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珍辉 李玉冰 +2 位作者 曹金元 向双云 聂长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5期91-93,共3页
北京某发病鸭场的病鸭,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观察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将从病鸭脑脊液、心血、肝中分离的鸭疫巴氏杆菌,进行增菌、灭活,加入氢氧化铝胶制成铝胶灭活疫苗,给雏鸭1日龄进行一免,每只0.5 ml,15日龄进行二免... 北京某发病鸭场的病鸭,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观察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将从病鸭脑脊液、心血、肝中分离的鸭疫巴氏杆菌,进行增菌、灭活,加入氢氧化铝胶制成铝胶灭活疫苗,给雏鸭1日龄进行一免,每只0.5 ml,15日龄进行二免,每只1 ml。结果表明,疫苗是安全的,保护率可达9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对新霉素、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巴氏杆菌 灭活疫苗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T-PCR诊断Ⅰ型鸭肝炎病毒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珍辉 王弋嘉 +4 位作者 向双云 田锦 田璐 陈万荣 周育森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8-340,共3页
取北京郊区某鸭场的病鸭肝脏制备病料,接种12日龄鸭胚尿囊腔及2日龄健康雏鸭,应用RT-PCR方法对病鸭的肝脏悬液及鸭胚尿囊液进行检测并测序,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Ⅰ型鸭肝炎病毒.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RT-PC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周珍辉 李玉冰 +5 位作者 杨新建 向双云 曹金元 田锦 田璐 聂长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3期75-76,共2页
取北京郊区某鸭场的病鸭肝脏制备病料,通过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接种,结果显示所分离的毒株能使鸡胚发育迟缓、胚爪发育畸形、肝脏变绿。分离病毒回2日龄健康雏鸭进行动物试验,能使雏鸭在2-3 d内100%发生死亡,其发病症状及剖检病理变... 取北京郊区某鸭场的病鸭肝脏制备病料,通过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接种,结果显示所分离的毒株能使鸡胚发育迟缓、胚爪发育畸形、肝脏变绿。分离病毒回2日龄健康雏鸭进行动物试验,能使雏鸭在2-3 d内100%发生死亡,其发病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的小鸭一致。分离毒株对氯仿不敏感。病毒接种于鸭胚成纤维细胞后没观察到明显的CPE。血清中和试验表明分离病毒能被I型DHV标准血清所中和,证明分离的野毒株血清型为I型DHV,且毒力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现场分离株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珍辉 陈万荣 +7 位作者 周育森 向双云 曹金元 李玉冰 杨久仙 曹授俊 田璐 张浩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1,共4页
为有效防治鸭肝炎,建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的DHV检测方法,对分离的DHV进行纯化,并制备单克隆抗体。鸭胚尿囊液中的DHV经冻融、氯仿反复处理、PEG浓缩和超速离心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及多... 为有效防治鸭肝炎,建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的DHV检测方法,对分离的DHV进行纯化,并制备单克隆抗体。鸭胚尿囊液中的DHV经冻融、氯仿反复处理、PEG浓缩和超速离心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及多次亚克隆,成功获得8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DHV-1、DHV-6、DHV-7、DHV-8、DHV-9、DHV-10、DHV-11和DHV-12,并制备出腹水。8株单抗腹水经ELISA法检测,DHV-7、DHV-8的效价为1∶2 000;DHV-6、DHV-10的效价为1∶8 000;DHV-1、DHV-9、DHV-11和DHV-12的效价为(1∶32 000)^(1∶512 000)。抗体亚类鉴定,DHV-6、DHV-7、DHV-8、DHV-10为IgG1;DHV-1、DHV-12为IgG2a;DHV-2、DHV-9、DHV-11为IgG2b。上述抗体均为k链。特异性鉴定表明,上述单克隆抗体只能与从尿囊液中纯化的DHV病毒包板反应,与非DHV抗原无反应。鸭胚中和试验及雏鸭保护试验结果表明,DHV-6、DHV-7、DHV-9、DHV-10具有较好的中和活性,并对雏鸭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ELISA法 中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实验性大肠杆菌病病理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珍辉 陈可毅 +3 位作者 李玉冰 杨久仙 向双云 于凤芝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0-231,共2页
观察了 38例雏鸡实验性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变化 .发现其主要特征是各脏器出现亚急性浆液———纤维性炎症 ,有大量嗜异性白细胞浸润并形成化脓灶 ,局部组织水肿、坏死 ,同时淋巴细胞增生 .炎症迁延到慢性阶段时 ,脏器表面的纤维素性渗出... 观察了 38例雏鸡实验性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变化 .发现其主要特征是各脏器出现亚急性浆液———纤维性炎症 ,有大量嗜异性白细胞浸润并形成化脓灶 ,局部组织水肿、坏死 ,同时淋巴细胞增生 .炎症迁延到慢性阶段时 ,脏器表面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发生机化 .重要病变为纤维素性化脓性气囊炎 ,浆液性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周炎 ,脾肿大 ,肺肉芽肿结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实验性大肠杆菌病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g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珍辉 阮志刚 +2 位作者 韩雅婷 向双云 杨学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5期60-64,共5页
