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中区域水稻洁田耕作模式技术规范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兴柏 张文文 +6 位作者 甘国平 王元珍 李娟娟 常风华 周爱蓉 贺小芹 陈红泉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9期184-185,共2页
在鄂中区域(荆门市辖区范围)通过对洁田稻8012、洁田香稻、洁田稻730等洁田稻品种使用专用除草剂除草、配方施肥、化学调控、叶面喷肥等试验研究与播期观察,笔者掌握了相关洁田稻品种一次性除草、两次化控等配套节本增产增效关键技术,... 在鄂中区域(荆门市辖区范围)通过对洁田稻8012、洁田香稻、洁田稻730等洁田稻品种使用专用除草剂除草、配方施肥、化学调控、叶面喷肥等试验研究与播期观察,笔者掌握了相关洁田稻品种一次性除草、两次化控等配套节本增产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为鄂中区域水稻洁田耕作模式技术规范,供洁田稻品种示范推广区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田水稻 耕作模式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纱网稻”模式中优质稻品种及有机肥用量研究
2
作者 杨兴柏 赵中来 +11 位作者 罗春霞 甘国平 龙永红 常风华 王元珍 周爱蓉 贺小芹 李庆 刘义军 罗琳玲 刘静华 刘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3-17,共5页
为了完善大棚西瓜—水稻轮作模式中“纱网稻”有机栽培技术,2021年在覆盖防虫网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水稻品种与有机肥用量双因素试验,其中,品种因素设8个水平、有机肥用量因素设3个水平。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均以有机肥施用量为3000 kg/hm^... 为了完善大棚西瓜—水稻轮作模式中“纱网稻”有机栽培技术,2021年在覆盖防虫网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水稻品种与有机肥用量双因素试验,其中,品种因素设8个水平、有机肥用量因素设3个水平。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均以有机肥施用量为3000 kg/hm^(2)时产量最高,筛选出适宜该模式栽培且综合表现较好的2个新品种为源稻19(籼稻)、旺两优98丝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网稻” 优质稻品种 有机肥 用量 双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个高产优质中稻新品种擂台式竞争示范效果
3
作者 杨兴柏 甘国平 +9 位作者 丁小婷 赵中来 王元珍 周爱蓉 贺小芹 杨雪 罗琳玲 罗春霞 熊永莉 潘典进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9期64-68,共5页
为助力荆门市“一袋米”工程建设,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高产优质稻新品种引进筛选工作。于2021年引进28个高产优质中稻新品种(组合),采取“一个品种、一块稻田、一套技术、一名技术员、一家责任户”的擂台赛示范筛选方式,示范... 为助力荆门市“一袋米”工程建设,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高产优质稻新品种引进筛选工作。于2021年引进28个高产优质中稻新品种(组合),采取“一个品种、一块稻田、一套技术、一名技术员、一家责任户”的擂台赛示范筛选方式,示范种植总面积154.4亩。示范结果表明,经过田间调查、现场观摩、室内考种、机收实产、品质检测等程序,筛选出六两优香11、荃优全赢丝苗、嘉优中科13-1、农两优998、荃优1606等5个亩产超过700 kg、综合性状表现好的高产优质稻新品种;通过组织稻米品质与食味品质品鉴活动,筛选出米粒晶亮细长、米饭香味浓郁、味甜爽口,获得综合评分第一的特优香稻品种华夏香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新品种 擂台式竞争 示范 示范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红薯宽幅复合种植模式试验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代艳红 杨兴柏 +6 位作者 甘国平 王元珍 李庆 刘义军 梁武林 周爱蓉 姚以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5期170-172,204,共4页
为探索玉米与红薯间作复合模式的应用效果,设置了7个种植模式试验处理。结果表明,种植带宽为1.5 m、玉米与红薯行数比为1∶2的处理2共生效果较好,粮食产量高、效益高,适宜小型机械或人工操作;种植带宽为2.8 m、玉米与红薯行数比为2∶3... 为探索玉米与红薯间作复合模式的应用效果,设置了7个种植模式试验处理。结果表明,种植带宽为1.5 m、玉米与红薯行数比为1∶2的处理2共生效果较好,粮食产量高、效益高,适宜小型机械或人工操作;种植带宽为2.8 m、玉米与红薯行数比为2∶3的处理7与种植带宽为2.4 m、玉米与红薯行数比为1∶3的处理5红薯产量较高,粮食总产量和效益较高,比较适宜中大型机械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红薯 复合模式 试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孔道智能制浆压浆工艺施工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肖云 罗意钟 +6 位作者 唐祖文 冯达康 吴松霖 曾世荣 李建兰 玉进勇 周爱蓉 《建筑技术开发》 2015年第12期37-41,共5页
通过分析影响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的因素,介绍一种可有效提高压浆质量的智能制浆压浆系统及施工工艺,并通过试验验证其实际压浆效果。该工艺,可实现自动上料、自动计量、自动制浆、自动压浆、自动调节压浆压力和自动保压功能,还能实现对... 通过分析影响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的因素,介绍一种可有效提高压浆质量的智能制浆压浆系统及施工工艺,并通过试验验证其实际压浆效果。该工艺,可实现自动上料、自动计量、自动制浆、自动压浆、自动调节压浆压力和自动保压功能,还能实现对压浆过程的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制浆压浆数据,便于质量追溯,从而有效提高压浆质量,提高预应力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孔道压浆 智能制浆 智能压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