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功能孤独症自我加工的机制与干预 |
周爱保
袁月
|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
黄朝政
周爱保
王瑞琰
|
《应用心理学》
|
2025 |
0 |
|
3
|
感知父母婚姻冲突、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关系:认知灵活性的中介作用 |
赵海燕
周爱保
迟海霞
白红敏
叶长春
蒋彦妮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提取练习在记忆保持与迁移中的优势效应: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解释 |
周爱保
马小凤
李晶
崔丹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5
|
|
5
|
阿訇参照效应的文化差异:基于提取诱发遗忘范式的探讨 |
周爱保
张奋
马小凤
李建升
夏瑞雪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6
|
青光眼视野损害的身心交互特征 |
周爱保
岳红云
刘显翠
鲁小勇
袁彦
|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7
|
字体、字号和词性对汉字认知加工的影响 |
周爱保
张学民
舒华
何立国
|
《应用心理学》
CSSCI
|
2005 |
25
|
|
8
|
多篇章学习中提取练习策略对高阶技能的影响 |
周爱保
杨天成
程晨
马小凤
赵静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9
|
两种认同共存下集体自我的趋向 |
周爱保
李琼
史战
刘沛汝
吴慧芬
张鹏英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1 |
5
|
|
10
|
群体参照效应的验证 |
周爱保
李琼
史战
刘沛汝
张鹏英
吴慧芬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2 |
7
|
|
11
|
老年人的朋友参照效应 |
周爱保
刘沛汝
张彦驰
尹玉龙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2
|
寻找自我:自我相关物主代词的编码与theta节律的活动 |
周爱保
李世峰
史战
刘沛汝
夏瑞雪
徐科朋
朱婧
任德云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3
|
虚拟所有权关系下的自我参照效应 |
周爱保
刘沛汝
张鹏英
史战
吴慧芬
李琼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
2012 |
5
|
|
14
|
言语吸引力影响因素探索:物理属性和社会特征 |
周爱保
张荣华
马小凤
侯玲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4 |
6
|
|
15
|
从经验到实证:对无意识现象探究过程的分析 |
周爱保
王亚鹏
陈姝娟
陶沙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4 |
6
|
|
16
|
注意在随意编码自我参照效应中的作用 |
周爱保
吴慧芬
史战
张鹏英
李琼
刘沛汝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1 |
4
|
|
17
|
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条件下母亲参照效应的对比研究 |
周爱保
吴慧芬
史战
李琼
刘沛汝
张鹏英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0 |
4
|
|
18
|
自我情绪一致性效应及其可逆性:探究负荷理论 |
周爱保
刘沛汝
张彦驰
尹玉龙
张奋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9
|
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的催眠研究述评 |
周爱保
王志丹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20
|
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探析:“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 |
周爱保
赵鑫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