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镜污染HBV、HCV和HIV的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林福 朱海红 +5 位作者 戴一扬 胡敏君 周云连 黄新 方洁 陈智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检测胃镜常规清洗消毒后HBV、HCV、HIV污染残留状况.方法 随机取样.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 DNA,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CV RNA、HIV RNA,放免法检测HBsAg.结果 对605例标本进行检测,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 胃镜经常... 目的 检测胃镜常规清洗消毒后HBV、HCV、HIV污染残留状况.方法 随机取样.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 DNA,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CV RNA、HIV RNA,放免法检测HBsAg.结果 对605例标本进行检测,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 胃镜经常规消毒后未检到HBV、HCV和HIV的污染,但进一步规范胃镜消毒操作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消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病毒 医院感染 HBV HCV H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膜表面蛋白重组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林福 朱海红 +1 位作者 陈离伟 周云连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174,177,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肺炎衣原体膜表面蛋白(OMP)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基因重组蛋白.方法用高保真PCR方法从肺炎衣原体扩增OMP片段,双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QE 30,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结果 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与目的基因长... 目的构建表达肺炎衣原体膜表面蛋白(OMP)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基因重组蛋白.方法用高保真PCR方法从肺炎衣原体扩增OMP片段,双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QE 30,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结果 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与目的基因长度相符;各表达蛋白经SDS PAGE分析,相对分子量与文献相符.结论 该重组质粒可用于核酸疫苗的备选质粒,基因重组菌表达的融合蛋白有可能作为有效抗原用于肺炎衣原体检测试剂盒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膜表面蛋白 重组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黔高速公路雾区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林福 《公路与汽运》 2012年第4期79-82,共4页
纳黔[石坝(黔川界)—纳溪]高速公路赤水—叙永段位于川黔交界,为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受地形限制,桥隧结构多、道路线形复杂、坡陡弯急、浓雾等恶劣天气偏多,使该路段成为交通事故可能频发的潜在"黑点"路段。文中分析了纳黔... 纳黔[石坝(黔川界)—纳溪]高速公路赤水—叙永段位于川黔交界,为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受地形限制,桥隧结构多、道路线形复杂、坡陡弯急、浓雾等恶劣天气偏多,使该路段成为交通事故可能频发的潜在"黑点"路段。文中分析了纳黔高速公路雾区的特征,根据驾驶员雾区驾驶特性和事故特征,制定了相应的诱导管理等安保措施,以确保该路段行车安全,最大程度降低事故损失,提高雾区交通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 雾区 安全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调控LX-2细胞因子分泌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淑萍 许晓燕 +5 位作者 孙箴 周林福 羊正纲 陈峰 朱海红 陈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43-548,共6页
目的:用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对LX-2细胞分泌的与纤维化相关的主要细胞因子进行研究,以探讨黄芪抗纤维化的确切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黄芪甙作用于LX-2细胞,以Real Time Cell Electronics Sensing技术实时检测细胞增殖状态... 目的:用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对LX-2细胞分泌的与纤维化相关的主要细胞因子进行研究,以探讨黄芪抗纤维化的确切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黄芪甙作用于LX-2细胞,以Real Time Cell Electronics Sensing技术实时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分别再以25μg/ml和300μg/ml的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作用LX-2细胞24 h,提取细胞mRNA,以荧光定量PCR测定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变化。结果:300μg/ml的黄芪多糖可抑制LX-2的增殖(P<0.05,94.7 h),但不同浓度的黄芪总甙对LX-2细胞均有促进增殖的作用(P<0.05);25μg/ml的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在TGF-β1促进分泌的同时,也上调其它抗纤维化因子,其中黄芪多糖对MMP2的上调(104.9倍)、黄芪总甙对IL-10的上调(550.65倍)最为显著;300μg/ml的黄芪多糖可抑制TGF-β1及HGF、MMP9、IL-10的表达,但仍然上调MMP2的表达,300μg/ml的黄芪总甙也可抑制TGF-β1的表达,但对抗纤维化因子MMP2、MMP9及IL-10仍有明显的上调作用。结论:低浓度(25μg/ml)和高浓度(300μg/ml)的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调控肝星状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黄芪多糖主要以促进MMP2分泌为主,而黄芪总甙则主要通过上调MMP2、MMP9及IL-10的分泌而发挥作用。