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芝麻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1
作者 周江龙 胡凤铎 +6 位作者 周瑢 周王易 王志坚 黎冬华 张艳欣 王林海 游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79,共10页
评价和筛选优质芝麻种质,可为芝麻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优异亲本或中间材料。本研究测定120份资源种子中的8种矿质元素含量(钙、镁、磷、铁、铜、锰、锌和硒)和10种品质性状(含油量、蛋白含量、油酸、亚油酸、芝麻素、芝麻林素、β-谷甾醇... 评价和筛选优质芝麻种质,可为芝麻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优异亲本或中间材料。本研究测定120份资源种子中的8种矿质元素含量(钙、镁、磷、铁、铜、锰、锌和硒)和10种品质性状(含油量、蛋白含量、油酸、亚油酸、芝麻素、芝麻林素、β-谷甾醇、菜油甾醇、Δ5-燕麦甾醇和豆甾醇),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开展芝麻资源营养品质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发现,种子中磷与锌、镁与锰、铁与铜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钙与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含油量与芝麻素、芝麻林素呈极显著正相关;油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芝麻素与芝麻林素呈极显著正相关;豆甾醇与含油量、蛋白含量、油酸、芝麻素、芝麻林素呈极显著负相关;铜与含油量、芝麻素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含量与除钙以外的矿质元素都呈正相关。从4种矿质元素(钙、铁、锌、硒)含量和10个品质性状中提取出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9.084%。通过筛选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性状综合性评价结果,得到10份富含矿质元素且品质优异的种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0份芝麻种质资源可以划分为5个类群。类群Ⅰ包含18份种质,其铁、铜、锌、蛋白和油酸含量与其它类群相比较高;类群Ⅱ包含25份,其磷、镁、锰、硒和亚油酸含量与其它类群相比较高;类群Ⅲ包含24份芝麻资源,其钙、含油量、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与其它类群相比较高;类群Ⅳ包含39份芝麻资源,各项品质较为均衡,但锌含量较低;类群Ⅴ包含14份芝麻资源,其植物甾醇含量较高,但含油量和芝麻素含量都低于其它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种子 矿质含量 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新型含烟叶培养基鉴定津巴布韦烟草叶面优势微生物群落
2
作者 邱燕玲 周瑢 +4 位作者 朱鑫权 徐艺雯 陶红 潘晓薇 欧阳璐斯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为更好地鉴定津巴布韦烟草叶面的优势微生物,以LB固体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分别添加浓度(体积分数)为0%、2.5%、5.0%、10.0%的烟草成分以模拟烟叶表面微生物生长环境,筛选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烟叶浓度,摸索合适的烟草培养基制备条件,分析不同... 为更好地鉴定津巴布韦烟草叶面的优势微生物,以LB固体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分别添加浓度(体积分数)为0%、2.5%、5.0%、10.0%的烟草成分以模拟烟叶表面微生物生长环境,筛选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烟叶浓度,摸索合适的烟草培养基制备条件,分析不同浓度烟叶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分离鉴定特有的微生物。结果表明,浓度为2.5%和5.0%的烟叶培养基在灭菌后调节pH至7.0时,可分离出更多的特有微生物群落。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津巴布韦烟叶表面微生物的群落分布情况,发现芽孢杆菌属(Bacillus)在浓度为0%、2.5%、5.0%的培养基中有很高的相对丰度,而添加烟草后培养基中土地芽孢杆菌属(Terribacillus)成为优势种。在2.5%和5.0%烟草培养基上相对丰度较高的属有鱼芽孢杆菌属(Piscibacillus)、双芽孢杆菌属(Amphibacillus)、Margalitia等。通过分离测序,鉴定出15种烟叶表面优势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属的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培养基 津巴布韦烟叶 宏基因组 优势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州金柚的提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3
作者 罗贯洲 梁宁 +2 位作者 温全君 汪军霞 周瑢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10期129-131,共3页
本文针对梅州金柚中柚皮精油、柚肉提取物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鉴定出多种有效成分。针对不同部分采取了不同的提取工艺方式:柚皮采取水上蒸馏的方式进行精油提取,柚肉则采取水提的方式进行多糖、氨基酸提取。结果表明,柚皮精... 本文针对梅州金柚中柚皮精油、柚肉提取物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鉴定出多种有效成分。针对不同部分采取了不同的提取工艺方式:柚皮采取水上蒸馏的方式进行精油提取,柚肉则采取水提的方式进行多糖、氨基酸提取。结果表明,柚皮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为D-柠檬烯、糠醛、橙皮油内酯、谷甾醇、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柚肉提取物则富含多糖和氨基酸;将柚皮、柚肉提取物加入卷烟中,发现柚皮精油具有提升烟气质感、增加回甘、柔和烟气、降低刺激性的效果;而柚肉对卷烟质感的提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金柚 柚皮 柚肉 提取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花序提取工艺研究
