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比较下列英文的两句译文: 1.who was tired,had to stop for a rest on the way a.我疲劳了,因而不得不在途中停下来。 b.疲惫的我只好在途中停下来。 译文a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将原文的定语从句用一个原因状语从句译出,较自然地传...先比较下列英文的两句译文: 1.who was tired,had to stop for a rest on the way a.我疲劳了,因而不得不在途中停下来。 b.疲惫的我只好在途中停下来。 译文a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将原文的定语从句用一个原因状语从句译出,较自然地传达了原文的内涵。译文b用“形容词+人称代词”这一搭配奇特的偏正结构揭示了译文a的原因关系,给人一种标新立异之感。尤其是它结构简练,表达简洁,内涵丰富,具有诗一般的韵律与节奏,在特定的上下文里,可以起到其它任何形式的译文无法取代的修辞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先比较下列英文的两句译文: 1.who was tired,had to stop for a rest on the way a.我疲劳了,因而不得不在途中停下来。 b.疲惫的我只好在途中停下来。 译文a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将原文的定语从句用一个原因状语从句译出,较自然地传达了原文的内涵。译文b用“形容词+人称代词”这一搭配奇特的偏正结构揭示了译文a的原因关系,给人一种标新立异之感。尤其是它结构简练,表达简洁,内涵丰富,具有诗一般的韵律与节奏,在特定的上下文里,可以起到其它任何形式的译文无法取代的修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