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菌草青贮饲料优势菌株鉴定及其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文优 周晓罡 +4 位作者 彭仕平 李赢 刘庆 刘秋艳 刘光华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5-871,共7页
【目的】筛选并分离鉴定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发酵中的优势菌株,研究其对巨菌草青贮发酵的效果,为提升巨菌草青贮品质以及巨菌草高效饲料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巨菌草中分离纯化出5株优势菌株,结合其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并... 【目的】筛选并分离鉴定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发酵中的优势菌株,研究其对巨菌草青贮发酵的效果,为提升巨菌草青贮品质以及巨菌草高效饲料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巨菌草中分离纯化出5株优势菌株,结合其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并利用16S rDNA和ITS序列对5株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将筛选的优势菌株接种至巨菌草中青贮,采用裹包青贮法,青贮45 d后,进行感官评价和青贮品质鉴定。【结果】筛选出的5株菌株分别是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加纳醋杆菌(Acetobacter ghanens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感官评分试验组(植物乳杆菌、发酵毕赤酵母和加纳醋杆菌混合添加为T1组;植物乳杆菌、发酵毕赤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添加为T2组;植物乳杆菌、发酵毕赤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混合添加为T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且处理T3>处理T1>处理T2>处理T4(CK)。青贮品质鉴定中,试验组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而试验组p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纤维含量均减少。【结论】筛选鉴定的5株菌株促进了巨菌草青贮饲料感官质量和青贮品质的提升,可作为饲草发酵的饲用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青贮饲料 优势菌株 鉴定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菜根肿病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2
作者 张怡宁 刘秋艳 +6 位作者 朱美竹 曾民 苏源 梁家灿 刘庆 姚永兴 周晓罡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目的】获得对云南白菜根肿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菌株,为云南白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菌种资源。【方法】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乡大棚白菜根肿病发病严重的地块,采集正常生长或发病较轻的白菜植株及其根际土壤,分离... 【目的】获得对云南白菜根肿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菌株,为云南白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菌种资源。【方法】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乡大棚白菜根肿病发病严重的地块,采集正常生长或发病较轻的白菜植株及其根际土壤,分离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特征鉴定、生理生化检测及分子序列分析。【结果】经初步筛选共获得46株细菌。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30株细菌,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TB⁃7菌株,该菌株对白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6.88%;白菜植株内共分离出16株内生细菌,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EB⁃15菌株,该菌株对白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7.38%。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抑菌效果最好的TB⁃7菌株作为目标菌株,经鉴定,TB⁃7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菌体菌落较小,颜色淡黄色,表面光滑且扁平,菌体湿润,不透明,边缘规则;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TB⁃7菌株是好氧菌,V⁃P、淀粉水解、pH 5.7,生长3项检测指标均呈阳性,柠檬酸盐、丙酸盐、D⁃木糖、L⁃阿拉伯糖、D⁃甘露醇、明胶液化、7%NaCl生长、硝酸盐还原8项检测指标均呈阴性;16S rDNA扩增产物约为1500 bp,测序结果表明,TB⁃7菌株与坚强芽孢杆菌(Cytobacillus firmus)同源性达到100%,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的坚强芽孢杆菌。【结论】通过初步筛选及鉴定,获得1株对白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抑制率达到76.88%的拮抗菌株,该菌株的获得可为解决云南本地日益严重的白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肿病 生防菌 休眠孢子 菌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菌全基因组分泌蛋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周晓罡 侯思名 +4 位作者 陈铎文 陶南 丁玉梅 孙茂林 张绍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5-793,共9页