4
作者 梁宁 罗贯洲 +2 位作者 温全君 汪军霞 周瑢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9期119-121,共3页
本文以梅州五华干烟花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提取工艺进行比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化学分析,结合感官评吸,筛选出合适的烟草花序提取方法。结果表明:(1)五华干花使用20%乙醇提取,料液比为1:20,减压浓缩条件为真空... 本文以梅州五华干烟花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提取工艺进行比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化学分析,结合感官评吸,筛选出合适的烟草花序提取方法。结果表明:(1)五华干花使用20%乙醇提取,料液比为1:20,减压浓缩条件为真空度50mbar、温度60℃,旋转速率80rpm,蒸发至固含物含量25%,所得到的烟草花序料液添加至空白卷烟当中,可增加烟气浓度并使烟气软绵,与烟香协调,香气集中于中后段,较丰富,熟甜香特征,料液嗅香较自然。(2)不同提取方式下的烟草花序提取物香气成分不一,但以烟草中重要的西柏三烯二醇成分来看,其含量或占比与卷烟感官评分的关系并不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花序 提取工艺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A1水解蛋黄卵磷脂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瑢 朱启思 +3 位作者 黏慧青 杨继国 王永华 杨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3,共5页
采用磷脂酶A1水解蛋黄卵磷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该酶水解蛋黄卵磷脂经济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 h,加酶量0.40 IU/g,起始pH 6.0,底物质量浓度80 g/L;利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水解前后蛋黄卵磷脂组分,... 采用磷脂酶A1水解蛋黄卵磷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该酶水解蛋黄卵磷脂经济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 h,加酶量0.40 IU/g,起始pH 6.0,底物质量浓度80 g/L;利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水解前后蛋黄卵磷脂组分,磷脂酶A1水解Sn-1位脂肪酸,生成含Sn-2位不饱和脂肪酸的溶血磷脂,反应过程中有酰基位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磷脂酶A1 溶血磷脂 磷脂改性 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香酵母发酵改善烟梗提取液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瑢 孔浩辉 +2 位作者 何艳明 程志颖 张心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3-75,80,共4页
将生香酵母接种于灭菌后的烟梗提取液上,在30℃下发酵2d。测定了发酵前后提取液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发酵后的烟梗提取液中的可溶性糖,特别是葡萄糖含量明显降低,同时有机酸含量增加,酸值提高。葡萄糖含量降低为不利因素,因此在后续的... 将生香酵母接种于灭菌后的烟梗提取液上,在30℃下发酵2d。测定了发酵前后提取液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发酵后的烟梗提取液中的可溶性糖,特别是葡萄糖含量明显降低,同时有机酸含量增加,酸值提高。葡萄糖含量降低为不利因素,因此在后续的应用中,需要添加葡萄糖。烟梗提取液经生香酵母发酵后香气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与未发酵相比,发酵48h后总香气成分增加了17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提取液 生香酵母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含油量及脂肪酸含量QTL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瑢 许方涛 +4 位作者 盛晨 游均 黎冬华 宋胜楠 王林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2-1051,共10页
本研究以较高含油量芝麻品种“中芝13”(56.31%)和低含油量芝麻材料ZZM2748(48.75%)为亲本构建包含548个株系的RIL群体,采用近红外法对群体在2个不同环境下的含油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进行分析,发现群体含油量及脂肪酸... 本研究以较高含油量芝麻品种“中芝13”(56.31%)和低含油量芝麻材料ZZM2748(48.75%)为亲本构建包含548个株系的RIL群体,采用近红外法对群体在2个不同环境下的含油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进行分析,发现群体含油量及脂肪酸含量存在较大变异,其中含油量变化在42.43%~58.38%,其与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但与棕榈酸显著负相关;应用软件WinQTLCart2.5和ICIMapping3.0基于构建的遗传连锁图共定位到50个相关QTL,分布在芝麻11个连锁群上,贡献率变化在1.59%~40.62%。其中,有21个QTL被两个软件同时检测到,有7个QTL在2个环境下被重复检测到。位于连锁群LG10上的qSOC_10.3和位于连锁群LG11上的qSOC_11.1遗传贡献率较大,分别为34.38%和40.62%,为控制芝麻含油量的主效QTL,其中qSOC_11.1与定位到的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位点重合,表现一因多效特征。通过基因组注释和差异表达分析,在两个主效位点发掘出24个候选基因。研究发现的芝麻含油量及不同脂肪酸含量遗传变异特征和获得的QTL及候选基因对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含油量 油酸 亚油酸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氛围下烟草的热裂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孔浩辉 鲁虹 +2 位作者 陈翠玲 周海云 周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2-616,共5页
