的变化可以反映台阶的生成与合并.根据盐水系统上下边界之间温差的变化,系统演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温差增加阶段,主要发现在已有台阶顶部生成新台阶,而最下层台阶与其上层台阶发生合并过程.在此阶段,由于台阶的生成速率大于合并速率,系统内台阶越来越多.在温差减小阶段,系统仅存在台阶的合并过程,因此台阶数目越来越少.最后,系统内仅存在一个大尺度环流.同时,发现台阶的生成与合并过程虽然发生在局部区域,但会影响到系统的其他区域.例如,由于最下层台阶的合并,系统下边界的温度梯度发生明显变化.实验中,由于最下层台阶不断与其上层台阶合并,最下层台阶厚度比其他台阶厚度大,而其他台阶厚度变化不大.最下层台阶厚度(h)随时间(τ)的变化满足h~τ0.7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扩散 台阶 温度场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底层对流不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屈玲 郭双喜 +3 位作者 鲁远征 岑显荣 黄鹏起 周生启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7,I0004,共10页
底层对流不稳定对海洋底层能量输运和湍流混合有重要影响。为评估底层对流不稳定对能量输运的贡献,基于 2018 年 9 月 20 日南海东北部东沙群岛海域(20.895 3 °N,117.180 8 °E,水深 385 m)37 h 锚定潜标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 底层对流不稳定对海洋底层能量输运和湍流混合有重要影响。为评估底层对流不稳定对能量输运的贡献,基于 2018 年 9 月 20 日南海东北部东沙群岛海域(20.895 3 °N,117.180 8 °E,水深 385 m)37 h 锚定潜标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对观测站位海洋底层水体的温度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对流底层厚度变化,及其对海洋底层能量输运和湍流混合的贡献。结果表明,观测站位对流底层出现的概率约为总观测时间的 56%,其厚度平均值为 6.17 m。底层平流为下坡流时,对流底层出现的概率约为 50%,其厚度相对较小,均小于 10 m;而为上坡流时,对流底层出现的概率约为70%,其厚度显著增大,可达到 40 m。对流不稳定驱动的垂向热通量 E_(B)和传热效率 Nu 具有间歇性特征,观测时间内E_(B)平均值为 0.41 W/m^(2),Nu 平均值为 249.91,且对流热通量远高于底层流速剪切通量。对流底层湍流热扩散率和涡扩散率的评估结果表明,随着底层湍流混合强度的增强,对流不稳定对底层湍流混合的贡献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底层 热通量 剪切通量 涡扩散率 湍流热扩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变刚度关节结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房立金 周生啟 王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48-1753,共6页
为研制出一种符合人体肘关节参数的变刚度关节结构,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能更好帮助到人类.以人体肘关节为例提出了一种符合人体关节形态的变刚度关节结构.在关节中采用了弹簧片、行星轮系和曲柄滑块机构.通过两台电机分别驱动太阳轮和外齿... 为研制出一种符合人体肘关节参数的变刚度关节结构,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能更好帮助到人类.以人体肘关节为例提出了一种符合人体关节形态的变刚度关节结构.在关节中采用了弹簧片、行星轮系和曲柄滑块机构.通过两台电机分别驱动太阳轮和外齿圈,将行星轮的转动转化成滑块的移动,从而改变弹簧片的支撑位置并改变关节的刚度.与其他同类设计相比,所提出的关节在结构和布局方面更符合人体关节的结构形态,可应用于其他关节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关节 结构设计 肘关节 仿生机器人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