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煤层气定向压裂孔/簇间流量及支撑剂分配特征
1
作者 杨睿月 刘奕文 +3 位作者 李宇 蒙蒙 公衍瑾 黄中伟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7-1147,共21页
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但是,当前深部煤层气开发工艺尚处于探索阶段,储层改造主要采用大规模体积压裂工艺,存在产气效果差异大、产量递减速度快的问题,缺乏与地质条件精准配套的... 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但是,当前深部煤层气开发工艺尚处于探索阶段,储层改造主要采用大规模体积压裂工艺,存在产气效果差异大、产量递减速度快的问题,缺乏与地质条件精准配套的增产技术体系。“定向射孔+靶向控缝+精细压裂”有望成为深部煤层气地质适配性的压裂工艺方法。提出了7种深煤层水平井定向射孔布孔模式:定向水平向、4点钟—8点钟定向向下、扇面定向向下(向上)、扇面定向向下(向上)+水平向(240°布孔)、直线定向向下(向上)。为了研究定向射孔模式下深煤层水平井孔/簇间进液、进砂分布的均衡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与离散元耦合方法(CFD-DEM),建立了水平井筒颗粒运移流固耦合模型,研究了不同定向射孔布孔模式、排量、砂比、段内簇数、组合粒径支撑剂影响下,段内簇间及簇内孔间流量分配及支撑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定向射孔方式下孔/簇间流量与支撑剂分配均匀性各异,其中240°定向射孔(扇面向下或向上+水平方向)孔间流量分配均匀性较好,240°定向射孔和4点钟—8点钟定向向下射孔孔间支撑剂分配均匀性较好。大排量(>16 m^(3)/min)、控砂比(携砂液阶段最高砂比<25%)、提升小粒径支撑剂占比(0.212/0.109 mm、0.380/0.212 mm、0.550/0.270 mm质量比为6∶3∶1)、段内3~4簇,有利于孔/簇间流量与支撑剂的均匀分布,提升储层改造的均衡性。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现场应用表明定向射孔产气量高于常规螺旋射孔,“扇面向下+水平向(240°布孔)”定向射孔增产效果最显著。建议深部煤层气储层改造根据井眼轨迹在煤层中的位置(特别是与亮煤的相对位置),开展“一簇一策”射孔设计,诱导裂缝定向起裂、靶向沟通“地质−工程”双甜点,实现“定向导控、差异设计、均衡加砂、有效支撑”的改造目的。研究结果有望为深部煤层气优质高效压裂提供理论基础与参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体积压裂 定向射孔 流量分配 支撑剂运移 CFD-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井控温钻井隔热涂层参数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宋先知 姚学喆 +2 位作者 许争鸣 蒙蒙 王庆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为揭示隔热涂层对超深井井筒温度场的影响规律,针对隔热涂层与钻杆的导热特点,采用传热热阻形式计算钻杆的综合传热系数,构建了考虑钻杆内隔热涂层影响的超深井井筒–地层瞬态传热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离散,利用高斯–赛德... 为揭示隔热涂层对超深井井筒温度场的影响规律,针对隔热涂层与钻杆的导热特点,采用传热热阻形式计算钻杆的综合传热系数,构建了考虑钻杆内隔热涂层影响的超深井井筒–地层瞬态传热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离散,利用高斯–赛德尔算法进行迭代求解。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钻杆内隔热涂层的导热系数对井底循环温度影响显著,随着导热系数减小,井筒环空温度迅速降低,出口温度升高;隔热涂层的厚度和长度对井筒温度也有重要影响,隔热涂层厚度越大,井底循环温度越低。这些发现为超深井钻井过程中井筒温度的调控和隔热钻杆参数的优选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钻井 井筒温度 隔热涂层 钻杆 综合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方式对生态健康的影响——以武川县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慧 潘志华 +5 位作者 蒙蒙 张璐阳 安萍莉 潘学标 妥德宝 赵沛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79,192,共6页
以北方农牧交错带武川县为例,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其影响下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天然草地、退耕还灌地(柠条地)、退耕还草地(苜蓿地)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土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和评价方法,选用... 以北方农牧交错带武川县为例,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其影响下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天然草地、退耕还灌地(柠条地)、退耕还草地(苜蓿地)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土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和评价方法,选用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从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力和恢复力三方面,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具有最高的活力和组织力;两种退耕方式对生态系统活力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退耕还灌较退耕还草地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退耕还草比退耕还灌消耗更多的土壤水分;两种退耕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显著。