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多层多模态融合3D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治国 马文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6-708,共13页
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中视觉传感器与激光雷达是关键的信息来源,但在目前的3D目标检测任务中大部分纯点云的网络检测能力都优于图像和激光点云融合的网络,现有的研究将其原因总结为图像与雷达信息的视角错位以及异构特征难以匹配,单阶段... 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中视觉传感器与激光雷达是关键的信息来源,但在目前的3D目标检测任务中大部分纯点云的网络检测能力都优于图像和激光点云融合的网络,现有的研究将其原因总结为图像与雷达信息的视角错位以及异构特征难以匹配,单阶段融合算法难以充分融合二者的特征.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多层多模态融合的3D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前融合阶段通过在2D检测框形成的锥视区内对点云进行局部顺序的色彩信息(Red Green Blue,RGB)涂抹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点云输入融合了自注意力机制上下文感知的通道扩充PointPillars检测网络;后融合阶段将2D候选框与3D候选框在非极大抑制之前编码为两组稀疏张量,利用相机激光雷达对象候选融合网络得出最终的3D目标检测结果.在KITTI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本融合检测方法相较于纯点云网络的基线上有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平均mAP提高了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多传感器融合 3D目标检测 点云编码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跟管桩侧注浆气囊封堵工艺模型试验研究
2
作者 胡贺松 唐孟雄 +5 位作者 周治国 董晓斌 陈晓斌 程俊 唐禄博 苏定立 《广州建筑》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随钻跟管桩(DPC桩)桩侧注浆工艺,解决DPC桩侧注浆中易冒浆问题,更好发挥DPC桩施工已有优势,专门开展DPC桩侧注浆气囊封堵工艺模型试验研究。本文研制了缩尺模型试验系统,对DPC桩侧注浆过程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气囊封堵失... 为了进一步完善随钻跟管桩(DPC桩)桩侧注浆工艺,解决DPC桩侧注浆中易冒浆问题,更好发挥DPC桩施工已有优势,专门开展DPC桩侧注浆气囊封堵工艺模型试验研究。本文研制了缩尺模型试验系统,对DPC桩侧注浆过程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气囊封堵失效模式并探究不同失效模式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发现,封堵气囊能显著提高桩侧注浆压力、注浆效率和注浆质量。封堵气囊有整体滑移失效、局部扭曲变形两种失效模式,可采用增大贴壁段长度、提高摩擦系数、选用外径适中的气囊等技术措施防止整体滑移失效,可采用在封堵气囊受荷端涂抹环氧树脂调和剂、增大抗弯刚度等技术措施防止局部扭曲变形失效。本文还提出了封堵气囊的结构设计原则,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新型的DPC桩侧气囊封堵注浆工艺。本文试验研究成果可为DPC桩侧注浆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封堵 失效模式 模型试验 封堵效果 DPC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的新型机动车号牌及自动识别系统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治国 李文印 +2 位作者 李同 邓春燕 曹耀夫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74-379,共6页
针对传统机动车号牌在可视性、唯一性及其智能性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机动车号牌设计方案,并设计实现了与之相配套的自动车牌识别系统。整套系统采用新型蓄能自发光材料以及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 针对传统机动车号牌在可视性、唯一性及其智能性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机动车号牌设计方案,并设计实现了与之相配套的自动车牌识别系统。整套系统采用新型蓄能自发光材料以及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和隐秘起始地址、随机数初始化等多种安全措施,大大改进了车牌的可视性、唯一性、智能性以及安全性。新车号牌能自发光,系统能识别12 m之内最高时速120 km/h的车辆。实验结果及运行结果都证明了设计方案切实可行,识别系统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 车牌 设计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色—破胶—絮凝技术在含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欧阳诗昆 犍昭琦 +6 位作者 张居林 焦少举 刘保录 付卜丹 周治国 刘辉 黄会红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油田含聚废水含有大量的聚合物,水质发黑、乳化程度高、悬浮物高、油含量高,处理难度极大。气浮+过滤、生化+过滤等常规处理工艺对这种采出液中聚合物的降解、去除效率有限,处理后无法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采用脱色—破胶—絮凝处理技术... 油田含聚废水含有大量的聚合物,水质发黑、乳化程度高、悬浮物高、油含量高,处理难度极大。气浮+过滤、生化+过滤等常规处理工艺对这种采出液中聚合物的降解、去除效率有限,处理后无法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采用脱色—破胶—絮凝处理技术,设计制造一套撬装式一体化设备,研究各种参数对含聚废水处理效率的影响,解决了含聚废水水体发黑、不易沉降、难处理等问题,聚合物去除率高达97.9%,油含量、悬浮物含量均小于30 mg/L,实现了含聚废水的有效处理,出水水质达到油田回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聚废水 脱色 破胶 絮凝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900D导梁式定点起吊架桥机通过隧道及隧道口架梁技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治国 陈德利 陈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6,共10页
