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方法的大跨度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林仁 欧进萍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5,共8页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大跨度斜拉桥试验室物理模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灵敏度分析,选取模型待修正参数和用于模型修正的特征量。采用实验设计方法生成参数样本,通过有限元分析提取对应的特征量信息,进而建立待修正参数与特征量...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大跨度斜拉桥试验室物理模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灵敏度分析,选取模型待修正参数和用于模型修正的特征量。采用实验设计方法生成参数样本,通过有限元分析提取对应的特征量信息,进而建立待修正参数与特征量关系的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通过对响应面模型的拟合误差分析,确定径向基函数的最优形状参数。以斜拉桥自振频率和静态索力构建目标函数。基于建立的响应面模型,采用遗传优化算法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果表明,采用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拟合斜拉桥设计参数与特征量之间的隐式关系有较高的精度;基于仿真数据的模型修正有较高的精度,基于试验数据的模型修正能得到合理的结果,该方法可有效地修正复杂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响应面方法 灵敏度分析 有限元模型 模型修正 斜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结构模型修正的子结构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林仁 欧进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2-58,共7页
针对大跨斜拉桥结构提出了一种子结构模型修正方法。根据斜拉桥结构体系特征,从空间上划分几个比较独立的子结构。对包括所有子结构特征信息和待修正参数的整体结构,进行特征信息对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验证各子结构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并确... 针对大跨斜拉桥结构提出了一种子结构模型修正方法。根据斜拉桥结构体系特征,从空间上划分几个比较独立的子结构。对包括所有子结构特征信息和待修正参数的整体结构,进行特征信息对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验证各子结构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并确定子结构模型修正的顺序。基于各子结构的特征信息建立目标函数,采用遗传优化算法,依次对各子结构进行模型修正。以某大跨斜拉桥试验室物理模型为研究对象,对该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基于仿真数据的子结构模型修正精准度高,基于实测数据的修正结果能得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合理解释。因此,该斜拉桥模型修正的子结构方法切实有效,且易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模型修正 子结构方法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桥梁参数识别响应面方法中的近似函数及样本选取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林仁 欧进萍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6-314,共9页
以某大跨斜拉桥实验室物理模型设计参数与动力特性之间复杂的隐式关系为对象,分析响应面模型中近似函数和试验样本对回归模型精度的影响。首先推导多项式和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的建模方法,然后基于斜拉桥三维空间模型的有限元动力分析... 以某大跨斜拉桥实验室物理模型设计参数与动力特性之间复杂的隐式关系为对象,分析响应面模型中近似函数和试验样本对回归模型精度的影响。首先推导多项式和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的建模方法,然后基于斜拉桥三维空间模型的有限元动力分析,比较分析完全二阶多项式与几种径向基函数模型在设计域和扩展设计域内以及噪声污染情况下的回归精度。最后对几种少量样本的试验设计方法和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模型各方面性能优于多项式模型,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优于其他方法,少量样本可采用D优化设计,较多样本情况下以中心复合设计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方法 二次多项式 径向基函数 样本优选 试验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损伤状态模型建模方法与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林仁 欧进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9-405,共7页
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RC)结构裂缝损伤状态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基于弥散裂缝数值模型,采用ANSYS中APDL实体建模技术,通过调控单元应力应变关系矩阵来模拟裂缝开裂后的力学行为,建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含有稳定裂缝损伤情况下的状态模型... 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RC)结构裂缝损伤状态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基于弥散裂缝数值模型,采用ANSYS中APDL实体建模技术,通过调控单元应力应变关系矩阵来模拟裂缝开裂后的力学行为,建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含有稳定裂缝损伤情况下的状态模型.作为数值算例,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不同开裂状态、不同开裂位置和多种阻尼工况下的静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混凝土首次开裂对结构静动力特性影响最大,已有裂缝的张开闭合对结构的影响较小.简支梁的不利开裂位置集中在荷载响应较大的支座和跨中附近,以支座处最为不利.阻尼削弱钢筋混凝土梁的动态响应,对结构影响机理复杂,非线性明显.上述分析验证了该裂缝损伤状态模型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裂缝损伤 状态模型 弥散裂缝模型 有限元分析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粗糙度对混凝土对流换热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林仁 李绍基 陈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89,共9页
