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的动态相关性与极端风险传染研究:基于费城半导体指数与申万电子指数的证据
1
作者 周新苗 刘慧宏 +1 位作者 钱欢欢 袁苗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5-213,共9页
在全球科技竞争和市场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市场的风险传染与联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基于费城半导体指数与申万电子指数,采用DCC-GARCH、BEKK-GARCH模型与Copula函数,研究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的风险联动性与尾部... 在全球科技竞争和市场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市场的风险传染与联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基于费城半导体指数与申万电子指数,采用DCC-GARCH、BEKK-GARCH模型与Copula函数,研究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的风险联动性与尾部依赖特征。结果表明:市场联动性具有显著时变性;美国市场对中国市场具有预测性;极端条件下尾部风险依赖性显著增强。为此建议加强监管、优化结构、推进产业自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 动态相关性 尾部风险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驱动机制下绿色金融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新苗 刘慧宏 +1 位作者 唐绍祥 盛沛锋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1-40,共10页
近年来中国的绿色金融蓬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需求,分析市场及政府行为等不同驱动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方式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这是对以往绿色金融研究缺乏驱动机制研究的重要完善。本文利用FA... 近年来中国的绿色金融蓬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需求,分析市场及政府行为等不同驱动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方式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这是对以往绿色金融研究缺乏驱动机制研究的重要完善。本文利用FAVAR模型就市场需求、政府引导以及金融行业自身绿色转变这3种绿色金融驱动机制对我国相应的宏观经济综合要素进行冲击效应分析。本文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绿色金融实证研究的新视角。本文的重要发现是不同驱动机制下的绿色金融发展作用差异明显:绿色金融的市场需求驱动对宏观经济的整体水平及可持续指标具有正向的且较持久的拉动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通胀;绿色金融的政府引导驱动作用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但短期内见效最大;金融行业自身的绿色转型驱动对宏观经济有着明显的长期向好的推动趋势,对于整体的物价水平也会起到抑制作用,但现阶段表现在绝对值上的作用上仍较小。有的放矢地精准发展绿色金融是本文重要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机制 绿色金融 宏观经济效应 FA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分割效应及政策选择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新苗 唐绍祥 刘慧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2-51,共10页
本文针对我国绿色金融虽起步不久但高速发展的事实展开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分割效应及政策选择研究。在经验分析中,本文选取了我国绿色债券不同期限结构2010—2020年的2598条日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剥离出水平、斜率及曲率期限结构因子... 本文针对我国绿色金融虽起步不久但高速发展的事实展开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分割效应及政策选择研究。在经验分析中,本文选取了我国绿色债券不同期限结构2010—2020年的2598条日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剥离出水平、斜率及曲率期限结构因子,通过与真实市场中的收益率结构比较,发现我国绿色金融债券市场存在较明显的非理性市场分割现象。在理论分析中,本文将一个分割的金融市场模型嵌入到标准动态新凯恩斯(DNK)框架中展开研究,主要使用绿色债券产生的期限溢价数据来估计模型。主要结果显示:政府持有绿色债券市场交易的行为对收益率和实际活动会产生重要而显著的影响。在政府对绿色金融市场实施干预的情况下,盯住期限溢价实施内生债务政策是较优的政策选择。期限溢价的增加改变了产出的构成,使其更多地转向消费,这暗含着福利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市场分割 DNK框架 政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错配与效率损失:基于制造业行业层面的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周新苗 钱欢欢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资源错配是影响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也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遭遇瓶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13年30个行业的346万条微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Olley-Pakes的半参数三步估计法基于行业水平得到企业TFP水平... 资源错配是影响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也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遭遇瓶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13年30个行业的346万条微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Olley-Pakes的半参数三步估计法基于行业水平得到企业TFP水平值,进而测算出我国制造业分行业的TFP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将资源错配的分析纳入到经济增长核算框架中,分析行业层面资源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结果显示不同子行业的错配扭曲程度存在差异,但均有纠正空间;最后,构建起要素错配与TFP的关联机制。本文基于不同行业给出了纠正扭曲的相关建议,同时就整体制造业的分析发现现阶段对劳动要素错配的纠偏更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错配 效率损失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溢出与金融安全的中国系统性风险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新苗 陈涛 +1 位作者 叶胜超 钱欢欢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52,共9页
基于国家“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战略需求,从关联溢出和金融安全等多维度视角研究我国系统性风险衡量的评价体系,这是传统测度中缺乏全景式衡量框架的重要完善。通过多主体多阶段的一般均衡模型及涵盖我国金融经济各个层面... 基于国家“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战略需求,从关联溢出和金融安全等多维度视角研究我国系统性风险衡量的评价体系,这是传统测度中缺乏全景式衡量框架的重要完善。通过多主体多阶段的一般均衡模型及涵盖我国金融经济各个层面的宏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从金融部门的关联性角度讨论了系统性风险并进行相关测度。提出了相对独立且涵盖不同维度的系统性风险计算方法,并发现金融部门之间的溢出相关性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作用巨大,房地产市场潜在的价格泡沫在未来可能带来较大风险隐患,我国当前的政策工具并未实现很好的治理。金融安全是一个更全局考虑系统性风险治理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安排,也是研究强调的重要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关联溢出 金融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种金融结构更加有助于技术创新?——基于创新投入和效率的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许梦楠 周新苗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37,共8页
基于动态面板GMM方法,利用2009—2016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创新效率和研发投入角度实证考察了不同金融结构下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信贷市场发展对创新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倒U形的影响,而资本市场发展对创新效率存在着显著的正U... 基于动态面板GMM方法,利用2009—2016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创新效率和研发投入角度实证考察了不同金融结构下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信贷市场发展对创新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倒U形的影响,而资本市场发展对创新效率存在着显著的正U形的影响,而大部分样本地区的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均处在拐点左侧。并且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均会强化研发资本投入创新效应,而资本市场的强化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也得出相同结论。因此,进一步协同发展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信贷市场 金融结构 创新效率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收入房价比变动与人口集聚:驱动机理与时空演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垚彤 周新苗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利用中国城市级面板数据系统检验收入房价比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收入房价比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人口集聚,它是提高城市地缘引力和人口集聚度的有效途径;第二,这一机制在二线城市表现得最为明显,同时对东部和东北地区的... 利用中国城市级面板数据系统检验收入房价比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收入房价比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人口集聚,它是提高城市地缘引力和人口集聚度的有效途径;第二,这一机制在二线城市表现得最为明显,同时对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也更加显著;第三,“高收入房价比—高经济发展”型城市内,收入房价比机制将面临失效困境,这表明收入房价比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存在“瓶颈效应”,它更适用于引导人口初次分流;第四,收入房价比对人口集聚的拉动效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同时还会在区域内形成辐射效应和良好的正反馈循环。因此,提高城市收入房价比将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城市群建设产生重要的助推作用和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集聚 收入房价比 时空演化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波动对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梦楠 周新苗 《浙江金融》 2019年第2期3-12,共10页
本文根据我国金融发展状况,选取了25个金融经济指标构造了我国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16年金融安全指数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汇率波动率、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宏观经济变量,基于... 本文根据我国金融发展状况,选取了25个金融经济指标构造了我国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16年金融安全指数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汇率波动率、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宏观经济变量,基于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安全指数在2000~2016年期间呈波动起伏状态,符合我国金融安全实际发展状况;目前我国金融安全主要受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波动率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金融安全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安全 主成分分析 宏观经济波动 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