对DF900D导梁式定点起吊架桥机组成和特点做了简略介绍。着重介绍该设备通过铁路双线单洞隧道的人员、物资配备和其通过铁路双线单洞隧道3种典型工况的施工方案及步骤。目前该设备已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成功通过铁路双线单洞隧道,且施工... 对DF900D导梁式定点起吊架桥机组成和特点做了简略介绍。着重介绍该设备通过铁路双线单洞隧道的人员、物资配备和其通过铁路双线单洞隧道3种典型工况的施工方案及步骤。目前该设备已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成功通过铁路双线单洞隧道,且施工周期控制在5 d之内。该设备在实施文中所述改进措施后可实现不用吊车配合,自行通过铁路双线单洞隧道、恢复架梁状态并实现隧道口架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DF900D架桥机 隧道 隧道口 架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初探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治国 翟金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4,共3页
新形势下,高校组织员队伍面临诸多问题,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的迫切要求。要提高认识,以完善制度为着力点,落实对组织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建立一支精干的、以专职为骨干的、专兼职结合的组织员队伍。
关键词 高校党建 队伍建设 新形势 高等教育 骨干 着力点 初探 完善制度 要求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信息融合的无人艇水面目标检测跟踪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治国 荆朝 +1 位作者 王秋伶 屈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98-1705,共8页
在无人艇(USV)的导航、避障等多种任务中,目标检测与跟踪都十分重要,但水面环境复杂,存在目标尺度变化、遮挡、光照变化以及摄像头抖动等诸多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时空信息融合的无人艇水面视觉目标检测跟踪,在空间上利用深度学习检测,提... 在无人艇(USV)的导航、避障等多种任务中,目标检测与跟踪都十分重要,但水面环境复杂,存在目标尺度变化、遮挡、光照变化以及摄像头抖动等诸多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时空信息融合的无人艇水面视觉目标检测跟踪,在空间上利用深度学习检测,提取单帧深度语义特征,在时间上利用相关滤波跟踪,计算帧间方向梯度特征相关性,通过特征对比将时空信息进行融合,实现了持续稳定地对水面目标进行检测与跟踪,兼顾了实时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平均检测速度和精度相对较高,在检测跟踪速度为15 fps情况下,检测跟踪精确度为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水面目标 检测跟踪 时空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Z32/900上承自行式移动模架简介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治国 高自茂 赵芳星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3期34-38,共5页
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全面开工,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在客运专线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国内外各式移动模架的对比和分析,着重介绍由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SZ32/900上承自行式移动模架... 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全面开工,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在客运专线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国内外各式移动模架的对比和分析,着重介绍由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SZ32/900上承自行式移动模架。目前,该产品已在我国的郑西、武广、温福、甬台温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介绍该移动模架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及施工工艺流程以及特殊条件下的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移动模架 桥梁机械 上承自行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健康状态自主模糊综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治国 马文浩 +1 位作者 刘杰强 冯荣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53-3565,共13页
当前卫星地面测试系统实时属性突出,但由于对数据挖掘分析不足,难以实现卫星系统级的健康诊断,需人工完成综合评估,存在效率低、通用性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层次异构卫星系统综合评估方法,依据数据中缓变量、急变量和关键变量的特性... 当前卫星地面测试系统实时属性突出,但由于对数据挖掘分析不足,难以实现卫星系统级的健康诊断,需人工完成综合评估,存在效率低、通用性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层次异构卫星系统综合评估方法,依据数据中缓变量、急变量和关键变量的特性,分别实现基于高斯分布模型、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和统计模型的单项评估生成单因素模糊向量,采用离差最大化方法实现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客观权值向量组合,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卫星状态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实现评估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小卫星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系统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有效地对卫星系统的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地面测试 卫星状态综合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 长短期记忆模型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va的E-mail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治国 李文印 +2 位作者 万吉 邓春燕 王玉奇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在讨论SMTP,POP3,JavaMailAPI和Java技术的基础上,以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控制器SJA1000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具有收发E-mail功能的E-mail系统客户端。