高剂量的黄芪多糖和总甙抗纤维化效果优于低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投药和剂量 黄芪甙/投药和剂量 细胞因子类 LX-2细胞 细胞因子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酶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沃健儿 吴晓玲 +3 位作者 朱海红 周林福 姚航平 陈离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s基因和 c基因特异性的脱氧核酶 (DNAzyme)对 HBV表面抗原 (HB-s Ag)和 e抗原 (HBe Ag)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 HBV s基因 ORF A157UG、e基因 ORF A1816UG的DNAzyme Drz BS、Drz BC,在 2 .2 ...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s基因和 c基因特异性的脱氧核酶 (DNAzyme)对 HBV表面抗原 (HB-s Ag)和 e抗原 (HBe Ag)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 HBV s基因 ORF A157UG、e基因 ORF A1816UG的DNAzyme Drz BS、Drz BC,在 2 .2 .15细胞上观察其对 HBV s基因、c基因的表达抑制效应。结果 :Drz BS、Drz BC作用于 2 .2 .15细胞后 ,可显著抑制 HBV s基因、c基因的表达 ,有效浓度为 0 .1~ 2 .5μmol/ L并呈剂量依赖性 ,最高抑制率分别为 94 .2 %和 91.8% ;有效抑制持续时间可达 72 h;Drz BS、Drz BC在细胞内对 Hbs Ag、Hbe Ag表达的抑制效率 ,明显高于作为对照的反义寡核苷酸 As BS、As BC,有效浓度较后者低至少 10倍。其对 2 .2 .15细胞的 HBVDNA复制无明显影响 ,亦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 :在 2 .2 .15 HBV细胞模型系统 ,Drz BS、Drz BC能高效阻断 HBV s基因、e基因的表达 ,是一种特异性的、高效的抗 HBV基因治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酶 抑制效应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表达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浮芯片技术的56种病原微生物的高通量检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海红 蒋汉梁 +8 位作者 陈智 曹清毅 孙箴 侯晓丽 周林福 陈峰 羊正纲 贾红宇 许晓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24-530,共7页
目的:建立高通量、快速、可靠、经济的病原微生物诊断技术平台。方法:设计和合成针对56种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探针和阳性对照,采用悬浮芯片技术,对56种病原微生物的阳性标准品进行检测。结果:56种标准品的检测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各病原微... 目的:建立高通量、快速、可靠、经济的病原微生物诊断技术平台。方法:设计和合成针对56种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探针和阳性对照,采用悬浮芯片技术,对56种病原微生物的阳性标准品进行检测。结果:56种标准品的检测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各病原微生物的阳性标准品和各探针之间无交叉反应。结论:建立了高通量、快速、可靠、经济的病原微生物诊断技术平台,为突发传染病的病原体诊断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技术 基因表达 悬浮芯片技术 高通量诊断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州地区妇女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亚型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蒋汉梁 张甦 +3 位作者 周林福 陈峰 朱海红 陈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研究湖州地区妇女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悬浮芯片技术对720例湖州地区妇女宫颈分泌物或脱落细胞进行18种高危型HPV和8种低危型HPV检测。结果:720例患者中HPV感染183例,占25.42%。单一感染... 目的:研究湖州地区妇女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悬浮芯片技术对720例湖州地区妇女宫颈分泌物或脱落细胞进行18种高危型HPV和8种低危型HPV检测。结果:720例患者中HPV感染183例,占25.42%。单一感染135例,占18.75%;双重感染33例,占4.58%;三重以上感染15例,占2.08%。183例阳性标本主要为高危型HPV 16、58型,低危型HPV 11、6型。结论:湖州地区妇女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率为25.42%,并明确了HPV 16、HPV 58为该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HPV主要的流行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人/分离和提纯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基因型 宫颈疾病/病毒学 悬浮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肽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贾红宇 陈智 +4 位作者 周林福 陈峰 朱海红 刘继洪 许晓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与鸭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DHBVP)特异结合的结合肽,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的原代鸭肝细胞中D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PDT)筛选出与DHBVP特异结合的结合肽,经测序得知其核苷酸序列,推论出其氨基酸序... 目的探讨与鸭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DHBVP)特异结合的结合肽,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的原代鸭肝细胞中D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PDT)筛选出与DHBVP特异结合的结合肽,经测序得知其核苷酸序列,推论出其氨基酸序列,据此合成结合肽,将其作用于体外感染DHBV的鸭肝原代培养细胞,分时段检测细胞核、细胞浆及培养上清中的DHBV-DNA。结果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3轮后共筛到7条结合肽,根据推论出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结合肽,作用于体外感染DHBV的鸭肝原代培养细胞,其中3号肽、6号肽的培养上清及胞浆中的DHBV-DN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DHBVP特异结合的结合肽对DHBV的复制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噬菌体 病毒复制 多聚酶 结合肽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驻膜糖蛋白73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肝癌等疾病的联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江均昌 周林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5-221,共7页
