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南造山带东段北缘鄣公山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廖圣兵 张彦杰 +5 位作者 周效华 余明刚 蒋仁 姜杨 陈志洪 赵希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82,共7页
鄣公山地区属江南钨锑金锡多金属成矿带九岭-鄣公山钨锑金成矿亚带,对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条件研究显示:金和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受溪口岩群和瑶里-江潭构造基性岩带控制,产于韧性变形带叠加的后... 鄣公山地区属江南钨锑金锡多金属成矿带九岭-鄣公山钨锑金成矿亚带,对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条件研究显示:金和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受溪口岩群和瑶里-江潭构造基性岩带控制,产于韧性变形带叠加的后期脆性构造破碎带中,并赋存于次级断裂和裂隙中;锑、钨、钼矿化与燕山期酸性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赋存于岩体中及内外接触带;金、钨、锡、铋为研究区优势成矿金属;鄣源基性岩和新元古界地层(包括溪口岩群和双桥山群),具壳幔混源特征,暗示壳幔相互作用参与利于成矿,中酸性脉岩类形成时代基本为晚侏罗-早白垩世,属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同一岩浆演化晚期产物,基性脉岩具与晚白垩世玄武岩源岩浆特征和成因亲缘性,与陆壳引张构造背景密切相关;韧性变形带叠加的次级断裂系统形成的蚀变破碎带或挤压片理化带中的后期破碎带,及挤压破碎带两侧的张性破碎带是聚矿有利部位,区内以燕山期为主的成矿特点,有早期动热变质成矿与后期岩浆热液改造叠加成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鄣公山 成矿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顶侧耳液体培养基优化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效华 黄子健 +1 位作者 刘建 田坚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32-335,351,共5页
运用正交设计原理,以金顶侧耳液体培养菌丝干重为测量指标,在金顶侧耳液体培养基马铃薯20%,葡萄糖2.5%,蛋白胨0.3%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金顶侧耳液体培养KH2PO4适宜比例为0.35%,MgSO4·7H2O适宜比例为0.35%,维生... 运用正交设计原理,以金顶侧耳液体培养菌丝干重为测量指标,在金顶侧耳液体培养基马铃薯20%,葡萄糖2.5%,蛋白胨0.3%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金顶侧耳液体培养KH2PO4适宜比例为0.35%,MgSO4·7H2O适宜比例为0.35%,维生素B1适宜比例为1mg/L。应用上,定量比较了液体与固体菌种用于出菇培养金顶侧耳两种生产模式。结果显示:用液体菌种出菇培养金顶侧耳,虽然有一定优势,但发酵菌丝体更适合用于生产食品及真菌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干重 菌种 出菇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