从水分涵养的角度看,当前退耕还灌较退耕还草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退耕方式 生态系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基于某市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留平 蒙蒙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92-96,共5页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围绕风险评估、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等对行政事业单位展开调查研究,以揭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风险防范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蒙蒙 牟方波 +2 位作者 肖萌 张立霞 郭鹏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100例同期年龄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发病24 h内检测B型钠尿肽前体浓度并分为...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100例同期年龄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发病24 h内检测B型钠尿肽前体浓度并分为前循环脑梗死组和后循环脑梗死组进行比较。按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组(>10cm2)、中度面积组(4~10cm^2)、小面积组(<4cm^2)共3个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高于同龄段对照组(P<0.05)。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组和后循环脑梗死组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梗死面积与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可能会对急性脑梗死的诊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B型钠尿肽前体 梗死面积 梗死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差法的水平井岩屑床轴向运移规律研究
6
作者 荆思霖 宋先知 +2 位作者 孙一 许争鸣 蒙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为了明确长水平段水平井旋转钻进工况下水平段岩屑床的轴向运移规律,开展了基于压差法的水平井岩屑运移试验。利用设置在井筒轴向不同位置的多个压差传感器,测量井筒的瞬时压降,用来表征岩屑床在井筒中的轴向分布,并据此计算了岩屑床运... 为了明确长水平段水平井旋转钻进工况下水平段岩屑床的轴向运移规律,开展了基于压差法的水平井岩屑运移试验。利用设置在井筒轴向不同位置的多个压差传感器,测量井筒的瞬时压降,用来表征岩屑床在井筒中的轴向分布,并据此计算了岩屑床运移速度,分析了流体密度、排量、转速对岩屑床运移速度和压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表征岩屑床运移特征,精细刻画了岩屑床在井筒轴向位置的分布;岩屑床运移速度与流体密度、排量和转速呈正相关关系;排量增大,可显著提高岩屑床运移速度,但压降迅速增大限制了加快清岩的最大排量;转速增大,能够提高岩屑床运移速度,且对井筒压降基本没有影响。研究结果明确了水平井岩屑床的轴向运移规律,为井下岩屑床轴向分布测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有助于规避井筒压力复杂和卡钻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压差法 轴向分布 排量 转速 岩屑床运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服务标准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山东淄博市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服务标准化试点为例
7
作者 国强 刘振伟 +1 位作者 蒙蒙 郭玉娇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2期106-110,129,共6页
实施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服务标准化是深化用地服务改革、提升用地保障服务质效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本文以山东淄博市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服务标准化试点为例,围绕标准化建设目标,从标准化建设情况、标准化创新工作经验与成效、实... 实施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服务标准化是深化用地服务改革、提升用地保障服务质效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本文以山东淄博市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服务标准化试点为例,围绕标准化建设目标,从标准化建设情况、标准化创新工作经验与成效、实施标准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等方面,凝练出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服务淄博样板,为自然资源系统相关单位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标准化 用地保障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点的营养价值及营养素保持研究
8
作者 蒙蒙 胡岩妹 蒋静怡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7期143-145,共3页
面点作为亚洲饮食文化的核心,其营养价值受原料、加工和储存条件影响。本文分析面点的营养价值,探讨面点加工与储存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及其保持方法,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营养、更健康的面点产品。
关键词 面点 营养价值 营养素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33例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唐凯 司俊康 +3 位作者 杜宇翔 吴建峰 蒙蒙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7-939,949,共4页