利用马铃薯晚疫病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蛋白进行分析,为明确该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文章应用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 v3.0和PSORT,跨膜螺旋结构预测软件TMHMM-2.0和T... 利用马铃薯晚疫病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蛋白进行分析,为明确该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文章应用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 v3.0和PSORT,跨膜螺旋结构预测软件TMHMM-2.0和THUMBUP,GP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I Predictor,亚细胞器中蛋白定位分布预测软件TargetP v1.01,对已经公布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全基因组22 658个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晚疫病菌全基因组编码蛋白中有671个为潜在的分泌型蛋白,占编码蛋白总数的3.0%。其中有45个分泌蛋白有功能方面的描述,其功能涉及细胞代谢、信号转导等方面;此外,还有一些与激发子类似的分泌蛋白,它们可能与晚疫病菌的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疫病菌 信号肽 分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脉孢菌基因组分泌蛋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周晓罡 李成云 +6 位作者 赵之伟 苏源 张绍松 李进斌 杨静 刘林 业艳芬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利用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v3.0和PSORT,跨膜螺旋结构预测软件TMHMMv2.0和THUMBUP,GP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IPredictor和亚细胞器中蛋白定位分布预测软件TargetPv1.01对粗糙脉孢菌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已公布的10082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 利用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v3.0和PSORT,跨膜螺旋结构预测软件TMHMMv2.0和THUMBUP,GP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IPredictor和亚细胞器中蛋白定位分布预测软件TargetPv1.01对粗糙脉孢菌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已公布的10082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粗糙脉孢菌中有437个蛋白为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最小的可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为252bp,最大为6604bp,平均1433bp,分泌蛋白信号肽长度介于15~59个氨基酸之间。在437个分泌蛋白中,205个具有功能描述,主要包括各种酶类、细胞能量生成、运转以及自身修复、防卫等多种功能。这些蛋白所参与的生化过程可能发生在膜外的周质空间或是菌体外的场所,为该物种营养的摄取,以及对环境做出响应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脉孢菌 信号肽 分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种植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态变化及其外源基因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晓罡 张绍松 +3 位作者 李成云 李进斌 陈艳 黄兴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6期734-738,共5页
对转基因植物种植地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及外源基因是否转移到土壤微生物中的可能性进行检测,是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大棚采集了转基因西红柿及对照土壤样品12份,采用平板稀释法对该... 对转基因植物种植地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及外源基因是否转移到土壤微生物中的可能性进行检测,是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大棚采集了转基因西红柿及对照土壤样品12份,采用平板稀释法对该土样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种植转基因西红柿的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一定的变化。设计35s启动子、反义基因、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等特异引物对上述土样的总DNA,以及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均未检测到外源基因扩增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种群数量 转基因植物 安全性评价 基因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晓罡 朱立煌 +3 位作者 翟文学 李进斌 罗朝喜 李成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稻瘟病菌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 ,同时又是研究植物和病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试验系统。实验通过采用 95 - 2 3- 4a稻瘟病菌株经提取纯化得到该稻瘟病菌的细胞核基因组总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解后 ,与经末端去磷酸化处理过... 稻瘟病菌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 ,同时又是研究植物和病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试验系统。实验通过采用 95 - 2 3- 4a稻瘟病菌株经提取纯化得到该稻瘟病菌的细胞核基因组总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解后 ,与经末端去磷酸化处理过的pCUGIBAC1质粒载体按一定摩尔比例相互连接 ,通过转化E .coliDH10B感受态细胞进而通过蓝白斑筛选挑取白色克隆从而构建了 95 - 2 3- 4a稻瘟病菌株的细菌人工染色体 (BAC)基因组文库。通过进行酶切检测及Southern杂交分析后确定所构建的BAC文库平均插入片段 2 9.1kb ,该文库覆盖 7.4倍基因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细菌 人工染色体 BAC 基因组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受限条件下植物病原真菌氮调控基因表达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晓罡 姚春馨 +3 位作者 丁玉梅 陶南 孙茂林 张绍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8-856,共9页
