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水平衡盾构泥浆参数取值范围统计分析
1
作者 张光辉 邓方园 +2 位作者 周王鹏 杨振忠 陈保国 《工程建设》 2024年第12期57-61,共5页
泥水盾构掘进面的稳定性与泥膜形成好坏密切相关。为研究影响泥膜形成的主要参数(相对密度和黏度)与不同地层间关系,通过对大量工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获取了适用于不同地层的泥浆相对密度及黏度参数主要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泥浆的... 泥水盾构掘进面的稳定性与泥膜形成好坏密切相关。为研究影响泥膜形成的主要参数(相对密度和黏度)与不同地层间关系,通过对大量工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获取了适用于不同地层的泥浆相对密度及黏度参数主要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泥浆的相对密度与黏度成正比关系,盾构泥浆的相对密度的推荐范围为1.08~1.20 g/cm3,黏度范围为24~28 s;并将统计结果在泥水平衡盾构隧道中进行应用。本研究成果可为相似工程背景下的泥水盾构泥浆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泥膜 泥浆参数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头条件下超深竖井渗透特性及防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薛惠江 周王鹏 +1 位作者 蒲仕洋 陈保国 《安徽建筑》 2024年第4期127-129,共3页
富水地区超深竖井防渗是地连墙施工中的一个技术难题。公明检修排水竖井位于富水地区,采用“圆形地连墙+钢筋混凝土内衬墙”的支护形式,圆形地连墙成槽深度80m,竖井直径34.9m,开挖深度77m,开挖深度内强透水性砂层厚度大、基岩裂隙发育,... 富水地区超深竖井防渗是地连墙施工中的一个技术难题。公明检修排水竖井位于富水地区,采用“圆形地连墙+钢筋混凝土内衬墙”的支护形式,圆形地连墙成槽深度80m,竖井直径34.9m,开挖深度77m,开挖深度内强透水性砂层厚度大、基岩裂隙发育,开挖施工过程中存在涌水、涌砂及井壁坍塌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文章详细分析了圆形地连墙槽段渗透特性,认为圆形地连墙两槽段间接缝是渗漏的主要部位,同时第四系砂性土与基岩中裂隙为主要的导水通道,需对地连墙全段进行防渗处理。根据地连墙渗透特性提出了一套“高压旋喷桩帷幕墙防渗、泥浆循环系统防渗、地连墙接缝注浆及墙趾帷幕墙防渗、内衬接缝注浆及地连墙-内衬接触面注浆竖井防渗”处理系统,保证了公明检修排水竖井的安全施工,同时也为类似工程的防渗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竖井 富水区 高水头 圆形地连墙 防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交替地层超深竖井围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特性
3
作者 许访坤 周王鹏 +1 位作者 王旭 陈保国 《工程建设》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研究区地层条件以“硬岩”(泥质粉砂岩、岩屑砂岩)与“软岩”(泥岩)互层为特征,形成了明显的软硬交替地层,使竖井的受力与变形尤为复杂。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竖井开挖施工全过程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圆形地连墙和内衬的... 研究区地层条件以“硬岩”(泥质粉砂岩、岩屑砂岩)与“软岩”(泥岩)互层为特征,形成了明显的软硬交替地层,使竖井的受力与变形尤为复杂。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竖井开挖施工全过程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圆形地连墙和内衬的受力及变形特性,结果表明: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当开挖深度高于或处于“硬岩”时,地连墙在该软硬分界面位置处产生反弯点,向坑外发生弯曲变形,而当坑内“硬岩”被挖除后,整体向坑内产生水平位移。2)地连墙的环向应力和水平位移变形规律为“E”型,地连墙的最大环向应力和水平位移总是集中在“软岩”深度范围内,而在“硬岩”深度范围内环向应力和水平位移最小;同时,地连墙的最大弯矩总是出现在软岩岩层交界面深度附近。3)内衬的环向应力和水平位移变形规律为“阶梯”型增长,但在“硬岩”深度处出现减小;内衬受坑内岩体隆起影响明显,最大弯矩总是出现在内衬底部,同时向坑外产生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竖井 地连墙 软硬交替地层 受力特性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交替地层超深竖井受力特性及合理分层开挖厚度探讨
4
作者 王旭 任荣 +1 位作者 周王鹏 陈保国 《工程建设》 2024年第5期11-15,共5页
某检修排水井尺寸规模大,开挖深度深,所处地层条件复杂,具软硬交替特征。为确保竖井深基坑开挖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该超深竖井基坑开挖施工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5种不同分层开挖厚度情况下超深竖井结... 某检修排水井尺寸规模大,开挖深度深,所处地层条件复杂,具软硬交替特征。为确保竖井深基坑开挖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该超深竖井基坑开挖施工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5种不同分层开挖厚度情况下超深竖井结构受力和变形特性。研究表明:1)地连墙的最大环向应力和最大水平位移均随分层开挖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软岩地层范围内出现应力和变形突增,在硬岩地层范围内出现应力和变形骤减;2)以无内衬开挖下地连墙最大环向应力和最大水平位移为参考标准,单层开挖厚度范围为3~4 m对地连墙位移具有很好的约束效果,建议实际工程中土层开挖及软岩开挖时采用3 m分层厚度,硬岩部分地层开挖时采用4 m分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竖井 地连墙 软硬交替地层 分层开挖 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连墙补强桩对填海区深基坑的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升 王小丁 +2 位作者 周王鹏 孙梦尧 陈保国 《工程建设》 2022年第11期42-48,78,共8页
填海区地层含深厚人工填土层及软土地层,部分既有地下连续墙嵌入深度不满足前海站深基坑稳定开挖要求。为利用既有地下连续墙,在地连墙嵌入深度不足部位设置钻孔灌注桩进行补强加固。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补强... 填海区地层含深厚人工填土层及软土地层,部分既有地下连续墙嵌入深度不满足前海站深基坑稳定开挖要求。为利用既有地下连续墙,在地连墙嵌入深度不足部位设置钻孔灌注桩进行补强加固。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补强桩的受力和变形特性以及补强桩上部凿除对前海站深基坑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补强桩加固段地连墙的最大水平位移满足规范要求,但墙底水平位移较大,而补强桩的设置有效防止了坑底地连墙失稳;2)补强桩的变形为反S型,桩身最大弯矩为1010.20 kN·m,小于桩的受弯承载力;3)补强桩部分凿除后,对地连墙的水平位移影响较小,但地表沉降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填海区 稳定性 地下连续墙 补强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填海区大型枢纽车站地连墙施工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韩龙伟 毛硕 +2 位作者 周王鹏 刘清伟 陈保国 《工程建设》 2022年第8期51-56,共6页
滨海填海区地层含深厚软土、人工填土层和差异风化基岩,导致地连墙施工困难。本文以穗莞深城际铁路中位于滨海填海区的前海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工程地质特点和地连墙施工中的重难点,并提出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关键技术。结合地质特点,... 滨海填海区地层含深厚软土、人工填土层和差异风化基岩,导致地连墙施工困难。本文以穗莞深城际铁路中位于滨海填海区的前海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工程地质特点和地连墙施工中的重难点,并提出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关键技术。结合地质特点,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采用多机械联合成槽技术克服复杂地层难点,优化了泥浆循环系统,使用RJP超高压旋喷桩对地连墙接缝进行止水加固,提高地连墙施工质量。该套施工技术在实践应用中效果良好,地连墙水平位移和墙后地表沉降均低于预警值。该案例可为滨海填海区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滨海填海区 深基坑 联合成槽技术 泥浆循环 止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