该系统利用JavaMailAPI技术、采用Java编程,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可以在... 在讨论SMTP,POP3,JavaMailAPI和Java技术的基础上,以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控制器SJA1000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具有收发E-mail功能的E-mail系统客户端。该系统利用JavaMailAPI技术、采用Java编程,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可以在Windows,Linux,Unix等多种服务器系统平台上运行)、可扩充性(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任意扩充其功能)和安全性(具有密码加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VA技术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第3版邮局协议 应用程序接口 E-mail客户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子品质与纤维品质及铃期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治国 许玉璋 许萱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5,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种仁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间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r=-0.853)。育种上筛选高油分、高蛋白质的棉花品种并不影响棉纤维的最佳品质。初步认为铃期≥15℃的积温是影响棉子发育和品质的最重要因子。
关键词 棉子 棉纤维 品质 积温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扫描上下文回环检测的激光雷达SLAM算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治国 邸顺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8-745,共8页
基于激光雷达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可以在未知环境中实现机器人的实时定位并构建环境地图。LOAM、Le GO-LOAM等经典激光SLAM算法仅依赖点云的几何信息进行位姿估计,忽略了强度信息具有有效位置识别的特性;同时采用迭代计算的方式... 基于激光雷达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可以在未知环境中实现机器人的实时定位并构建环境地图。LOAM、Le GO-LOAM等经典激光SLAM算法仅依赖点云的几何信息进行位姿估计,忽略了强度信息具有有效位置识别的特性;同时采用迭代计算的方式进行点云畸变补偿,虽然精度有保证但带来了高消耗的计算。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度扫描上下文回环检测的激光SLAM算法,同时利用点云的几何和强度信息,采用强度扫描上下文(ISC)作为全局描述符进行回环检测以减少漂移误差,此外,采用非迭代两步法实现点云畸变补偿,以降低计算成本。基于室外公开数据集和室内采集数据的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激光雷达SLAM算法可有效抑制里程计位姿漂移,相比仅利用点云几何信息位姿精度平均提高约50%(均方根值),并在增加回环检测模块的情况下保证算法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建图 激光点云 回环检测 强度扫描上下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深基坑坑内土体加固控制变形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治国 毛海和 应松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4年第3期31-33,共3页
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 ,结合现场实测结果 ,研究基坑坑内土体加固控制变形的规律性。认为坑内加固提高了土体强度 ,减少了基坑坑底隆起量和基坑侧向位移 ,使基坑土体塑性区范围明显缩小 ,对控制变形是有效和显著的。
关键词 软土深基坑 土体加固 控制变形 有限元法 土体强度 基坑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旋挖扩底灌注桩施工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治国 唐孟雄 谢永健 《广州建筑》 2010年第6期6-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嵌岩旋挖扩底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原理和施工技术,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工程验证,实践证明所采取的针对性施工措施是成功的,本文的有关技术方法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供类似工程进行借鉴。
关键词 灌注桩 扩底钻头 旋挖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治国 季金苟 《河北化工》 2007年第11期12-15,共4页
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合适的强度,在组织工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方法。