目的评估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方法收集高度散光患者33例(62眼),单纯角膜散光或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后环曲面RGPCL,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双环曲面RG... 目的评估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方法收集高度散光患者33例(62眼),单纯角膜散光或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后环曲面RGPCL,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双环曲面RGPCL。对高度散光眼配戴框架镜及Toric RGPCL的视力矫正效果进行比较;对〉2.00~4.00 DC、〉4.00 DC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相对框架镜的矫正幅度进行比较;对伴有高度近远视、低中度近远视的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的视力矫正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53眼验配后环曲面RGPCL,相对裸眼视力提高0.67±0.24,9眼验配双环曲面RGPCL,相对裸眼视力提高0.50±0.24,两种Toric RGPCL对视力的矫正作用均明显优于框架镜(t=9.21,P=0.00;t=6.49,P=0.00);〉2.00~4.00 DC、〉4.00 DC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后相对框架镜矫正视力分别提高0.17±0.15、0.26±0.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16);伴有不同球镜度数的高度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后,视力矫正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P〉0.05)。结论 Toric RGPCL对高度散光眼有理想的矫正效果,且对于〉4.00 DC散光眼矫正效果更佳,其对散光的矫正作用与球镜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高度散光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学专业二胡教学现状及优化路径探讨
10
作者 蒙蒙 《民族音乐》 2024年第4期103-105,共3页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唐代,经过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胡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使其在各种音乐形式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从戏曲伴奏乐器到现代独奏乐器,二胡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还...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唐代,经过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胡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使其在各种音乐形式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从戏曲伴奏乐器到现代独奏乐器,二胡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还常见于专业音乐会和国际音乐节上,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随着传统文化复兴和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二胡在高校中逐渐普及。然而,高校二胡教学仍面临教学资源不均衡、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资源匮乏、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和就业压力大等诸多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笔者采用了分层教学与个性化辅导、利用网络资源、引入现代教学手段和丰富实践活动等措施,并筹措编写黄山学院校本教材并引用到二胡教学里。本文探讨了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分析了部分措施实施后的效果,并展望了未来高校二胡教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乐器 二胡 音乐学专业 高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针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蒋高明 周濛濛 +2 位作者 郑宝平 郑培晓 刘海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3,共7页
随着各项环保政策的提出,为降低针织产品生产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针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了绿色低碳针织技术贯穿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理念,以实现从源头上降碳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施绿色低碳针织技术要综合考虑从织物设计... 随着各项环保政策的提出,为降低针织产品生产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针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了绿色低碳针织技术贯穿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理念,以实现从源头上降碳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施绿色低碳针织技术要综合考虑从织物设计到纤维原料的选择、织物制备成形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使生产过程朝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发展。重点探讨了短流程针织产品生产技术、免染色针织色织提花技术、轻量化针织结构增强技术、低能耗针织装备生产技术、免打样针织虚拟现实技术5个方面的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建议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针织技术的应用,构建针织工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技术 短流程 免染色 轻量化构件 低能耗装备 虚拟化服装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结构材料在土工和建筑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高明 高哲 周濛濛 《纺织导报》 CAS 2019年第S01期35-39,共5页