研究证实植物病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植物病原真菌分泌的效应子诱导引起的,在此过程中,调控效应基因表达能够了解病原菌的侵染过程。细胞的营养状况据推测对于效应基因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氮胁迫条件下相同效应基因的诱... 研究证实植物病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植物病原真菌分泌的效应子诱导引起的,在此过程中,调控效应基因表达能够了解病原菌的侵染过程。细胞的营养状况据推测对于效应基因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氮胁迫条件下相同效应基因的诱导作用在植株体内和体外是一致的,表明氮源缺乏的环境在植物体进化的早期就已经存在了。文章阐述了在氮受限条件下真菌致病系统中效应基因调控机制及其已经发现的氮调节基因特异性表达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几个病原菌中氮调控基因的功能,比较寄主植物体内和体外在氮限制条件下基因的诱导效应,从而揭示出氮的有效性在寄主植物病害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真菌 氮代谢 氮调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土壤湿温度效应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晓罡 丁玉梅 +2 位作者 姚春馨 董禄凤 孙茂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65-1169,共5页
春播马铃薯出苗后,在全生长期土壤相对湿度处于23%~25%的干旱胁迫状态下,干旱处理的产量比正常供水减少71.3%,植株根重量平均减少49.6%,茎杆减少46.5%,叶片减少39.9%.在苗期根系和叶片的减产量最显著,苗期补水对根系和叶片的生... 春播马铃薯出苗后,在全生长期土壤相对湿度处于23%~25%的干旱胁迫状态下,干旱处理的产量比正常供水减少71.3%,植株根重量平均减少49.6%,茎杆减少46.5%,叶片减少39.9%.在苗期根系和叶片的减产量最显著,苗期补水对根系和叶片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促进.茎杆差异更大表现在开花期,主要是对植株的株高和茎杆的数量、粗细减量有较大影响.干旱导致了土壤低温,全生育期(133 d),干旱处理的土壤积温仅为1572℃,比正常供水少1304℃,尤其在结薯膨大期土温仅6.7 ~11.9℃,可能有效的活动积温更少.推测土壤相对湿度减少1%,温度降低0.245℃.干旱和伴随产生低温的综合效应,造成马铃薯产量损失.干旱土壤日内湿度急剧变化,湿度差最大可以达到37%,这种急剧湿差加剧了土壤和植株的蒸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马铃薯 土壤 湿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系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晓罡 丁玉梅 +4 位作者 孙茂林 陈亮 苏源 张绍松 李成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642-647,共6页
以IRRI-Japan2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系和对照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的成熟种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发现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异极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14.3%-97.1%,将2,4-D浓度从3.0mg/L提高到5... 以IRRI-Japan2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鉴别品系和对照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的成熟种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发现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异极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14.3%-97.1%,将2,4-D浓度从3.0mg/L提高到5.0mg/L时,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经诱导成功的水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一段时间后,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继代特性出现明显差异,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单株系愈伤组织建立了水稻悬浮细胞系。悬浮培养过程中对胚性悬浮系的细胞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细胞的形状由开始的不规则、长条形逐渐转交成近椭圆形、椭圆形;细胞质由很淡、透明、具明显的大液泡逐渐转变成浓厚、不透明、较小的液泡。大多数品系的单细胞率由30%-40%提高到60%~90%。本研究通过努力,建立了14种单基因型水稻材料的稳定悬浮细胞系,构建过程中发现基因型、继代培养特性、愈伤组织类型选择是影响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重要因素。该悬浮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稻瘟菌分泌蛋白与水稻细胞互作的生化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悬浮细胞系 单基因系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胁迫条件下稻瘟病菌分泌蛋白与水稻悬浮细胞互作中“活性氧”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晓罡 侯思名 +5 位作者 苏源 陶南 丁玉梅 姚春馨 孙茂林 张绍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64-2171,共8页
