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汽爆破对紫色杜仲叶片水提液抗氧化能力及香气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昀菲 孙志强 +4 位作者 杜庆鑫 王璐 杜兰英 王雁 刘攀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43,156,共13页
【目的】探究蒸汽爆破(汽爆)处理对杜仲叶片水提液抗氧化能力和香气组分的影响。【方法】以紫色杜仲品种‘华仲12’的叶片为试验材料,汽爆(压强0.45 MPa,稳压时间300 s)前设杀青后揉捻(A)、杀青(B)、萎凋后揉捻(C)和仅萎凋(D)4个处理,... 【目的】探究蒸汽爆破(汽爆)处理对杜仲叶片水提液抗氧化能力和香气组分的影响。【方法】以紫色杜仲品种‘华仲12’的叶片为试验材料,汽爆(压强0.45 MPa,稳压时间300 s)前设杀青后揉捻(A)、杀青(B)、萎凋后揉捻(C)和仅萎凋(D)4个处理,并设仅萎凋不汽爆对照(CK),分别测定各处理叶片水提取液的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用HPLC测定原儿茶酸、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儿茶素、没食子酸甲酯、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车叶草苷含量,并分析上述所有指标的相关性,再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检测挥发性物质成分,比较汽爆表现最佳处理与对照的成分差异。【结果】杜仲叶片经杀青(B)处理再汽爆的效果最好,其水提取液活性成分含量和体外抗氧化能力较高,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401.59和62.65 mg/g,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2%和370%;该处理7种活性成分含量是对照的1.68~21.92倍。杜仲叶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2~6.0,2.0~12.0,1.25~40.00,1.25~40.00 g/L时,B处理提取物清除DPPH、ABTS^(+)、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IC_(50)值分别为0.814,1.956,0.977和16.029 g/L,其FRAP值在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30 g/L时达最高(1.126 mmol/g),较对照提高了40.4%。相关性分析表明,车叶草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儿茶素、没食子酸甲酯、原儿茶酸和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显著相关。与对照相比,汽爆后表现最佳的B处理多出17种特有香气的挥发性化合物,包括特有香气物质苯甲醇(相对含量7.53%)、4-(2,6,6-三甲基-1,3-环己二烯-1-基)-3-丁烯-2-酮(相对含量0.68%)、α-异甲基紫罗酮(相对含量0.30%)和β-环柠檬醛(相对含量2.64%)。【结论】汽爆处理显著提高了紫色杜仲叶片水提液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丰富了挥发性化合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总多酚 总黄酮 香气组分 抗氧化能力 蒸汽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HS-SPME-GC-MS分析蒸汽爆破对杜仲嫩叶和成熟叶茶香气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昀菲 孙志强 +4 位作者 杜庆鑫 王志勇 王璐 杜红岩 杜兰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0,共10页
为探究蒸汽爆破(汽爆)辅助加工制成杜仲叶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和主要呈香特征,以杜仲‘华仲8号’嫩叶和成熟叶为对象,采用汽爆技术对杜仲叶进行处理,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 为探究蒸汽爆破(汽爆)辅助加工制成杜仲叶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和主要呈香特征,以杜仲‘华仲8号’嫩叶和成熟叶为对象,采用汽爆技术对杜仲叶进行处理,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法解析汽爆对两种杜仲茶香气特征的影响。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对电子鼻数据模型拟合度高,杜仲嫩叶和成熟叶茶汽爆前后香气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HS-SPME-GC-MS检测共鉴定出177种挥发性成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以及Kruskal-WallisH检验(P<0.05)进一步筛选出24种香气物质,发现汽爆前嫩叶茶关键香气物质为二氢猕猴桃内酯。汽爆后嫩叶茶关键呈香物质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壬醛、苯甲醛和苯乙醛,呈现柑橘香、花香、焦糖香、苦杏仁味、坚果香、玫瑰香和巧克力香。汽爆前成熟叶茶无关键香气物质,汽爆后成熟叶茶关键香气物质为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壬醛,呈现甜桃香、木香、柑橘香、花香和焦糖香。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杜仲叶茶饮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华仲8号’ 香气成分 蒸汽爆破 杜仲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茶的制备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昀菲 王雁 +5 位作者 王璐 杜庆鑫 杜兰英 刘攀峰 杜红岩 孙志强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80-89,共10页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杜仲叶富含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多糖类化合物,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已被列入药食同源类目录。杜仲茶是以杜仲叶...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杜仲叶富含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多糖类化合物,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已被列入药食同源类目录。杜仲茶是以杜仲叶片或雄花经杀青、揉捻、日晒、发酵、干燥制成的保健型茶饮品。杜仲茶中黄酮类、多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减肥等功效。总结和比较了杜仲绿茶、杜仲红茶、杜仲黑茶、杜仲烤茶等类型杜仲茶的制作工艺及成分特点,分析了杜仲茶的药理作用机制、香气组分及感官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茶 活性成分 制作工艺 感官品质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林培育措施对土壤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昀菲 辉朝茂 刘蔚漪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第2期43-48,共6页
培育措施能显著提升竹林产量,同时也是影响土壤特性的重要因素。适当的竹林培育措施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竹鞭生长、提高发笋率。目前,竹林培育措施主要包括整地、施肥、水分调控、抚育采伐、混交造林、林下种植等,不同的培育措施能... 培育措施能显著提升竹林产量,同时也是影响土壤特性的重要因素。适当的竹林培育措施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竹鞭生长、提高发笋率。目前,竹林培育措施主要包括整地、施肥、水分调控、抚育采伐、混交造林、林下种植等,不同的培育措施能够改变土壤特性,影响土壤质量,进而影响到竹林生产力。文章综述了传统培育措施、林分及群落结构调整、土壤改良调控等一系列竹林培育措施对林地土壤影响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改善林地土壤环境、提高竹林生产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培育措施 土壤特性 土壤质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巨龙竹实生苗土壤质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昀菲 辉朝茂 刘蔚漪 《竹子学报》 2022年第1期66-73,共8页
研究共设置4种不同施肥处理,探讨其对巨龙竹实生苗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施肥处理为无机肥1(A:氮、磷、钾比例22∶8∶15,总有效养分含量≥45%);无机肥2(B:氮、磷、钾比例16∶16∶16,总有效养分含量≥48... 研究共设置4种不同施肥处理,探讨其对巨龙竹实生苗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施肥处理为无机肥1(A:氮、磷、钾比例22∶8∶15,总有效养分含量≥45%);无机肥2(B:氮、磷、钾比例16∶16∶16,总有效养分含量≥48%);有机肥(C:鸽子粪发酵)、绿肥(D:光叶紫花苕);不施肥对照:CK。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处理,C处理均为最高。土壤养分与真菌、固氮菌和地上生物量呈现正相关,与细菌、放线菌呈现负相关。巨龙竹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养分、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脲酶、真菌、固氮菌呈现正相关,与细菌、放线菌呈现负相关,枝鲜重与水解性氮、真菌达到极显著(P<0.01),与全氮、全磷、有效磷、固氮菌达到显著(P<0.05),秆鲜重与酸性磷酸酶达到显著。总体而言,土壤质量综合评分值排名得C>D>B>A>CK,施肥种类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为处理C最佳,处理A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龙竹 土壤质量 施肥 生物量 酶活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