文章基于经编技术与装备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经编特有织物结构,包括经编轴向结构、经编3D间隔结构和立体成形结构的特征,结合经编结构材料在土工(铁路路基、水利设施、城市道路)和建筑领域(桥梁、智能建筑)的最新应用,强调了经编结构在上... 文章基于经编技术与装备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经编特有织物结构,包括经编轴向结构、经编3D间隔结构和立体成形结构的特征,结合经编结构材料在土工(铁路路基、水利设施、城市道路)和建筑领域(桥梁、智能建筑)的最新应用,强调了经编结构在上述领域中所体现出的轻质高强、高稳定性、高耐久性与低能耗等性能优势,同时对相关材料的未来应用与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结构材料 土工 建筑 轴向结构 3D间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油制作黄桥烧饼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在勤 蒙蒙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0,共6页
采用感官检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橄榄油黄桥烧饼的最佳工艺为:酥心中橄榄油的最佳用量为面粉量的50%,面皮中橄榄油的最佳用量为面粉量的10%、水的最佳量为面粉量的65%、酵母最佳量为面粉量的1.5%,干油酥和酵面皮的最佳比例为5... 采用感官检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橄榄油黄桥烧饼的最佳工艺为:酥心中橄榄油的最佳用量为面粉量的50%,面皮中橄榄油的最佳用量为面粉量的10%、水的最佳量为面粉量的65%、酵母最佳量为面粉量的1.5%,干油酥和酵面皮的最佳比例为5∶5,最适宜烤制温度为220℃,最适宜烤制时间为9min(生坯重量为22g),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豆沙馅、肉松馅和萝卜丝馅三种馅心的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油 黄桥烧饼 最佳用量 正交试验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木质素和多巴胺改性的MWCNTs水相分散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濛濛 李冉 +4 位作者 伍静娇 刘万双 朱泉 邱夷平 蒋秋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4,共7页
为解决碳纳米管材料的团聚问题,对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进行多巴胺改性所形成的表面聚多巴胺层,增强了MWCNTs与木质素的结合力,从而最终实现以木质素为分散剂的水相MWCNTs稳定分散。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 为解决碳纳米管材料的团聚问题,对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进行多巴胺改性所形成的表面聚多巴胺层,增强了MWCNTs与木质素的结合力,从而最终实现以木质素为分散剂的水相MWCNTs稳定分散。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改性MWCNTs的表面化学结构和分散形态进行表征,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评价pH值、木质素质量浓度及改性MWCNTs质量浓度对MWCNTs分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多巴胺改性的MWCNTs在木质素分散下可实现高达95.65%的分散度;中性、碱性条件有利于提高分散稳定性;木质素质量浓度为改性MWCNTs质量浓度的5倍时,MWCNTs分散效果最佳;木质素最多能均匀分散其2.5倍质量浓度的改性MWC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木质素 分散 多巴胺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濛濛 蒋高明 +1 位作者 高哲 郑培晓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4-191,共8页
为促进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整体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总结了现有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梳理及分析了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包括纬编衬经衬纬织物的... 为促进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整体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总结了现有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梳理及分析了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包括纬编衬经衬纬织物的结构特点,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的设计成形,衬经衬纬圆纬机及其编织原理,纬编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细观几何模型及数值模拟。结合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实际,从结构设计成形、力学性能分析、产业领域应用3个方面深入研究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指出开发符合产业需求的高性能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将是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 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 复合材料 衬经衬纬圆纬机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外加电场下激发剂对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焦晓东 李辉 +3 位作者 胜波 熊剑平 蒙蒙 刘卫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8-332,共5页