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决定了它在医学及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探索维持胚胎干细胞特性的分子机制成为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研究发现与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相关的基因有Oct4、Nanog、S... 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决定了它在医学及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探索维持胚胎干细胞特性的分子机制成为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研究发现与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相关的基因有Oct4、Nanog、Sox2等,其中Nanog是2003年5月末发现的一个基因,它对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起关键性作用,能够独立于L1F/Stats维持ICM和ES细胞的多能性。几年来,Nanog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Oct4、Sox2等多能性维持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作者在综述Nanog基因的表达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探讨Nanog基因表达调控以及Oct4、Sox2等多能性维持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G 胚胎干细胞 自我更新 多潜能性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珍辉 向双云 +4 位作者 张孝和 杨久仙 张浩 彭晓培 张洁 《中国畜禽种业》 2010年第8期125-126,共2页
雏鸭管理一般指0-4周龄的小鸭,这是整个养鸭生产中最关键的一个时期,要搞好雏鸭的饲养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饲养管理技术 雏鸭 小鸭 周龄 养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先期接种新城疫疫苗对实验性大肠杆菌病的影响
8
作者 周珍辉 章怀云 +2 位作者 宁玲忠 邓治帮 于晓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给有高水平新城疫(ND)母源抗体的雏鸡,于1日龄时接种4倍剂量NDⅡ系疫苗或于12日龄时接种规定剂量的相同疫苗,3d后气管内接种致病性大肠杆菌悬浮液,以雏鸡死亡率、细菌检查、WBC计数值、嗜异性白细胞比率、ANAE+... 给有高水平新城疫(ND)母源抗体的雏鸡,于1日龄时接种4倍剂量NDⅡ系疫苗或于12日龄时接种规定剂量的相同疫苗,3d后气管内接种致病性大肠杆菌悬浮液,以雏鸡死亡率、细菌检查、WBC计数值、嗜异性白细胞比率、ANAE+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NDHI抗体滴度等为指标,评定了先期接种疫苗与实验性大肠杆菌病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接种NDⅡ系疫苗对3d后实验感染大肠杆菌病无实质性影响;实验感染大肠杆菌病对先期接种ND疫苗激发产生主动免疫应答亦无实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疫苗接种 新城疫病毒 大肠杆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和治疗
9
作者 周珍辉 王振玲 +2 位作者 向双云 田锦 齐军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6期88-89,共2页
用北京某鸡场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死鸡的法氏囊和脾脏,制成IBD组织灭活苗,强化免疫产蛋母鸡,收集经琼扩检测卵黄中IBD抗体滴度高于1∶256的鸡蛋制成高免卵黄液,用于该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流行。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组织灭活苗 高免卵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素、活化素和卵泡抑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田锦 李志敏 +4 位作者 傅衍 王振玲 周珍辉 齐军喆 孙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2期77-81,共5页
抑制素、卵泡抑素和活化素是3种参与垂体促卵泡素调控过程的糖蛋白激素,随着对促卵泡素调控过程的深入了解,发现这3种蛋白在动物生殖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就抑制素、卵泡抑素和活化素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以及抑制素和卵泡... 抑制素、卵泡抑素和活化素是3种参与垂体促卵泡素调控过程的糖蛋白激素,随着对促卵泡素调控过程的深入了解,发现这3种蛋白在动物生殖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就抑制素、卵泡抑素和活化素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以及抑制素和卵泡抑素对活化素生物学活性的抑制机理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素 卵泡抑素 活化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学义 刘飞 +1 位作者 向双云 周珍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2,共4页