以CH-63和TH-16 2个致病性差异显著的稻瘟病菌株为材料,在氮胁迫培养条件下进行液体培养,经培养2 d后,采用铵盐沉淀及透析纯化提取稻瘟病菌培养滤液中的致病性分泌蛋白。以24个IRRI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和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的... 以CH-63和TH-16 2个致病性差异显著的稻瘟病菌株为材料,在氮胁迫培养条件下进行液体培养,经培养2 d后,采用铵盐沉淀及透析纯化提取稻瘟病菌培养滤液中的致病性分泌蛋白。以24个IRRI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和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的成熟种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并构建水稻悬浮细胞系。以构建成功的感病品种LTH和抗病品种IRBL-9的水稻悬浮细胞系为材料,接种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泌蛋白并对活性氧浓度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感病与抗病品种在接种前12 h均出现活性氧迸发,且均出现2个峰值。比较稻瘟病菌株TH-16和CH-63分泌蛋白接种IRBL-9与LTH后H2O2浓度变化特征,发现分泌蛋白致病性强弱与H2O2浓度变化呈正相关,CH-63产生的强致病性分泌蛋白引起活性氧浓度的快速增加。TH-16产生的弱致病性分泌蛋白接种IRBL-9与LTH后活性氧浓度则增加不明显。上述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稻瘟病菌与水稻之间的相互识别、信号传导和应答过程,阐明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机制、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胁迫 分泌蛋白 致病性 悬浮细胞系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染色体基因组分泌信号肽计算机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晓罡 丁玉梅 +2 位作者 张绍松 孙茂林 李建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340-345,共6页
应用SignalP 3.0、TMHMM 2.0、THUMBUP、big-PI、TargetP1.01、Lipop 1.0、TatP 1.0等7种软件对植物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GMI1000染色体基因组3448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染色体基因组分泌信号肽ORFs有17... 应用SignalP 3.0、TMHMM 2.0、THUMBUP、big-PI、TargetP1.01、Lipop 1.0、TatP 1.0等7种软件对植物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GMI1000染色体基因组3448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染色体基因组分泌信号肽ORFs有178个,占其基因组编码ORFs的5.2%,其中有150个ORFs属于Ⅰ型分泌信号肽,28个ORFs属于Ⅱ型分泌信号肽。在178个ORFs中具RR-motif信号肽结构的有13个,其中11个属于Ⅰ型信号肽,2个属于Ⅱ型信号肽。通过软件预测未发现Comc型信号肽与细菌素-信息素型信号肽结构。在染色体分泌信号肽ORFs中,有116个具可预测功能,其余62个为功能未知的推定蛋白。已知功能主要集中于细胞代谢、细胞调控及转运、细胞膜结构等领域,这些功能是该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中各种因子发生互作,相互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lstonia SOLANACEARUM GMI1000 染色体基因组 分泌信号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胁迫条件下稻瘟病菌CH-63致病蛋白Mg-p1与水稻互作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相关酶活研究
12
作者 周晓罡 姚春馨 +3 位作者 丁玉梅 陶南 孙茂林 张绍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分离纯化获得氮胁迫条件下稻瘟病菌CH-63分泌产生的致病蛋白Mg-p1,大小约为58 KD。该蛋白接种感病品种蒙古稻,接种处叶片出现过敏性坏死反应。电镜检测接种该蛋白后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发现与对照相比致病蛋白处理后细胞壁加厚,形成空... 分离纯化获得氮胁迫条件下稻瘟病菌CH-63分泌产生的致病蛋白Mg-p1,大小约为58 KD。该蛋白接种感病品种蒙古稻,接种处叶片出现过敏性坏死反应。电镜检测接种该蛋白后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发现与对照相比致病蛋白处理后细胞壁加厚,形成空腔,叶绿体膜消失,淀粉粒数量减少,叶绿体发生崩解。构建抗、感水稻品种C101A51和蒙古稻的悬浮细胞系,对致病蛋白Mg-p1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Mg-p1接种蒙古稻后PAL酶活增加强于完全培养条件下产生的分泌蛋白,而接种抗病品种C101A51后PAL活性变化不明显。在检测POD活性变化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感病或抗病品种,其互作过程中POD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在水稻受到外源物侵染后,其POD活性均会发生变化,无明显专一性,PAL则针对感病品种具有稻瘟病菌致病特异性,而抗病品种也无明显专一性。通过上述研究对深入了解稻瘟病菌与水稻之间的相互识别,信号传导和应答过程,阐明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机制、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胁迫 稻瘟病菌 致病性分泌蛋白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微卫星序列的频率和分布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成云 李进斌 +2 位作者 周晓罡 董爱荣 许明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利用已经公布的稻瘟病菌基因组测序结果 ,对该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 (SSR)的类型、大小及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已经公布的 37.89Mb的基因组序列中 ,共有 16 398个由 1~ 6个核苷酸为基序的SSR序列 (匹配值为80 % ) ,其总长度... 