高尔基体驻膜糖蛋白73(GP73)是定位于高尔基体的Ⅱ型跨膜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分泌入血。研究表明,GP73作为血清标志物检测肝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优于AFP。另外,GP73在前列腺肿瘤、肾脏肿瘤、肺癌、食道肿瘤、精原细胞瘤等疾病... 高尔基体驻膜糖蛋白73(GP73)是定位于高尔基体的Ⅱ型跨膜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分泌入血。研究表明,GP73作为血清标志物检测肝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优于AFP。另外,GP73在前列腺肿瘤、肾脏肿瘤、肺癌、食道肿瘤、精原细胞瘤等疾病中的表达也有增高,因此,GP73也可能成为这些疾病辅助诊断的新型指标。但是,目前GP73的生理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文中将从理化性质、细胞内分布、表达调节、与疾病相关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GP73的迄今研究状况作一较为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诊断 高尔基体 糖蛋白类/血液 肿瘤标记 生物学 高尔基体驻膜糖蛋白73 肝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M1基因多态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易感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曼华 陈晓红 周林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GSTs)M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及其与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了91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58例肝硬化(LC)患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C...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GSTs)M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及其与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了91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58例肝硬化(LC)患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134例正常对照者。以多重PCR技术,检测GSTM1缺失情况。结果正常组GSTM1基因缺失率(46.92%)与HCC组(61.5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LC组(45.61%)、CHB组(49.18%)差异无显著性。携带GSTM1空白基因型者比非空白基因型者患原发性肝癌的风险高1.81倍(OR=1.81,95%CI=1.05~3.12)。携带的55岁前发病的HCC病人GSTM1空白基因型分布明显较55岁后发病者高(P<0.05)。结论GSTM1空白基因型与肝癌易感性有关,且与其发病年龄有关,与肝硬化和慢乙肝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光甘肽转移酶/遗传学 肝细胞/遗传学 肝炎 乙型 GSTM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农 蔡挺 +3 位作者 张顺 周林福 许小敏 陈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37-542,共6页
目的:建立鲍曼不动杆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指纹图谱数据库。方法:采用NCCLS 2004年版抗生素敏感性判断方法研究药物敏感性,采用AFLP技术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以AFLP结果建指纹图谱立数据库。结果:药敏结果和AFLP指纹图谱... 目的:建立鲍曼不动杆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指纹图谱数据库。方法:采用NCCLS 2004年版抗生素敏感性判断方法研究药物敏感性,采用AFLP技术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以AFLP结果建指纹图谱立数据库。结果:药敏结果和AFLP指纹图谱数据库进行的聚合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AFLP指纹图谱数据库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分类 鲍氏不动杆菌/遗传学 基因型 抗药性 细菌/遗传学 AFLP分型 指纹图谱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免疫治疗的合理应用
12
作者 周林福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30期22-23,共2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多基因参与的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涉及多种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及炎性细胞介质。血清免疫球蛋白E0gE)增...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多基因参与的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涉及多种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及炎性细胞介质。血清免疫球蛋白E0gE)增高、肺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气道高反应性为显著的临床特征。现公认,树突状细胞介导的Ⅱ型辅助性CD4+T细胞(Th2)优势免疫是哮喘最显著的免疫学特征。哮喘的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变应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本文就哮喘的免疫治疗进行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免疫治疗 合理应用 CD4+T细胞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炎性细胞介质 嗜酸粒细胞 血清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