对流换热系数是混凝土重要的热工参数之一。目前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节能、结构温度荷载及温度效应等温度相关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在对流换热系数的选取上存在较大差异,且未考虑材料表面状况的影响,这直接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对流换热系数是混凝土重要的热工参数之一。目前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节能、结构温度荷载及温度效应等温度相关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在对流换热系数的选取上存在较大差异,且未考虑材料表面状况的影响,这直接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文中基于牛顿冷却定律和热平衡原理,设计和制备了一套混凝土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试验测定系统,以参数定量可控的方法开展不同粗糙度混凝土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试验研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混凝土对流换热系数的定量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测试系统和方法能很好地在构件尺度下测定混凝土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表面粗糙度显著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对流换热,在10 m/s风速范围内,不同粗糙度的混凝土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相差40.1%~77.4%;换热系数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且相比于自然对流,受迫对流受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更大。基于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4种典型粗糙度混凝土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耦合风速和表面粗糙度影响的混凝土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公式,并就工程中如何考虑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进行热交换系数取值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对流换热系数 表面粗糙度 激光扫描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预制装配式再生块体混凝土圈梁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林仁 王仁凯 +1 位作者 夏涛 徐清艳 《新型建筑材料》 2022年第11期160-164,共5页
提出一种采用分段预制,节段之间采用在U型槽段内搭筋灌浆连接的预制装配式再生块体混凝土圈梁。聚焦工程应用可行性,开展圈梁预制节段设计、连接构造和施工工艺等该技术关键问题研究,以有限元分析和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全现浇... 提出一种采用分段预制,节段之间采用在U型槽段内搭筋灌浆连接的预制装配式再生块体混凝土圈梁。聚焦工程应用可行性,开展圈梁预制节段设计、连接构造和施工工艺等该技术关键问题研究,以有限元分析和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全现浇,该预制装配式圈梁的力学性能下降不明显,节段连接可靠;对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圈梁进行试制和弯剪试验发现,相比于传统全现浇圈梁,该预制装配式圈梁的极限承载力几乎不变,初始刚度略有下降,连接合理可靠,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掺入对预制圈梁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该预制装配式圈梁可实现85%以上的预制率,掺入废弃混凝土能节省不低于25%的新混凝土,无需支模和养护,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圈梁 搭筋连接 再生块体混凝土 弯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桁架结构特征响应信息对模型修正的影响机理分析
7
作者 周林仁 叶文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8,共8页
实测的结构响应特征信息是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基础。由于土木工程结构体型巨大和服役环境复杂,使得结构现场测试难度大、成本高和测试信息有限,因此,合理和高效地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有限测量信息,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对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有效... 实测的结构响应特征信息是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基础。由于土木工程结构体型巨大和服役环境复杂,使得结构现场测试难度大、成本高和测试信息有限,因此,合理和高效地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有限测量信息,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对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有效修正,意义重大。从数学问题求解的角度分析结构模型修正,通过一个空间桁架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构特征信息量大小和类型对模型修正的影响,揭示结构特征信息对模型修正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基于设计和建立的实验室空间桁架模型的标准试验和损伤试验,开展了基于实测数据的桁架结构模型修正,验证了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结构特征信息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高效和可靠的修正,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桁架 结构模型修正 特征量信息 灵敏度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方法的超大跨悬索桥有限元模型修正 被引量:16
8
作者 郁胜 周林仁 欧进萍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径向基函数响应面建模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得到能反映结构真实状态的超大悬索桥有限元分析模型。首先利用灵敏度分析方法选取待修正参数和可用的特征量信息,以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方法构造不同摄动水平下的待修正参... 基于径向基函数响应面建模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得到能反映结构真实状态的超大悬索桥有限元分析模型。首先利用灵敏度分析方法选取待修正参数和可用的特征量信息,以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方法构造不同摄动水平下的待修正参数样本,通过有限元模型的静动力分析计算不同参数水平下的特征量样本;然后,以待修正参数样本和特征量样本为结构系统输入和输出,建立能逼近大型结构系统设计参数与特征量之间复杂隐式函数关系的径向基响应面模型;最后,基于建立的响应面模型,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对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以国内湖南某超大跨钢桁架悬索桥为对象,采用高斯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基于成桥静动力试验监测数据,对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结构的物理状态,较好地体现了该桥梁结构的真实静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响应面方法 遗传算法 塔梁分离式悬索桥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