关键词 复合 生物材料 HA P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外涂治疗银屑病对免疫功能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治国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7期77-77,80,共2页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对机体免疫能力和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16 年8 月-2017年8 月收治银屑病患者68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 例。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银翘三黄膏外涂治疗...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对机体免疫能力和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16 年8 月-2017年8 月收治银屑病患者68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 例。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银翘三黄膏外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和病灶内质网应激分子(IRE-1α、XBPI、ATF6)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病灶内质网应激分子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外涂银翘三黄膏能够改善银屑病患者机体免疫水平,同时可以调节内质网应激反应,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窄谱中波紫外线 T淋巴细胞 内质网应激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方法探测结构物缺陷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周治国 朱合华 夏才初 《矿产勘查》 2004年第10期79-80,共2页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混凝土结构物中的楔形离析块、球形孔洞和条形空洞等缺陷的地质雷达波形特征 。
关键词 地质雷达 缺陷检测 电磁波 时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水面无人艇路径规划与避障算法研究
18
作者 周治国 邸顺帆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59-63,共5页
水面无人艇作为一种机动灵活的水面自主平台,因其可在危险或极端环境下替代人执行水文勘察、巡逻搜救等任务,近年来引发了国内外研究热潮。路径规划与避障作为无人艇自主作业的前提,受到重点关注。本文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对无人... 水面无人艇作为一种机动灵活的水面自主平台,因其可在危险或极端环境下替代人执行水文勘察、巡逻搜救等任务,近年来引发了国内外研究热潮。路径规划与避障作为无人艇自主作业的前提,受到重点关注。本文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对无人艇的路径规划与避障技术进行分析,系统总结水上无人艇的感知模块、路径规划与避障经典算法及新兴算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避障 无人艇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案例 被引量:116
19
作者 韩召迎 孟亚利 +2 位作者 徐娇 吴悠 周治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4-1041,共8页
以江苏省为案例,应用江苏省1995—2009年化肥用量、农药消耗量、灌溉面积、农机燃料用量、农膜用量、耕地面积、农作物产量等数据,测算了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及碳足迹的变化动态,以及在各地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15a... 以江苏省为案例,应用江苏省1995—2009年化肥用量、农药消耗量、灌溉面积、农机燃料用量、农膜用量、耕地面积、农作物产量等数据,测算了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及碳足迹的变化动态,以及在各地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15a来,江苏省农作物碳吸收总量和碳吸收强度呈"V"字形变化,变化范围分别为2933.6×104~3896.9×104t·a-1和6.04~7.71t·hm-2·a-1。农业投入碳排放呈逐渐上升趋势,由727.2×104t·a-1增长至882.7×104t·a-1,同时碳排放强度从1.43t·hm-2·a-1上升到1.88t·hm-2·a-1,增长了31.5%,化肥排放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现波动增长,变化在13.68×105~17.56×105hm·2a-1之间,占同期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27.0%~36.1%,碳生态盈余呈明显减少趋势,变化在36.99×105~32.22×105hm2·a-1之间。各地市之间碳足迹存在明显差异,空间分布格局为由北向南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足迹 碳吸收 碳排放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被引量:85
20
作者 马富裕 周治国 +6 位作者 郑重 郑旭荣 李明思 李正尚 张卫国 邢明亮 夏东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2-208,共7页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发展经历了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和大面积应用三个阶段。"密、早、膜、矮、壮、高"栽培体系的建立等阶段性成果有力地保证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推广;因地制宜、多种毛管田间布置模式的发展适应了棉花...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发展经历了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和大面积应用三个阶段。"密、早、膜、矮、壮、高"栽培体系的建立等阶段性成果有力地保证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推广;因地制宜、多种毛管田间布置模式的发展适应了棉花种植方式的多样性;对棉花膜下滴灌水分蒸散特征、干旱诊断技术的深入研究为制定灌溉制度和进行科学的水分管理提供了依据,保证了膜下滴灌技术的高效应用;施肥推荐系统和水分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增强了棉花膜下滴灌管理的目标性;各级职能部门的重视有力地推动了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当前棉花膜下滴灌技术需解决主要问题有:加快膜下滴灌技术普及与培训;加大对膜下滴灌技术推广的政策扶持力度,调整水价,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继续深入研究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和施肥技术,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加强地下滴灌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膜下滴灌 效益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