烟丝分别在He和空气环境中于600、700、800、900、1 000℃下进行热裂解,裂解产物用GC-MS进行在线检测,研究了烟丝样品分别在惰性和有氧氛围中不同温度下的热裂解行为。数据表明,烟丝在He气和空气中热裂解时的产物有较大差异,He气下的裂... 烟丝分别在He和空气环境中于600、700、800、900、1 000℃下进行热裂解,裂解产物用GC-MS进行在线检测,研究了烟丝样品分别在惰性和有氧氛围中不同温度下的热裂解行为。数据表明,烟丝在He气和空气中热裂解时的产物有较大差异,He气下的裂解产物以烯烃、苯和苯系物为主;在空气下裂解的主要产物为酮、醛、醇、酸和酯等羰基化合物。有氧氛围有益于异戊二烯和1,3-丁二烯的生成,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酚类物质的产生。在惰性和有氧氛围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环芳烃化合物的产生量均进一步增加。He氛围下得到的裂解产物类型接近卷烟燃烧时的热解区,而空气氛围下得到的裂解产物类型接近燃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惰性裂解 有氧裂解 烟丝 裂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油酸解制备人乳脂替代品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朱启思 唐家毅 +3 位作者 周瑢 高红娟 王永华 杨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猪油Sn-2位富含棕榈酸,是制备人乳脂替代品很好的原料。以猪油和植物油脂肪酸混合物为底物,Lipozyme RM IM酶为催化剂进行酸解反应制备人乳脂替代品。实验确定最佳条件为:猪油与混合脂肪酸质量比为1∶1.5,加酶量为底物质量的5%,反应温... 猪油Sn-2位富含棕榈酸,是制备人乳脂替代品很好的原料。以猪油和植物油脂肪酸混合物为底物,Lipozyme RM IM酶为催化剂进行酸解反应制备人乳脂替代品。实验确定最佳条件为:猪油与混合脂肪酸质量比为1∶1.5,加酶量为底物质量的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 h,反应后得到总脂肪酸组成及Sn-2位脂肪酸组成类似于人乳的乳脂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脂替代品 猪油 LIPOZYME RM 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模型的芝麻核心种质油脂和蛋白质含量变异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盼 张艳欣 +5 位作者 黎冬华 王林海 高媛 周瑢 张秀荣 魏鑫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2-729,共8页
本研究以290份芝麻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芝麻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测定分析模型,采用该模型对4个环境分别种植收获的700份芝麻核心种质材料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 本研究以290份芝麻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芝麻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测定分析模型,采用该模型对4个环境分别种植收获的700份芝麻核心种质材料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值和化学精测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 2和0.975 6,说明所建立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芝麻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检测;芝麻的含油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蛋白质则是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呈正态分布,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分别为4.92%和6.25%,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8和2.08;芝麻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与种皮颜色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种皮颜色变浅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筛选出含油量58%以上的种质15份,蛋白质含量24%以上的种质20份。本研究将为芝麻重要品质性状改良提供技术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核心种质 含油量 蛋白质含量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解法萃取废次烟叶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骆莉 周瑢 +2 位作者 符黄喜 孔浩辉 杨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20,共3页