利用已经公布的稻瘟病菌基因组测序结果 ,对该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 (SSR)的类型、大小及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已经公布的 37.89Mb的基因组序列中 ,共有 16 398个由 1~ 6个核苷酸为基序的SSR序列 (匹配值为80 % ) ,其总长度占整个基因组碱基数的 0 .87% ,平均 2 .31kb碱基中就分布有 1个大于 15bp的SSR。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单碱基重复 ,达到 4 392个 ,其次为三碱基重复序列 (35 86个 ) ,五碱基重复序列 (344 2个 ) ,这 3种SSR总数达 114 2 0个 ,占SSR的 6 9.7%。数量最少的是二碱基重复序列 ,只有 6 80个。在整个基因组中的主要基序有A ,AG ,AC ,ACG ,AGC ,AAG ,GGC ,ACCT ,ATCC ,AAAG ,AAAAG ,AAAAT ,AAAAC ,AAAAAG ,AAAAAT和AACTAG。有的基序类型则完全没有出现。对不同超级连锁群的分析结果表明 ,各连锁群之间的SSR分布有一定差异 ,但总体上仍是较为均衡的。这些结果为稻瘟病菌的基因标记、群体结构研究、非编码区DNA序列的结构及功能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基因组 微卫星序列 频率 分布 遗传标记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变化及与耐旱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6
14
作者 丁玉梅 马龙海 +3 位作者 周晓罡 姚春馨 董禄风 孙茂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本试验通过在温室内设置干旱胁迫的种植条件,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8个马铃薯品种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分析了pro和MDA含量变化与相应品种耐旱性的相关性。马铃薯品种在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产量和产量... 本试验通过在温室内设置干旱胁迫的种植条件,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8个马铃薯品种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分析了pro和MDA含量变化与相应品种耐旱性的相关性。马铃薯品种在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产量和产量系数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左力洋芋耐旱性最强,PI34、宁蒗182、宁蒗152耐旱性次之,马尔科洋芋、永德紫皮洋芋、甲帮洋芋和剑川红为耐旱性最差。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马铃薯叶片游离pro含量和MDA含量均升高,不同品种马铃薯脯氨酸含量升高1.01~5.40倍,丙二醛含量升高1.10~1.91倍。马铃薯品种叶片游离pro含量相对值、MDA含量相对值和相应品种的根系拉力系数、产量系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游离脯氨酸相对值、丙二醛含量相对值可以作为马铃薯植株生长早期评价品种耐旱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马铃薯 游离脯氨酸 丙二醛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阅读框架中SSR频率、分布及所在基因功能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成云 李进斌 +3 位作者 周晓罡 张绍松 董爱荣 许明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在对稻瘟病菌基因组中SSR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由1~6个碱基为重复单元的SSR在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区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2 378个基因的编码区中共分布有3 240个SSR序列(标准是15bp以上,匹配值为80%).在已经... 在对稻瘟病菌基因组中SSR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由1~6个碱基为重复单元的SSR在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区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2 378个基因的编码区中共分布有3 240个SSR序列(标准是15bp以上,匹配值为80%).在已经有注释的4 732个基因中,861个基因的编码区中有SSR.编码区中的SSR以三碱基重复和六碱基重复为主,其他类型的SSR则很少在编码区中出现.SSR在这些基因中很少有保守性,表明这些基因的高度变异,或者起源是较晚的.含有SSR的基因多为转录蛋白、信号传导的细胞调节基因这一现象表明,SSR在物种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利用基因编码区中丰富的SSR序列信息及其变化带来的功能变化的信息,将可以在该菌功能基因组的研究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稻瘟病菌 分布 序列信息 蛋白质编码区 物种形成 利用 基因功能 碱基 功能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对烟株根际土壤pH值的影响 被引量:36
16
作者 丁玉梅 李宏光 +4 位作者 何金祥 王跃进 陆庆华 周晓罡 张绍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5-639,共5页
利用3种不同油菜枯含量、4种不同施用量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比,在烟苗移栽前进行塘施,对烟株根际土壤定期取样,检测土壤样品的pH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土质条件下,只施复合肥的根际土壤pH值随烟株生长而发生降升变化;不同油菜枯含... 利用3种不同油菜枯含量、4种不同施用量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比,在烟苗移栽前进行塘施,对烟株根际土壤定期取样,检测土壤样品的pH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土质条件下,只施复合肥的根际土壤pH值随烟株生长而发生降升变化;不同油菜枯含量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后,对烟株根际土壤的pH值具有微调作用,其中,以50%油菜枯含量的有机肥对土壤pH值的调节作用较明显;有机肥配施量从300~1200 kg/hm2的4个不同配比对土壤pH值都具有微调作用,以有机肥配施量为600~1200kg/hm2时,对烟株根际土壤的pH值具有较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复合肥 烟草 土壤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演变及稻种资源垂直抗性基因的利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罗朝喜 李进斌 +3 位作者 李成云 尹良芬 周晓罡 王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61,共5页