以粉煤灰为原料,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为激发剂制备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研究了早期外加电场下激发剂和外加电压对粉煤灰地质聚合物试样表面温度、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其矿物组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外加电场下,氢氧化钠和钠水玻璃激... 以粉煤灰为原料,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为激发剂制备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研究了早期外加电场下激发剂和外加电压对粉煤灰地质聚合物试样表面温度、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其矿物组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外加电场下,氢氧化钠和钠水玻璃激发粉煤灰地质聚合物试样的抗压强度均比未加电场时提高,外加电压增加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表面温度和抗压强度;早期外加电场下氢氧化钠比水玻璃激发效果更加显著,碱当量7.7%、水灰比0.36、外加11 V电压60 min后继续标准养护至28 d时的抗压强度可达32.3 MPa;早期外加电场下氢氧化钠激发粉煤灰主要形成“N-A-S-H”凝胶和羟基方钠石,是力学性能提升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外加电场 水玻璃 地质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结构生化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濛濛 蒋高明 高哲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共5页
介绍各类生化防护服的防护透湿机理和防护性能的差异,以及选择性渗透膜材料的分类及性能评价方法。根据选择性透气式防护服的性能要求,分析针织结构生化防护材料的发展可行性。指出针织复合结构选择性渗透防护服的发展方向,包括基于针... 介绍各类生化防护服的防护透湿机理和防护性能的差异,以及选择性渗透膜材料的分类及性能评价方法。根据选择性透气式防护服的性能要求,分析针织结构生化防护材料的发展可行性。指出针织复合结构选择性渗透防护服的发展方向,包括基于针织结构与纳米纤维的选择性渗透防护服、基于针织结构与酶的选择性渗透防护服、基于针织结构的选择性渗透防护服。该研究可为新型复合结构生化防护服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防护服 针织结构 防护材料 选择性渗透膜材料 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衬经衬纬纬编管状织物的制备及其拉伸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濛濛 蒋高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140,共9页
为获得结构稳定且紧密的玻璃纤维衬经衬纬纬编管状(WKBT)织物,探讨了机上及机下因地组织捆绑线圈织缩造成衬纱弯曲起拱的衬纱露丝问题。采用添纱工艺及扩布装置制备了4种地组织结构及捆绑纱种类不同的WKBT织物,并分析了其外观形貌、横... 为获得结构稳定且紧密的玻璃纤维衬经衬纬纬编管状(WKBT)织物,探讨了机上及机下因地组织捆绑线圈织缩造成衬纱弯曲起拱的衬纱露丝问题。采用添纱工艺及扩布装置制备了4种地组织结构及捆绑纱种类不同的WKBT织物,并分析了其外观形貌、横纵密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添纱组织可改善脱圈后捆绑线圈周向的织缩,但衬纱起拱现象仍存在;扩布装置的应用解决了衬纱起拱的问题,结合添纱工艺可制备结构稳定且紧密的WKBT织物;4种WKBT织物经扩幅后衬纱仍具有较高的拉伸模量和衬纱强力利用率,证明本文方法在消除织缩的同时,可制备性能优异的WKBT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衬经衬纬管状织物 扩布装置 织缩 拉伸性能 衬纱强力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纬编双轴向过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菲 蒋高明 +2 位作者 高哲 冒海文 周濛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为了开发出生产效率高、过滤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袋式除尘器滤袋过滤材料,以筒状无缝双轴向圆纬编针织物为基布,结合圆筒针刺制备一种新型圆纬编双轴向无缝针织过滤材料。对圆纬机的传动、成圈、送纱、牵拉卷取装置进行特殊化设计,实... 为了开发出生产效率高、过滤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袋式除尘器滤袋过滤材料,以筒状无缝双轴向圆纬编针织物为基布,结合圆筒针刺制备一种新型圆纬编双轴向无缝针织过滤材料。对圆纬机的传动、成圈、送纱、牵拉卷取装置进行特殊化设计,实现基于双面圆纬机的衬经衬纬设备开发;对圆纬编双轴向无缝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孔隙率、孔径等指标进行测试与表征,与工业滤袋材料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在同等厚度2.30 mm下,圆纬编双轴向无缝过滤材料的平均孔径为19.71μm,孔隙率达到85.20%,在粒径≥10.0μm下的过滤效率高达93.76%,已超过同等测试情况下工厂滤袋滤料的性能指标。此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针织过滤材料,对袋式除尘器滤袋过滤材料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 圆纬机 双轴向织物 无缝滤袋 过滤性能 过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面点的造型与加工创新技术探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蒙蒙 吴婷婷 李梦蝶 《食品界》 2021年第5期102-102,共1页
中式面点是中国烹饪的主要组成部分,素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致、品类丰富、风味多样著称于世。而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与时代潮流、世界标准以及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不断提升,为中式面点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本... 中式面点是中国烹饪的主要组成部分,素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致、品类丰富、风味多样著称于世。而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与时代潮流、世界标准以及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不断提升,为中式面点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本文试从造型创新和加工创新两方面入手,通过对造型方式多样化的追求和契合人们精神世界对美的享受丰富面点的内涵、通过原料搭配和加工理念的变化进行中式面点发展的理论探析,以期助力中国饮食文化尤其是中式面点的长远发展,推动中式面点与世界面点文化的交织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面点 造型创新 加工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