对废次烟叶进行加酶萃取,相比传统水溶液萃取,其萃取效率提高了21.2个百分点;通过对酶提取液中还原糖和挥发性成分分析测定发现,还原糖含量增加15.4%,挥发性成分总量增加46.9%;酶提取废次烟叶提取物卷烟加香评析表明,酶法萃取烟叶碎片... 对废次烟叶进行加酶萃取,相比传统水溶液萃取,其萃取效率提高了21.2个百分点;通过对酶提取液中还原糖和挥发性成分分析测定发现,还原糖含量增加15.4%,挥发性成分总量增加46.9%;酶提取废次烟叶提取物卷烟加香评析表明,酶法萃取烟叶碎片提取物能增加烟香,降低一定的刺激性,掩盖杂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次烟叶 萃取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及美拉德反应改良烟梗提取液的性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骆莉 卓浩廉 +3 位作者 周瑢 孔浩辉 程志颖 杨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9-192,共4页
利用酶、微生物以及美拉德反应对烟梗提取液处理以改善烟梗提取液性质,并与传统的三级逆流提取工艺进行对比。烟梗提取液经一系列酶处理后,后续经两种工艺处理,工艺一:美拉德反应后微生物发酵;工艺二:微生物发酵后美拉德反应。对比三级... 利用酶、微生物以及美拉德反应对烟梗提取液处理以改善烟梗提取液性质,并与传统的三级逆流提取工艺进行对比。烟梗提取液经一系列酶处理后,后续经两种工艺处理,工艺一:美拉德反应后微生物发酵;工艺二:微生物发酵后美拉德反应。对比三级逆流提取工艺,工艺一所得最终提取液,还原糖减少了3.0%,氨基态氮增加了41%,挥发性物质增加了165.3%;工艺二所得提取液还原糖增加了3.9%,氨基态氮增加了54%,挥发性物质增加了239.6%。确定工艺二为较合理的改善烟梗提取液性质的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提取液 微生物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复合酶改善烟梗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林翔 陶红 +5 位作者 沈光林 周瑢 李峰 郭文 马青 饶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64-2066,共3页
[目的]利用复合酶改善烟梗内在品质,进一步提高梗丝在卷烟配方中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复合酶对烟梗的梗丝进行处理,催化降解其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采用同时蒸馏法萃取梗丝中的中性香气成分,采用GC/MS进行香气分析,并对酶处理前后梗丝... [目的]利用复合酶改善烟梗内在品质,进一步提高梗丝在卷烟配方中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复合酶对烟梗的梗丝进行处理,催化降解其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采用同时蒸馏法萃取梗丝中的中性香气成分,采用GC/MS进行香气分析,并对酶处理前后梗丝的中性香气物质进行比较和感官评吸鉴定。[结果]梗丝经复合酶处理后,总糖含量提高至22.8%,糖氮比和糖碱比均得到了提高;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提高了27%,其中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提高了159%,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提高了65.8%,并且大部分新植二烯降解为小分子香气物质,从而大大改善各种香气物质的含量和比例。[结论]感官评吸表明,经过复合酶处理,梗丝的香气品质得到了改善,感官总体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丝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沉香精油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响 王卫飞 +2 位作者 周瑢 杨博 王永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80-283,287,共5页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国产沉香木中的沉香精油。考察了浸泡时间、萃取压力、温度、料液比、萃取时间对沉香精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沉香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83h,萃取压力28MPa,温度46℃,...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国产沉香木中的沉香精油。考察了浸泡时间、萃取压力、温度、料液比、萃取时间对沉香精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沉香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83h,萃取压力28MPa,温度46℃,料液比1∶1.2,萃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沉香精油萃取率为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精油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脱胶过程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继国 杨博 +1 位作者 周瑢 郭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5-37,共3页
通过对酶法脱胶副产物脱胶水固形物主要成分的分析,揭示了植物油脱胶过程的反应机理。质谱分析的结果表明,脱胶水固形物中同时存在溶血磷脂和甘油酰磷脂。对二者含量分析表明,酶法脱胶过程中54.3%的磷脂转变为溶血磷脂,45.7%的磷脂转变... 通过对酶法脱胶副产物脱胶水固形物主要成分的分析,揭示了植物油脱胶过程的反应机理。质谱分析的结果表明,脱胶水固形物中同时存在溶血磷脂和甘油酰磷脂。对二者含量分析表明,酶法脱胶过程中54.3%的磷脂转变为溶血磷脂,45.7%的磷脂转变为甘油酰磷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脱胶 质谱 溶血磷脂 甘油酰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ERF104超表达增强了转基因拟南芥对核盘菌的抗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承刚 蔡丽 +4 位作者 董彩华 黄军艳 赵美霞 周瑢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5-330,共6页
