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蜡梅花香及花色色素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周明芹 向林 陈龙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2-25,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吸附6个蜡梅基因型鲜花的香气成分,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结果共检出45个成分,其中鉴定了37个,只有18个共同出现在6个样品中。帖烯在花香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反式β-罗勒烯和芳樟醇的含量丰富,另外苯环型化合物...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吸附6个蜡梅基因型鲜花的香气成分,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结果共检出45个成分,其中鉴定了37个,只有18个共同出现在6个样品中。帖烯在花香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反式β-罗勒烯和芳樟醇的含量丰富,另外苯环型化合物乙酸苄酯也在花香成分中占有大的比重。但是各个主要组分在不同的基因型中相对含量差异很大,结果表明不同蜡梅基因型的花香成分存在质和量的变化。此外,选取在颜色表现性状上具有代表性的蜡梅中、内被片,通过一系列的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在200~600nm范围内的扫描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蜡梅花色色素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含有橙酮或/和查耳酮、二氢黄酮或/和二氢黄酮醇及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物质,可能含有黄酮、黄酮醇、异黄酮;杏黄色和黄绿色的花被片(包括中被片和内被片)中还含有微量的叶绿素a,而其他色泽的花被片中不含有叶绿素a;乔种和红心类蜡梅的内被片中还含有花色素及其苷类,且颜色的深浅与其花色素及苷类的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GC/MS分析 颜色反应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品种分类体系探讨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龙清 赵凯歌 周明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88-90,共3页
该文简单概述了蜡梅品种分类的历史 ,分析了蜡梅花器官主要性状中的遗传变异 ,综合各种因素确立了蜡梅品种分类的标准与等级 ,即以种型作为品种分类的第一级分类标准 ,以花的大小及花内被片紫红色斑纹状况分别作为第二、三级分类标准。... 该文简单概述了蜡梅品种分类的历史 ,分析了蜡梅花器官主要性状中的遗传变异 ,综合各种因素确立了蜡梅品种分类的标准与等级 ,即以种型作为品种分类的第一级分类标准 ,以花的大小及花内被片紫红色斑纹状况分别作为第二、三级分类标准。最后提出了一个以种型为基础的系、以花大小为标准而划分的类、以花内被片紫红色斑纹状况为基础划分的型组成的一个三级品种分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品种 分类系统 性状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蜡梅复合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响 周明芹 +1 位作者 赵凯歌 陈龙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1-117,共7页
将山蜡梅、浙江蜡梅、突托蜡梅统称为山蜡梅复合体,应用RAPD和ISSR标记分别对来自7个不同居群共201个山蜡梅复合体单株进行DNA多样性检验。结果显示:从38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条带清晰、重现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扩增出总条带数142条... 将山蜡梅、浙江蜡梅、突托蜡梅统称为山蜡梅复合体,应用RAPD和ISSR标记分别对来自7个不同居群共201个山蜡梅复合体单株进行DNA多样性检验。结果显示:从38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条带清晰、重现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扩增出总条带数142条,大小在300~2800bp,多态率达94.37%,PIC0.31,MI3.33。在80个RAPD引物中,选出了12条合适的引物,扩增出条带数226条,大小在150~2200bp,多态率达95.13%,PIC0.37,MI4.91。两种分子标记计算出山蜡梅复合体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952,Shannon信息指数为0.4884,反映出山蜡梅复合体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的AMOVA分析显示,山蜡梅复合体遗传变异大部分来自居群内变异,并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这表明7个地理居群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遗传分化。UPMGA聚类分析发现,7个山蜡梅复合体居群被归为明显的3大支,且地理距离相邻的居群遗传距离也近,说明居群的聚类和地理距离有关。同时分析结果还为解决存在争议的新种的分类工作提供分子水平的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蜡梅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RAPD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AHP分析法的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聪 周金 周明芹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3期172-176,共5页
为了给景观场地保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生态旅游区建设提供模板,以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为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确定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利用层级分析法(AHP)确定各因子权重,再通过GIS加权总和方法得出武汉木兰生... 为了给景观场地保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生态旅游区建设提供模板,以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为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确定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利用层级分析法(AHP)确定各因子权重,再通过GIS加权总和方法得出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敏感性图。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极敏感区域应严格控制开发边界,加强水源的保护及减少人为的干预;2)敏感区域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提升生态景观的多元效应和观赏性,遵循“保护为先,旅游开发为次”的原则;3)较敏感区域更多倾向于草地资源保护,整合耕地资源发展农业生态景观;4)不敏感区域应科学规划,增加绿化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人造地表的面积,持续实施退耕还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AHP 生态敏感性评价 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Ⅰ期手术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尹晖明 韩洁 +4 位作者 张钦增 刘海涛 郭万霞 周明芹 田冬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并发症 肠梗阻 外科手术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碱浸工艺处理氧化锌矿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杰 陈媛媛 +1 位作者 周明芹 龚光倩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0,共6页
氧化锌矿资源化利用是当前锌冶炼行业重要关注点。通过超声波辅助和常规机械搅拌碱浸处理氧化锌矿对比实验,考查实验因素温度、时间、初始碱浓度、超声波功率/搅拌速率等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浸出效果优于常规浸出,在... 氧化锌矿资源化利用是当前锌冶炼行业重要关注点。通过超声波辅助和常规机械搅拌碱浸处理氧化锌矿对比实验,考查实验因素温度、时间、初始碱浓度、超声波功率/搅拌速率等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浸出效果优于常规浸出,在较优实验参数超声波功率400 W、温度65℃、时间40 min、初始碱浓度4 mol/L、液固比10∶1下重复实验,Zn平均浸出率为91.62%。超声波辅助浸出可大幅缩短反应时间。超声波在浸出提取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矿 碱性浸出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与内痔并存的青年人直肠癌(附63例漏诊病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义锋 杨玉贵 +5 位作者 戴春晖 郭万霞 田冬梅 施青梅 李霞 周明芹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3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大肠癌合并糖尿病外科治疗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尹晖明 韩洁 +4 位作者 祝传丹 刘海涛 郭万霞 周明芹 胡风蕴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5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肠肿瘤 糖尿病 外科手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