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矿物模型分析的最优化测井解释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改英 赵喜亮 《河南石油》 CAS 2005年第5期21-22,共2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最优化测井解释的多矿物模型分析,通过大量应用可以看出,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识别出地层的岩性,并能对矿物类型及油气层做出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 最优化测井解释 多矿物模型 应用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134
2
作者 陈杰 周改英 +1 位作者 赵喜亮 何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1-14,i0007,共5页
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发挥油气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介绍了研究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的方法:室内实验(毛管压力曲线法、铸体薄... 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发挥油气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介绍了研究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的方法:室内实验(毛管压力曲线法、铸体薄片法、扫描电镜法及CT扫描法)和利用测井资料(电阻率测井资料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岩石孔隙结构的两大类方法,综合分析这2类方法的优越性和不足,并指出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特征 毛管压力曲线 铸体薄片 扫描电镜 CT扫描 测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石电阻率参数研究致密砂岩孔隙结构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向君 周改英 +1 位作者 陈杰 戴岑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其油气储集能力和采收率的重要因素,故对其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利用电阻率参数开展该类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的方法。基于铸体薄片和压汞实验数据反映出的此类... 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其油气储集能力和采收率的重要因素,故对其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利用电阻率参数开展该类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的方法。基于铸体薄片和压汞实验数据反映出的此类储层孔隙结构的特征,选取毛细管束模型推导并建立了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计算模型,并结合岩电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电阻率参数计算得到的岩石孔隙结构参数能较好地反映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利用电阻率计算得到的岩石孔隙结构参数是随含水饱和度变化而变化的量,其变化量及变化的速率能够反映出储集层开采过程中油气藏内部流体的分布变化;利用井下不同时刻实测电阻率参数计算得到的岩石的孔喉半径,仅代表测井时刻地层内导电流体所占据的孔隙空间的半径,而计算得到的岩石迂曲度也只反映了当前状态下导电流体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储集层 孔隙结构 电阻率 毛细管 迂曲度 模型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砂岩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杰 刘向君 +3 位作者 成竹 杨旭明 刘洪 周改英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共3页
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挖掘砂岩储集层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基础。运用电阻率测井资料能够有效、快速的分析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为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保证。根据毛管岩石导电物理模型,推导了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计算砂岩... 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挖掘砂岩储集层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基础。运用电阻率测井资料能够有效、快速的分析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为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保证。根据毛管岩石导电物理模型,推导了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计算砂岩储集层岩石孔隙结构参数的公式,并针对某油田砂岩储层进行了计算验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孔隙结构特征 电阻率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波时差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利娟 刘向君 +2 位作者 韩林 周改英 谢乐训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9-21,8+7,共5页
通过对渡口河地区含气状态下的灰岩岩芯进行实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围压下岩芯的纵波时差和横波时差,对不同来源声波横波时差计算得到的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进行的对比分析得到:对于渡口河含气的灰岩地层,基于密度和声波纵波时差的横波预... 通过对渡口河地区含气状态下的灰岩岩芯进行实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围压下岩芯的纵波时差和横波时差,对不同来源声波横波时差计算得到的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进行的对比分析得到:对于渡口河含气的灰岩地层,基于密度和声波纵波时差的横波预测经验公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低围压下与实际情况吻合更好。研究表明,对相同地层,横波预测模式的选取的非常重要,对各种来源资料计算得到岩石的力学性质须通过室内岩芯实验进行数据标定,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模量 泊松比 纵波时差 横波时差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庄油田稠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翟中喜 台怀忠 +1 位作者 周改英 李显路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2,共2页
