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水泥砂浆终凝前水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肖义 薛凯喜 +2 位作者 何松 周朝慧 曹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为探究水泥砂浆终凝前的水化及水分布特征,减少水化过程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采用低场核磁共振(NMR)设备实时观测水泥砂浆凝固过程中孔径和水分分布变化,并基于核磁共振T2谱定量表征了水泥砂浆水化程度以及水化速率,揭示了水泥... 为探究水泥砂浆终凝前的水化及水分布特征,减少水化过程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采用低场核磁共振(NMR)设备实时观测水泥砂浆凝固过程中孔径和水分分布变化,并基于核磁共振T2谱定量表征了水泥砂浆水化程度以及水化速率,揭示了水泥砂浆终凝前微观孔隙结构、水分分布及水化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毛细孔随水化程度的提高逐渐转变为更小孔径的过渡孔和胶凝孔;试件内部孔隙中存在水的传输及转移,前3 h内物理束缚水主要转化为沁水覆盖在试件表面,部分传输到胶凝孔中;3 h后,有更多小孔隙生成,在毛细孔压力作用下,毛细孔中的水传输到过渡孔和胶凝孔中;水化程度随水化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但水化速率以倒“S”形变化,初始阶段逐渐减小,当减小到休眠阶段后基本保持不变,随后又加速反应一段时间后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水化速率 水化程度 水分传输 孔隙特征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工况下红黏土边坡持水响应规律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薛凯喜 丁辰 +4 位作者 康国芳 陈国房 周朝慧 王安礼 李向辉 《水力发电》 CAS 2021年第3期31-36,88,共7页
以江西区域内典型红黏土边坡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土非饱和渗流理论,建立红黏土边坡有限元计算模型,对4种典型降雨工况下红黏土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均是影响红黏土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前期为常态时,边... 以江西区域内典型红黏土边坡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土非饱和渗流理论,建立红黏土边坡有限元计算模型,对4种典型降雨工况下红黏土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均是影响红黏土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前期为常态时,边坡各参数指标均维持在初始稳定状态;降雨开始后,边坡安全系数呈减小态势,岩土体强度和稳定性降低,边坡中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变大,体积含水量升高;越接近地表的土体降雨入渗响应越强烈,边坡不同位置处土体的降雨入渗影响程度依次为:坡肩>坡顶>坡面>坡脚>坡底;降雨入渗和互渗过程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越靠近地表,孔隙水压力短期内变化越明显;土体干湿循环对边坡稳定性整体表现为负作用,且作用效果不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边坡 稳定性分析 降雨工况 Geostu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渗透分层取样技术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薛凯喜 周朝慧 +4 位作者 田兴华 多会会 丁辰 曹凯 齐小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1,共8页
岩土工程实践中,一般通过测定黏性土的液塑性指数来确定其具体分类,并据此判断土体的基本工程性质。但目前《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2019)中推荐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制作出的土样干密度差异明显,使得试验过... 岩土工程实践中,一般通过测定黏性土的液塑性指数来确定其具体分类,并据此判断土体的基本工程性质。但目前《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2019)中推荐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制作出的土样干密度差异明显,使得试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点在双对数坐标轴上离散性很大。通过对国标中推荐的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进行改进,得到了一种新的联合测定法——竖向渗透分层取样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这种测定法在制作土样时流程更为严密,使得数据在双对数坐标轴上呈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对网纹红土、棕钙土、淤泥质土和潮土4种土样的界限含水率进行室内测试,验证了所制备试样干密度均匀、含水率分布层次丰富;将实施改进的试验方法与国标推荐法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塑限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干密度 含水率 锥入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住宅地下室预应力顶板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齐小宏 王龙 +4 位作者 徐光标 周朝慧 田兴华 陈发 杨吉星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相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顶板而言,无粘结预应力顶板在强度、刚度和抗渗透特性和防腐蚀性能等方面更为优异。对无粘结预应力顶板和和普通顶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系统总结了无粘结预应力在施工工艺、钢筋防腐性能、经济性能... 相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顶板而言,无粘结预应力顶板在强度、刚度和抗渗透特性和防腐蚀性能等方面更为优异。对无粘结预应力顶板和和普通顶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系统总结了无粘结预应力在施工工艺、钢筋防腐性能、经济性能、防水性能和顶板变形挠度等五个方面显著优势,并结合青岚安置房工程的具体施工案例,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顶板设计的材料要求、布筋情况,并阐述了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的技术要点,以及顶板后浇带的具体施工要求。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普通住宅地下室预应力顶板物理力学性能好,施工难易程度适中,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室顶板 无粘结预应力 后张法 工作性能 布筋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