1993~ 1 997年从云南省 32个县 (市 )采集、分离到 80 0余个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单孢菌株。从中选出来自 2 1个县 (市 )的 1 5 5个菌株 ,用日本鉴别品种鉴定 ,结果可分为 78个生理小种 ,出现频率最高的为 1 36 4(出现频率 6 5 % ) ,较... 1993~ 1 997年从云南省 32个县 (市 )采集、分离到 80 0余个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单孢菌株。从中选出来自 2 1个县 (市 )的 1 5 5个菌株 ,用日本鉴别品种鉴定 ,结果可分为 78个生理小种 ,出现频率最高的为 1 36 4(出现频率 6 5 % ) ,较高的有 31 7 4(5 2 % )、 0 0 7(5 2 % )、 1 37 4(4 5 % )、 0 0 3(3 2 % )、 0 0 7 5(2 6 % )。稻瘟病菌的致病谱比 1 983~ 1 988年的小种有了明显增强 ,这主要是由于栽培了抗病较强的水稻品种的原因。根据生理小种在各稻作区的组成和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垂抗基因 云南省 稻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徐洁 罗华元 +3 位作者 常寿荣 王绍坤 周晓罡 王亚晶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79-2284,共6页
初步检测了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石屏县烟草种植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硝化细菌、解钾细菌、解磷细菌等功能有益微生物在数量上的差异和相关性。并对所得结果分析讨论后得出:相同功能有机肥料处理的不同烟区之间在微... 初步检测了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石屏县烟草种植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硝化细菌、解钾细菌、解磷细菌等功能有益微生物在数量上的差异和相关性。并对所得结果分析讨论后得出:相同功能有机肥料处理的不同烟区之间在微生物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壤微生物类群在不同地域本身存在较大差异以及长期以来两地农药的施用量存在差异;而对同一烟区进行不同处理,微生物数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加不同配比的功能有机肥料后对土壤微生物类群生长有一定作用。另外,通过试验还发现解磷(无机磷)细菌数与真菌数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际土壤 微生物区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基因组规模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苏源 李成云 +5 位作者 赵之伟 周晓罡 李进斌 杨静 刘林 业艳芬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1-275,292,共6页
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v3.0,亚细胞器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 v1.01,GPI-锚定位点软件big—PI Predictor和跨膜螺旋结构软件THMM-2.0这4个软件分析预测稻瘟菌12595个蛋白序列中有1134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可读框(ORF)最... 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v3.0,亚细胞器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 v1.01,GPI-锚定位点软件big—PI Predictor和跨膜螺旋结构软件THMM-2.0这4个软件分析预测稻瘟菌12595个蛋白序列中有1134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可读框(ORF)最小值为78bp,最大值为7849bp,平均1231bp。引导它们的信号肽长度介于15—45个氨基酸之间,平均为21个氨基酸。435个分泌蛋白具有功能描述,主要是与代谢有关的酶类。分析了其中降解细胞壁组分和与致病相关的酶类,提示在稻瘟菌侵染水稻不同阶段产生的关键酶及基因的功能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菌 基因组 信号肽 分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种ELISA法进行烟草花叶病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秋豫 陈新华 +3 位作者 丁铭 方琦 周晓罡 张仲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8-470,共3页
以改良的间接ELISA和DotELISA为基础,研制了烟草花叶病毒(TMV)快速诊断试剂盒,其中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1∶5000.通过模拟田间试验条件进行检测,并与电子显微技术相互印证,经过对云南省峨山?江川等县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试剂盒具有敏感?特... 以改良的间接ELISA和DotELISA为基础,研制了烟草花叶病毒(TMV)快速诊断试剂盒,其中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1∶5000.通过模拟田间试验条件进行检测,并与电子显微技术相互印证,经过对云南省峨山?江川等县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试剂盒具有敏感?特异?快捷3个特点,准确率分别为100%(间接ELISA)和98.7%(DotEL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ELISA DOT-ELISA 烟草花叶病毒 TWV 诊断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