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桩方式及桩型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东升 周标和 +1 位作者 吴春燕 汤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12071-12077,共7页
北部湾沿岸地区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具有触变性,导致该土层中桩基时效性明显,不同沉桩方式及桩型的模型单桩对该土层中桩基承载力时效性影响显著。以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为地基,设计不同沉桩方式、桩型的模型单桩进行桩基静载实验,并对1倍桩... 北部湾沿岸地区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具有触变性,导致该土层中桩基时效性明显,不同沉桩方式及桩型的模型单桩对该土层中桩基承载力时效性影响显著。以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为地基,设计不同沉桩方式、桩型的模型单桩进行桩基静载实验,并对1倍桩径范围内桩周土的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结果显示:①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均随休止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增大的速率表现为前期增长快,后期增长慢;②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增长规律基本吻合;③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不同沉桩方式、不同桩型的单桩承载力时效性应采用不同时效性系数下的经验公式表述,但现存经验公式有待完善;④当沉桩方式不同桩型相同时,静压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增大的速率和幅度比振动桩大;⑤当桩型不同沉入方式相同时,圆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增大的速率和幅度最大,管桩次之,方桩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组 结构性黏土 时效性 孔隙水压力 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触变效应的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单桩模型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汤斌 覃明兰 周标和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1-317,共7页
基于湛江某桩基工程的实际,利用自制的模型箱装置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不同桩长、桩径的9组模型桩在不同休止龄期的承载性状进行研究,分别测定模型桩应变、沉降,同时对模型桩的桩周土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以便测定其抗剪强度,探寻湛江组... 基于湛江某桩基工程的实际,利用自制的模型箱装置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不同桩长、桩径的9组模型桩在不同休止龄期的承载性状进行研究,分别测定模型桩应变、沉降,同时对模型桩的桩周土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以便测定其抗剪强度,探寻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与单桩时效性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桩长、桩径的模型桩极限承载力及桩周土的抗剪强度和触变强度比率随着休止龄期的增加均表现出增长的趋势,且前期增长快,后期增长慢;模型桩极限承载力增长幅度与桩周土强度恢复幅度呈正相关,土体的触变性越强,单桩的时效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桩 触变性 时效性 结构性黏土 湛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湛江组黏土触变性强弱分级 被引量:3
3
作者 汤斌 赵盛男 +1 位作者 周标和 沈建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39,94,共6页
为了准确地对湛江组黏土的触变性强弱进行评判,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根据黏土触变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以黏粒含量、含水率、孔隙比、灵敏度为指标体系的黏土触变性强弱模糊综合评判因素集,建立黏土触变性强弱综合评判的评语集及触变性强弱评... 为了准确地对湛江组黏土的触变性强弱进行评判,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根据黏土触变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以黏粒含量、含水率、孔隙比、灵敏度为指标体系的黏土触变性强弱模糊综合评判因素集,建立黏土触变性强弱综合评判的评语集及触变性强弱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建立黏土触变性强弱的分级标准,并运用此标准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强弱进行分级。结果表明:各个沉积相下的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均具有强触变性,且触变性强弱排序为:雷南河流相、浅海相、河口相和雷北河流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组黏土 模糊数学理论 触变性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