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酸锂废料回收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雯雯 文小强 +4 位作者 郭春平 周有池 陈燕飞 张帆 肖颖奕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98,102,共5页
采用硫酸体系对钛酸锂废料选择性提锂、浸出液除杂沉Li2CO3、浸出渣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TiO2。研究了硫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时间等对锂浸出率的影响,锂离子浓度、碳酸钠添加量、反应温度等对Li2CO3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酸浸工... 采用硫酸体系对钛酸锂废料选择性提锂、浸出液除杂沉Li2CO3、浸出渣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TiO2。研究了硫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时间等对锂浸出率的影响,锂离子浓度、碳酸钠添加量、反应温度等对Li2CO3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酸浸工艺为:硫酸浓度1.5 mol/L、液固比3∶1、95℃下反应2 h,此时锂浸出率为96.80%;最佳沉锂工艺为:在净化液Li+浓度27 g/L、碳酸钠添加量为理论值的1.10倍、沉锂温度95℃、反应时间40 min,此条件下得到的碳酸锂产品主含量大于99.65%,达到行业电池级碳酸锂要求。本工艺锂浸出率高,无废液产生,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为钛酸锂废料的综合回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电池 综合回收 钛酸锂 电池级 碳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低温烧结的NaFePO_4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雯雯 周健 +5 位作者 文小强 罗林山 周有池 肖厚群 赵健文 肖颖奕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120,共4页
以草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前驱体,经固相烧结制得钠离子电池NaFePO_4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激光衍射粒度分析、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对材料进行了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 以草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前驱体,经固相烧结制得钠离子电池NaFePO_4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激光衍射粒度分析、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对材料进行了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制得了球形前驱体,经低温烧结的钠离子电池NaFePO_4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其嵌钠平台在3.0 V左右,在0.1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00 m Ah/g,经过30次循环,其可逆放电比容量达93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ePO4 喷雾干燥 正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粉回收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有池 文小强 +1 位作者 刘雯雯 郭春平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23期176-179,共4页
采用部分盐酸+氧化剂体系选择性回收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中的锂,研究了氧化剂的选择、氧化剂用量、酸耗量、液固比以及反应时间对锂浸出率的影响。浸出液经除杂后进行沉锂,获得的碳酸锂产品的主含量大于99.6%,达到电池级碳酸锂要求,... 采用部分盐酸+氧化剂体系选择性回收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中的锂,研究了氧化剂的选择、氧化剂用量、酸耗量、液固比以及反应时间对锂浸出率的影响。浸出液经除杂后进行沉锂,获得的碳酸锂产品的主含量大于99.6%,达到电池级碳酸锂要求,锂的总回收率达到90%。实验结果发现,酸耗量摩尔比为1.0倍,大幅度降低了回收过程的耗酸耗碱量,且锂液浓度经两次逆流浸出可达24g/L,避免了锂液蒸发浓缩过程,简化了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废旧 磷酸铁锂 回收 碳酸锂 电池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Y比对A_(2)B_(7)型La⁃Y⁃Ni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雯雯 赖华生 +1 位作者 王玉香 周有池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不同La/Y比的A_(2)B_(7)型La_(x)Y_(3-x)Ni_(9.7)Mn_(0.5)Al_(0.3)(x=0.2,0.4,0.6,0.8,1.0)储氢合金。通过XRD、SEM、气相PCT曲线和电化学充放电循环曲线测试等方法,系统研究了A侧Y元素部分替代La元素对合金相结构... 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不同La/Y比的A_(2)B_(7)型La_(x)Y_(3-x)Ni_(9.7)Mn_(0.5)Al_(0.3)(x=0.2,0.4,0.6,0.8,1.0)储氢合金。通过XRD、SEM、气相PCT曲线和电化学充放电循环曲线测试等方法,系统研究了A侧Y元素部分替代La元素对合金相结构和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合金主相为Ce_(2)Ni_(7)相,同时还含有少量Gd2Co7相、PuNi_(3)相和LaNi_(5)相。主相Ce_(2)Ni_(7)相丰度随着La/Y比增加而逐渐增大,当La/Y比为1∶2时,LaY_(2)Ni_(9.7)Mn_(0.5)Al_(0.3)合金吸氢量最大,为1.317%。经过150次充放电循环,LaY_(2)Ni_(9.7)Mn0.5 Al0.3合金容量保持率最高,为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La/Y比 La⁃Y⁃Ni储氢合金 A2B7型 吸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