随着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种类、规模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制已经成为细胞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许多类型的哺乳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基配方得到了研究开发和优化,且有些已经进入第3代无蛋白无血... 随着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种类、规模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制已经成为细胞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许多类型的哺乳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基配方得到了研究开发和优化,且有些已经进入第3代无蛋白无血清培养基研制阶段。论文重点概述了无血清培养基在添加因子作用机制、细胞分化条件、细胞和组织移植以及肿瘤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清培养基 细胞工程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猪肉质性状遗传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锦 周珍辉 +2 位作者 李志敏 李玉清 王振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2,共5页
非遗传因素和遗传因素对猪肉质性状均有影响。前者包括饲养条件、转运、屠宰等众多因素。后者即遗传因素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控制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沉积的主效基因MI基因,候选基因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 非遗传因素和遗传因素对猪肉质性状均有影响。前者包括饲养条件、转运、屠宰等众多因素。后者即遗传因素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控制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沉积的主效基因MI基因,候选基因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MyoD基因家族是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又一个遗传因素;此外还有氟烷基因、RN-基因(rendement napole,RN)等。作者就影响猪肉品质的遗传因素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质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苗治疗肉用仔鸡大肠杆菌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立东 于凤芝 +2 位作者 周珍辉 向双云 杨新建 《中国动物保健》 2009年第2期66-68,共3页
北京某鸡场发病的肉用仔鸡,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观察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将从病鸡心血、肝中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增菌、灭活,加入氢氧化铝胶制成铝胶灭活疫苗,给雏鸡1日龄进行一免,每只0.3ml,15日龄进行二免,每只0.5m。... 北京某鸡场发病的肉用仔鸡,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观察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将从病鸡心血、肝中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增菌、灭活,加入氢氧化铝胶制成铝胶灭活疫苗,给雏鸡1日龄进行一免,每只0.3ml,15日龄进行二免,每只0.5m。l结果表明,疫苗是安全的,保护率可达95%。药敏试验表明所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病 肉用仔鸡 疗效观察 氢氧化铝胶 治疗 灭活疫苗 分离菌株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学义 马西亚 +1 位作者 周珍辉 向双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9-93,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抑制作用,并能优先归巢于损伤组织,促进组织修复。体内外研究显示MSCs可影响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减轻器官...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抑制作用,并能优先归巢于损伤组织,促进组织修复。体内外研究显示MSCs可影响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减轻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有望在移植免疫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论文概述了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抑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流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杀灭效果研究
15
作者 向双云 周珍辉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3-56,共4页
观察微电流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杀灭效果。测定微电流对鸡胚的最大无毒剂量;选用硫代硫酸钠磷酸盐缓冲液作为中和剂,采用悬液定量杀毒试验,测定微电流对水中鸡新城疫病毒和鸡粪中鸡新城疫病毒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微电流对水中鸡新城疫病... 观察微电流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杀灭效果。测定微电流对鸡胚的最大无毒剂量;选用硫代硫酸钠磷酸盐缓冲液作为中和剂,采用悬液定量杀毒试验,测定微电流对水中鸡新城疫病毒和鸡粪中鸡新城疫病毒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微电流对水中鸡新城疫病毒作用2 min即可达到98.04%灭活效果,3 min内能全部灭活病毒,病毒灭活率达100%。以鸡粪作为有机干扰物,微电流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杀灭效果比纯病毒悬液下有所延缓,但作用3 min也能达到98.04%的灭活效果,4 min内能全部杀灭病毒。提示微电流完全符合《兽用消毒剂鉴定技术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流 鸡新城疫病毒 杀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