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小说叙事与五台山的形象建构及文化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樊庆彦 周琦玥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47-52,共6页
明清小说中不乏对五台山形象予以塑造,以五台山作为事件发生背景或特定文化事件象征的情节。虽然不同作品中塑造的五台山形象有其个性化色彩,但其共性之处则在于对五台山形象的建构与文化想象。通过对这些情节予以梳理,可以探明相应小... 明清小说中不乏对五台山形象予以塑造,以五台山作为事件发生背景或特定文化事件象征的情节。虽然不同作品中塑造的五台山形象有其个性化色彩,但其共性之处则在于对五台山形象的建构与文化想象。通过对这些情节予以梳理,可以探明相应小说作者的写作策略与深层文化心理原因,进而探讨特定时代民众对五台山形象的认知。同时,明清小说中五台山形象共性所反映的文化特色,还可以为弘扬人间佛教、推动五台山文化体系与文化产业建设提供助力,也是五台山学学科体系建构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明清小说 形象建构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传文学底色与非虚构叙事手法——《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新读解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琦玥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4期46-59,共14页
纪昀站在文体纯洁性的立场上讥讽《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然而随着时代推移,此语多被后人借以概括《聊斋志异》兼熔两重文体的写作特色。纵观《聊斋志异》近五百篇故事可以发现,其中部分篇目将史传文学色彩与非虚构叙事手法整合... 纪昀站在文体纯洁性的立场上讥讽《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然而随着时代推移,此语多被后人借以概括《聊斋志异》兼熔两重文体的写作特色。纵观《聊斋志异》近五百篇故事可以发现,其中部分篇目将史传文学色彩与非虚构叙事手法整合为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蒲翁在叙事策略、叙事时间线、叙事视角以及相关的论赞品评等方面颇有史家风范。具体来说,蒲氏善于利用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事件,融入作家的文学想象,既以事为本、于史有征,又由正而奇、由文而幻。从史传文学底色与非虚构叙事特点出发阅读《聊斋志异》,可以对“一书而兼二体”之说阐发新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一书而兼二体 史传文学 非虚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英图书馆藏伯希和批注本《金云翘新传》研究
3
作者 姜复宁 周琦玥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0年第5期126-130,共5页
作为越南古典文学作品的杰出代表,《金云翘传》素为各国学者所推重。20世纪,法越之间的特殊关系促使法国东方学者对此书别具青眼,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曾对其进行注释评点,大英图书馆藏伯希和批注本《金云翘新传》上所保留的注释展现了伯希... 作为越南古典文学作品的杰出代表,《金云翘传》素为各国学者所推重。20世纪,法越之间的特殊关系促使法国东方学者对此书别具青眼,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曾对其进行注释评点,大英图书馆藏伯希和批注本《金云翘新传》上所保留的注释展现了伯希和的阅读痕迹与着眼点。对这些注释进行爬梳探赜,可管窥伯希和对东亚文学作品的阅读研究特点及其审美情趣,为了解伯希和的东方学研究提供个案式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云翘新传》 伯希和 越南文学 法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