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疆祖鲁洪花岗岩体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有勤 王奎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0-76,共7页
祖鲁洪黑云母花岗岩系海西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284Ma。岩石中钛铁矿含量明显大于磁铁矿;岩石化学特征为高硅、富碱,岩体的^(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64,稀土分布模式与壳型花岗岩相同,δEu值为0.37。全岩δ^(1... 祖鲁洪黑云母花岗岩系海西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284Ma。岩石中钛铁矿含量明显大于磁铁矿;岩石化学特征为高硅、富碱,岩体的^(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64,稀土分布模式与壳型花岗岩相同,δEu值为0.37。全岩δ^(18)O值为11.18‰,石英的δ^(18)O值为12.84‰。岩体主要由地壳岩石经部分熔融所形成,具有S型和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石 成因 新疆 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子探针对广西金牙微细粒金矿金赋存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凡庆 卢江 +5 位作者 毛振伟 谭舜 张庶元 周有勤 洪吉安 王奎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07-110,116,共5页
微细粒金赋存状态的研究,对搞清此类金矿的成因,指导这类金矿的勘探、开采和选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用电子探针对广西金牙微细粒金矿的矿石进行了观察分析,首次在金牙金矿床含金硫化物表面发现了含铂汞金矿、汞金矿、铂金矿以... 微细粒金赋存状态的研究,对搞清此类金矿的成因,指导这类金矿的勘探、开采和选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用电子探针对广西金牙微细粒金矿的矿石进行了观察分析,首次在金牙金矿床含金硫化物表面发现了含铂汞金矿、汞金矿、铂金矿以及自然金,并确定出它们的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金矿 金赋存状态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束分析对微细粒金赋存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奎仁 周有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51-253,共3页
微细粒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也是我国近年来重点研究的矿床类型之一。其中金主要为显微金和超显微金,不但肉眼难以见到,在光学显微镜下也很难发现,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矿床的评价、勘探和选冶工艺的确定。因此,弄清微... 微细粒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也是我国近年来重点研究的矿床类型之一。其中金主要为显微金和超显微金,不但肉眼难以见到,在光学显微镜下也很难发现,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矿床的评价、勘探和选冶工艺的确定。因此,弄清微细金的赋存状态是解决此类矿床选冶回收率的关键。目前研究微细金赋存状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电子探针和电镜等微束分析新技术,本文运用电子探针、扫描质子探针(SPM)、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新技术对广西金牙微细粒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对微细粒金赋存状态的质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 矿床类型 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 黄铁矿化 选冶 光学显微镜 板纳组 白云岩 中三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的材料矿物学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奎仁 周有勤 项亮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49-355,共7页
凹凸棒石对有机物,尤其对具有极性或极性基团的有机大分子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其机理在于它特殊的结构所导致的表面和沸石水孔道中的电性不饱和而产生的电吸附作用。凹凸棒石可以用作高分子PEK-C复合材料的填料,经过缩醛反应对凹凸棒石表... 凹凸棒石对有机物,尤其对具有极性或极性基团的有机大分子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其机理在于它特殊的结构所导致的表面和沸石水孔道中的电性不饱和而产生的电吸附作用。凹凸棒石可以用作高分子PEK-C复合材料的填料,经过缩醛反应对凹凸棒石表面进行改性,可改善填料与基体之间内表面的粘结,提高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抗张强度和断裂伸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复合材料 实验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的地质冶金学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有勤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5期76-80,共5页
金矿石的加工和提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金矿石的品位、储量和赋存状态。由于金在地壳中的丰度极低又具有极大的分散性,导致其在许多矿床中的分布极不均匀。同时,金赋存状态的多样性也使得金矿石(特别是难处理金矿石)的加工处理更加充满了... 金矿石的加工和提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金矿石的品位、储量和赋存状态。由于金在地壳中的丰度极低又具有极大的分散性,导致其在许多矿床中的分布极不均匀。同时,金赋存状态的多样性也使得金矿石(特别是难处理金矿石)的加工处理更加充满了挑战和风险。地质冶金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合理而有代表性的采样使选矿试验得到的数据能真实地代表或最大限度地逼近被研究的矿床(矿石),从而将矿床(矿石)可变性造成的技术风险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地质冶金学 工艺矿物学 矿物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