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籽饼粕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水解物抑制α-淀粉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浩纯 李赫 +4 位作者 赵迪 张文敏 张健 刘宪勇 刘新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1-68,共8页
该研究以亚麻籽加工副产物-亚麻籽饼粕为原料制备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亚麻籽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对所提取亚麻籽蛋白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3,5-dinitro salicyli... 该研究以亚麻籽加工副产物-亚麻籽饼粕为原料制备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亚麻籽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对所提取亚麻籽蛋白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3,5-dinitro salicylic acid,DNS)来测定α-淀粉酶活性,比较不同蛋白酶酶解产物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根据优化结果与实际条件调整,亚麻籽蛋白的提取条件为pH 9.5,料液比为1∶20(g/mL),温度为50℃,一次浸提时间为120 min以及二次浸提时间为60 min。测得最佳试验条件下亚麻籽饼粕蛋白的提取率为83.27%。α-淀粉酶抑制活性表明,经碱性蛋白酶酶解后得到的酶解产物具有较高的活性,其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饼粕 响应面优化 体外酶解 分子量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酶解法制备全谷物多肽及其抗氧化、ACE抑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曹梦笛 周浩纯 +4 位作者 李赫 张健 章期博 刘新旗 刘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9-16,共8页
以燕麦、荞麦为原料,通过半固态酶解法制备谷物多肽并以液态酶解作为对照组研究其抗氧化、降血压能力。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酶解产物中多肽含量,通过总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法)、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体... 以燕麦、荞麦为原料,通过半固态酶解法制备谷物多肽并以液态酶解作为对照组研究其抗氧化、降血压能力。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酶解产物中多肽含量,通过总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法)、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体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抑制实验测定酶解产物抗氧化及降血压能力。结果表明,以酶解产物中多肽含量、抗氧化和ACE抑制活性为指标确定了燕麦、荞麦半固态酶解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酶解时间3 h,酶添加量为3.75%;酶解时间为1 h,酶添加量为2.50%,在此条件下,燕麦、荞麦所得酶解产物中多肽含量为7.03%和6.35%。1 mg/mL燕麦、荞麦多肽(半固态酶解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1.34%、69.33%,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0.53±0.03)mmol/L和(0.48±0.01)mmol/L的FeSO4,ACE抑制率为80.27%、77.60%。半固态酶解组的多肽含量及抗氧化、ACE抑制能力均显著高于液态酶解组。采用半固态酶解工艺,既可以提高谷物肽含量,又可提高其抗氧化、ACE抑制活性,为谷物高值化加工和功能性食品配料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肽 荞麦肽 半固态酶解 抗氧化 降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促水解蓝圆鲹蛋白制备抗凝血肽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浩纯 顾晗可 +3 位作者 单丹婷 宋璐瑶 俞舜杰 黄光荣 《食品工程》 2017年第3期52-56,共5页
以蓝圆鲹加工副产物为原料,探究酶促水解制备抗凝血肽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对蓝圆鲹蛋白质的水解效果最好,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后得到碱性蛋白酶酶促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水解pH 7.5,水解温度44℃,碱性蛋白酶添加... 以蓝圆鲹加工副产物为原料,探究酶促水解制备抗凝血肽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对蓝圆鲹蛋白质的水解效果最好,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后得到碱性蛋白酶酶促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水解pH 7.5,水解温度44℃,碱性蛋白酶添加量9 500 U/g,水解时间4.2 h,响应面模型预测水解液的相对抗凝血活性值为100 AT-U/mL,3次验证试验表明,实际相对抗凝血活性为101 AT-U/mL,水解度为19.55%,与预测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抗凝血肽 酶促水解 加工副产物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粕制备小分子抗氧化活性肽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文敏 张健 +4 位作者 周浩纯 赵迪 李赫 刘新旗 肖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44,共9页
目的:以亚麻籽粕为原料,提取蛋白并制备抗氧化活性肽。方法: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蛋白,并通过测定总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 目的:以亚麻籽粕为原料,提取蛋白并制备抗氧化活性肽。方法: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蛋白,并通过测定总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表征酶解产物的活性。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和凝胶色谱法分析蛋白和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mw)分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最具有抗氧化活性组分。结果表明,对于高分子质量(3~10 kDa)和低分子质量(<3 kDa)的蛋白多肽,低分子质量多肽(碱性蛋白酶)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10 mg/mL低分子质量多肽(碱性蛋白酶)的FRAP相当于(1.77±0.03)mmol/L的FeSO4,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7.13±1.47)%,清除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以Trolox当量浓度计算)为(1.19±0.03)mmol/L。通过凝胶色谱分离的最具抗氧化活性组分F2的蛋白质量占整体组分的20%,0.1 mg/mL组分F2的FRAP相当于0.29 mmol/L的FeSO4,占整体组分活性的45.3%。亚麻籽粕蛋白氨基酸组成齐全,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蛋白酶解的特异性和肽段分子质量共同影响亚麻籽蛋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亚麻籽粕可以制备高抗氧化活性多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粕蛋白 亚麻籽蛋白多肽 抗氧化活性 碱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