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棉田三代亚洲玉米螟分布和转移为害规律
被引量:
5
1
作者
朱月英
徐文华
+5 位作者
李洪山
周加春
施建中
吴国群
周生丰
袁增干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3-14,共2页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在棉株上的产卵部位以中部为主,由下而上在第3~11果枝的卵量可达87.5%;在棉株的水平分布上,由内向外,则以每果枝的第1~3节位为多,可占83.3%;在此范围内...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在棉株上的产卵部位以中部为主,由下而上在第3~11果枝的卵量可达87.5%;在棉株的水平分布上,由内向外,则以每果枝的第1~3节位为多,可占83.3%;在此范围内的卵量占总卵量的66.7%。卵块以产在棉叶叶背上为多,占97%。幼虫的分布和转移随龄期而异。1~2龄分布在卵块附近,3~4龄87.3%分布在第10果枝以下,5龄幼虫65.45%以上转移至第10果枝以上,在为害组织器官上,1~2龄幼虫45%为害,3龄蛀食20d以内青铃占61%,其次为害花蕾和主茎,并随龄期增长向大铃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田
玉米螟
卵块分布
危害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29抗病虫性及生育性状表现
2
作者
周国庆
周生丰
+2 位作者
顾汉琴
伍兰萍
李春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917-921,共5页
以苏棉 9号为对照 ,对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 2 9F1 代在江苏沿海棉区的种植表现与相关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抗虫性方面 ,中棉所 2 9对棉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没有抗性 ;对棉铃虫等咀嚼式口器害虫具有较高的抗虫性 ,其抗...
以苏棉 9号为对照 ,对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 2 9F1 代在江苏沿海棉区的种植表现与相关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抗虫性方面 ,中棉所 2 9对棉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没有抗性 ;对棉铃虫等咀嚼式口器害虫具有较高的抗虫性 ,其抗性强度依次为 2代 >3代 >4代 ,明显呈现出随棉花植株的生长和棉铃虫代次及虫龄的增加而逐步递减的趋势 ;2个供试品种的棉铃虫落卵量差异不大 ;中棉所 2 9大田捕食性天敌总量比对照品种增加 3成左右 ,寄生性天敌数量远低于后者。抗病性比较 ,中棉所2 9苗期炭疽病、立枯病和苗蕾期枯、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指均低于对照 ,表现出较高的抗 (耐 )性 ;但铃病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中棉所 2 9还具有生长旺盛、单株成铃数多、结铃集中、成熟早、铃重高等特点 ;在非施药区 ,中棉所 2 9的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 3 0 .17%和 2 2 .67% ;在施药区 ,中棉所 2 9的籽棉产量比对照增加 5 .40 %~ 6.3 8% ,但由于衣分率低 ,皮棉产量与对照品种相近 ;2个品种施药治虫处理的产量均高于非施药处理。经济效益核算 ,中棉所 2 9比对照品种增收节支近 15 0 0元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棉所29
抗病虫性
生育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田三代亚洲玉米螟分布和转移为害规律
被引量:
5
1
作者
朱月英
徐文华
李洪山
周加春
施建中
吴国群
周生丰
袁增干
机构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3-14,共2页
文摘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在棉株上的产卵部位以中部为主,由下而上在第3~11果枝的卵量可达87.5%;在棉株的水平分布上,由内向外,则以每果枝的第1~3节位为多,可占83.3%;在此范围内的卵量占总卵量的66.7%。卵块以产在棉叶叶背上为多,占97%。幼虫的分布和转移随龄期而异。1~2龄分布在卵块附近,3~4龄87.3%分布在第10果枝以下,5龄幼虫65.45%以上转移至第10果枝以上,在为害组织器官上,1~2龄幼虫45%为害,3龄蛀食20d以内青铃占61%,其次为害花蕾和主茎,并随龄期增长向大铃转移。
关键词
棉花
棉田
玉米螟
卵块分布
危害规律
分类号
S435.622.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29抗病虫性及生育性状表现
2
作者
周国庆
周生丰
顾汉琴
伍兰萍
李春宏
机构
江苏省东台市时埝镇农技站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新洋试验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917-921,共5页
文摘
以苏棉 9号为对照 ,对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 2 9F1 代在江苏沿海棉区的种植表现与相关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抗虫性方面 ,中棉所 2 9对棉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没有抗性 ;对棉铃虫等咀嚼式口器害虫具有较高的抗虫性 ,其抗性强度依次为 2代 >3代 >4代 ,明显呈现出随棉花植株的生长和棉铃虫代次及虫龄的增加而逐步递减的趋势 ;2个供试品种的棉铃虫落卵量差异不大 ;中棉所 2 9大田捕食性天敌总量比对照品种增加 3成左右 ,寄生性天敌数量远低于后者。抗病性比较 ,中棉所2 9苗期炭疽病、立枯病和苗蕾期枯、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指均低于对照 ,表现出较高的抗 (耐 )性 ;但铃病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中棉所 2 9还具有生长旺盛、单株成铃数多、结铃集中、成熟早、铃重高等特点 ;在非施药区 ,中棉所 2 9的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 3 0 .17%和 2 2 .67% ;在施药区 ,中棉所 2 9的籽棉产量比对照增加 5 .40 %~ 6.3 8% ,但由于衣分率低 ,皮棉产量与对照品种相近 ;2个品种施药治虫处理的产量均高于非施药处理。经济效益核算 ,中棉所 2 9比对照品种增收节支近 15 0 0元 /hm2 。
关键词
中棉所29
抗病虫性
生育性状
分类号
S435.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棉田三代亚洲玉米螟分布和转移为害规律
朱月英
徐文华
李洪山
周加春
施建中
吴国群
周生丰
袁增干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29抗病虫性及生育性状表现
周国庆
周生丰
顾汉琴
伍兰萍
李春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