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品化与专业化之间——错综复杂的教科书品质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淑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71,共6页
台湾自实施教科书审定制之后,市场竞争的机制并未如初始的假设一般,为教科书带来质量的大幅提升。固然在物质属性上,审定本教科书皆有长足进步,但就实质内容而言与专业期待仍有所落差。评估教科书的内容质量,可由教材内容是否有助实现... 台湾自实施教科书审定制之后,市场竞争的机制并未如初始的假设一般,为教科书带来质量的大幅提升。固然在物质属性上,审定本教科书皆有长足进步,但就实质内容而言与专业期待仍有所落差。评估教科书的内容质量,可由教材内容是否有助实现课程目标、是否有清晰的教学思维及其创新性三个角度来观察。台湾的教科书由于选用者的专业素养问题、审查过程的干扰因素、作者的专业能力限制、出版社的营利倾向以及缺乏政府在教材研发上的支持,使得教科书质量难以有明显改善。教科书质量的改善涉及诸多复杂因素,并非市场化这一个简单的设计可以解决。欲使教科书从商品化的一端朝向专业化,政府不只防市场之弊,更应致力于教科书的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教科书 商业化 专业化 品质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美感认知理论的观点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淑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61,共4页
美感认识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人的认知活动除了逻辑思考,还包含感官知觉和情感的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让人藉着不同的途径由外界获得信息,细致分辨其中的特质,让人有真切的认识。基于感官知觉所发展出来的表征形式,更让人藉以将自己的知... 美感认识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人的认知活动除了逻辑思考,还包含感官知觉和情感的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让人藉着不同的途径由外界获得信息,细致分辨其中的特质,让人有真切的认识。基于感官知觉所发展出来的表征形式,更让人藉以将自己的知识公开化,参与社会与文化的建构。当知觉与知识相互结合,人还能发展出直觉的能力,让我们藉着"有信息基础的猜测",迅速掌握整体情境特质。学校课程若要改变孩子的心智能力,则应提供孩子通过多重表征形式去理解与建构意义的经验。如此具有美感体验的课程无法事先完全规划,而必须由教与学的历程经验来完成,所以,由美感认识理论来看,课程根本是在教学中形成的,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美感认识论 美感经验 课程与教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