根据拟南芥乙烯响应因子AtERF104的序列设计保守引物,从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中克隆到同源基因BnERF104。序列分析表明BnERF104蛋白含有一个典型的ERF domain保守结构域,属于乙烯响应转录因子ERF家族的成员。甘蓝型油菜用核盘菌(Sclero... 根据拟南芥乙烯响应因子AtERF104的序列设计保守引物,从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中克隆到同源基因BnERF104。序列分析表明BnERF104蛋白含有一个典型的ERF domain保守结构域,属于乙烯响应转录因子ERF家族的成员。甘蓝型油菜用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接种6h后,BnERF104基因被诱导显著上调表达。BnERF104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超表达提高了病原相关蛋白(PR)防御素PDF1.2和几丁质酶ChiB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强了对腐生营养型真菌核盘菌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响应转录因子 BnERF104 PR蛋白基因 核盘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高含量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卫飞 周瑢 +3 位作者 王永华 杨博 林福兰 张水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36,共3页
选用AB-8大孔弱极性树脂对脂肪酶进行固定化,固定化脂肪酶的活力为210 U/g。用此固定化酶催化共轭亚油酸乙酯和大豆油合成富含共轭亚油酸(CLA)的改性大豆油,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n(CLA乙酯)∶n(大豆油))1∶0.33,酶加量21 U/g,反... 选用AB-8大孔弱极性树脂对脂肪酶进行固定化,固定化脂肪酶的活力为210 U/g。用此固定化酶催化共轭亚油酸乙酯和大豆油合成富含共轭亚油酸(CLA)的改性大豆油,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n(CLA乙酯)∶n(大豆油))1∶0.33,酶加量21 U/g,反应温度60℃。放大反应体系,对反应产物中的CLA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表明,其含量可达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共轭亚油酸 固定化脂肪酶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拆分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卫飞 王永华 +3 位作者 杨博 卓敏 周瑢 张水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8,共4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酶法酯化拆分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工艺条件,最佳条件为:乙醇添加量0.16g/g(以CLA为基准),pH6.5,温度26℃。在此条件下,反应12h后,酯化率可以达到45.8%,其中乙酯中c9,t11-CLA含量达到56.22%,t10,c12-CLA的含量达到21.63%。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脂肪酶 异构体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对植物油酶法脱胶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继国 杨博 +1 位作者 周瑢 郭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6,共3页
应用磷脂酶Lecitase Ultra的酶法脱胶是植物油精炼未来发展的趋势,Lecitase Ultra催化反应需要金属离子的激活。对常见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酶法脱胶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金属离子中,Ca2+和Mg2+对Lecitase Ultra的催化具有激... 应用磷脂酶Lecitase Ultra的酶法脱胶是植物油精炼未来发展的趋势,Lecitase Ultra催化反应需要金属离子的激活。对常见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酶法脱胶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金属离子中,Ca2+和Mg2+对Lecitase Ultra的催化具有激活促进作用,Fe3+和Cu2+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Zn2+的作用与所添加的浓度相关。0.1%加量的Triton X-100、Tween 20、Tween80、Span 40和Span 80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脱胶效果,其中Tween 80和Span 80的提高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1 LECITASE Ultra 金属离子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脂肪酶从大豆浓缩磷脂中回收油脂的研究
20
作者 朱启思 杨继国 +2 位作者 周瑢 王永华 杨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对酶法从大豆浓缩磷脂中回收油脂进行了研究,以脂肪酶Lecitase Ultra(EC3.1.1.3)为催化剂,利用其高度特异性磷脂酶A1活力,催化大豆浓缩磷脂水解反应,释放包含的油脂,从而达到回收油脂的目的。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60%,温度45℃,加... 对酶法从大豆浓缩磷脂中回收油脂进行了研究,以脂肪酶Lecitase Ultra(EC3.1.1.3)为催化剂,利用其高度特异性磷脂酶A1活力,催化大豆浓缩磷脂水解反应,释放包含的油脂,从而达到回收油脂的目的。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60%,温度45℃,加酶量500 mg/kg,反应时间12h,初始pH5.0。在最佳条件下,回收油脂得率可达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大豆浓缩磷脂 油脂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