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喀斯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游媛 韦小茶 +2 位作者 杨玉银 杨珍招 周玉馨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3期164-167,共4页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逐步加速,城市不透水地面面积比例增大导致城市内涝的现象出现。喀斯特地区是典型的工程型缺水的区域,水的生态失衡十分显著,而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发育最为典型。喀斯特地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探究正基于此背景。...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逐步加速,城市不透水地面面积比例增大导致城市内涝的现象出现。喀斯特地区是典型的工程型缺水的区域,水的生态失衡十分显著,而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发育最为典型。喀斯特地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探究正基于此背景。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的海绵城市的研究理念及成果,结合喀斯特地区的水文特征以及当前喀斯特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水问题,认为喀斯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主要结合绿色建设、蓝色建设、灰色改造、智慧化建设的方法,兼顾水土流失防治,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来达到水生态平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喀斯特地区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海绵校园建设探究——以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为例
2
作者 游媛 杨珍招 +1 位作者 杨玉银 周玉馨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2期187-190,共4页
指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对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洪涝灾害等水问题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为例,分析了该校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意见。提出了喀斯特地区海绵校园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指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对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洪涝灾害等水问题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为例,分析了该校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意见。提出了喀斯特地区海绵校园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顺应自然、低影响开发的原则,针对当前城市"久晴即旱、大雨易涝"的现状,喀斯特地区雨多地漏的特点认为该校区应充分利用自身地形条件,对人工湖、道路、屋顶和绿地等进行改进。通过数据分析选择合适的集水区域,设计合理的集水、排水和节水的水文生态系统,以达到防内涝,重雨水利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海绵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水资源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