新庄油田是近两年河南油田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主要探区。针对新庄油田为断块(断鼻)层状边水稠油油藏、含油带窄、含油层段内有多个油水系统且无统一油水边界的地质特点,在研究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试油、... 新庄油田是近两年河南油田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主要探区。针对新庄油田为断块(断鼻)层状边水稠油油藏、含油带窄、含油层段内有多个油水系统且无统一油水边界的地质特点,在研究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试油、试采数据,建立了油水层、油干层判别标准,提高了稠油层测井解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层 油水层 油干层 测井解释 新庄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MQ油田低阻油层识别标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邓辞 李薇 +2 位作者 李莉 杨荣 周改英 《河南石油》 2003年第6期5-6,10,共3页
MQ油田低阻油层主要是因为该区储层夹有薄泥岩层,导致油层电阻率偏低,常规测井解释很难将油层、水层和干层区分开,针对这种现象,采用先进的软件包,利用多方程和多参数综合解释新技术,很好地分清油水层,找到了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有效方法... MQ油田低阻油层主要是因为该区储层夹有薄泥岩层,导致油层电阻率偏低,常规测井解释很难将油层、水层和干层区分开,针对这种现象,采用先进的软件包,利用多方程和多参数综合解释新技术,很好地分清油水层,找到了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有效方法,确定了该油田油层、水层和干层的识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 低阻油层 识别标准 测井解释 储层参数 交会图 苏北盆地 MQ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参数空间预测技术在宝浪油田的应用
8
作者 周绪川 胡志方 +3 位作者 刘丽琼 周改英 文环明 刘瑛 《河南石油》 1999年第3期5-8,共4页
储层空间预测技术是一项能对储集层各项物理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定量描述的新技术。它不仅能定量描述和预测参数的平面分布,而且能较好描述和预测其剖面分布。该技术应用于宝浪油田,效果良好。
关键词 储集层 参数 空间分布预测 非均质 油气层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岩电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进 周改英 +2 位作者 杨永刚 张方述 张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18-19,51,共3页
为提供高精度的储层参数,针对苏里格苏某区块低渗透砂岩岩心开展实验测量,根据实验结果提供测井资料解释模型的岩电实验参数,为储层评价计算服务。研究了复杂的低渗透砂岩的地层因素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以及电阻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 为提供高精度的储层参数,针对苏里格苏某区块低渗透砂岩岩心开展实验测量,根据实验结果提供测井资料解释模型的岩电实验参数,为储层评价计算服务。研究了复杂的低渗透砂岩的地层因素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以及电阻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孔隙度5%为对应储层的岩电特征的一个重要分界点,孔隙度小于5%时,其b,n值都接近于1,而孔隙度大于5%时,n值更接近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奇公式 致密砂岩 低渗透 岩电实验 含水饱和度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厚砂体油气藏内隔夹层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改英 李敬功 +3 位作者 刘小梅 余杰 李薇 张霞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36-37,88,7,共4页
不同规模的隔夹层既影响流体的垂向渗流,也影响水平渗流,并制约油田开发的注采层位和射孔层段。以海上某油田最大探明储量单元的主力砂体内的隔夹层为例,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测试、录井等资料对砂体内的隔夹层性质进行了精细研究。研... 不同规模的隔夹层既影响流体的垂向渗流,也影响水平渗流,并制约油田开发的注采层位和射孔层段。以海上某油田最大探明储量单元的主力砂体内的隔夹层为例,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测试、录井等资料对砂体内的隔夹层性质进行了精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砂体气顶内部的非储层是一个含泥质灰岩差储层,不是一个纯粹泥岩非渗透层,从而为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在后继的开发中得到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夹层 厚砂体油气藏 开发方案 储层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山油田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测井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秦瑞宝 张磊 周改英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7,78,共8页
针对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储层中裂缝参数定量计算的难点,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以渤海L潜山油田为例,结合岩心描述、常规物性分析、岩石薄片鉴定、压汞毛管压力资料,建立了电成像孔隙度谱求取裂缝孔隙度与渗透率的新方法,即通过岩心... 针对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储层中裂缝参数定量计算的难点,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以渤海L潜山油田为例,结合岩心描述、常规物性分析、岩石薄片鉴定、压汞毛管压力资料,建立了电成像孔隙度谱求取裂缝孔隙度与渗透率的新方法,即通过岩心描述的裂缝密度标定取心段电成像测井裂缝拾取法计算的裂缝孔隙度,进而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标定电成像孔隙度谱曲线的特征参数求取裂缝孔隙度;通过电成像孔隙度谱构建伪毛管压力曲线,进而利用毛管压力曲线的Swanson参数与渗透率的良好关系求取储层渗透率。应用效果表明,利用本文新方法计算的累积裂缝储能与测试产能有很好的相关性,测井渗透率与米采指数也有很好的相关性,展现了本文新方法的良好效果,解决了制约潜山油田开发、油藏地质建模中裂缝参数求取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孔隙度 渗透率 电成像孔隙度谱 伪毛管压力 Swanson参数 潜山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