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滑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有机黏结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明锴 陈磊 +3 位作者 马彦军 张定军 周惠娣 陈建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190,共9页
随着现代化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端机械装备服役工况变得愈加复杂苛刻,磨损与腐蚀耦合损伤加速了高端机械装备运动部件的损伤失效,导致装备服役寿命大幅缩减,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润滑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有机黏结涂层克服了润滑耐磨... 随着现代化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端机械装备服役工况变得愈加复杂苛刻,磨损与腐蚀耦合损伤加速了高端机械装备运动部件的损伤失效,导致装备服役寿命大幅缩减,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润滑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有机黏结涂层克服了润滑耐磨涂层和防腐蚀涂层的单一功能局限,为解决运动部件的磨损和腐蚀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文中首先探讨了关键运动部件面临复杂服役工况的严峻挑战、材料磨损与腐蚀耦合的损伤机制;然后分别由黏结剂、填料和润滑剂3个方面介绍了目前润滑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有机黏结涂层的研究进展,对涂层的组成结构与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耐腐蚀性能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涂层的局限性进行了概述;之后详细总结了润滑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涂层的应用现状;最后对润滑耐磨耐蚀功能一体化涂层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腐蚀 减摩耐磨 耐蚀 功能一体化 有机黏结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惠娣 《北方药学》 2015年第2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 目的:观察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治疗组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能够显著增加疗效,存在联合加强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冠心病 心血管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高血压病
3
作者 周惠娣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0期162-163,共2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高血压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则根据患者情况选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高血压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则根据患者情况选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压值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复方通络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力求减少西药用量,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复方通络胶囊 高血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体系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3
4
作者 贾均红 高生强 +2 位作者 陈建敏 周惠娣 杨华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研究评价了不同PTFE含量的碳纤维增强PI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 ,并分析了在干摩擦和水润滑 2种不同条件下的磨损表面形貌和磨损机理。研究表明 :PTFE以 10 %添加时PI CF PTFE体系的机械性能最佳 ,而摩擦学性能以 5 %添加为佳 ;随P... 研究评价了不同PTFE含量的碳纤维增强PI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 ,并分析了在干摩擦和水润滑 2种不同条件下的磨损表面形貌和磨损机理。研究表明 :PTFE以 10 %添加时PI CF PTFE体系的机械性能最佳 ,而摩擦学性能以 5 %添加为佳 ;随PTFE含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降低 ,磨损率增加。水润滑下 ,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比干摩擦下的都有相应的降低。干摩擦下 ,材料的磨损均以塑性变形、微观破裂及破碎为主导 ;水润滑下 ,这一机制显著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 聚四氟乙烯 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水润滑下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15
5
作者 贾均红 陈建敏 +2 位作者 周惠娣 张定军 顾玉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8-212,共5页
考察了炭纤维及PTFE增强PEEK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两种条件下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干摩擦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负荷的增加不断减小;水润滑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负荷的变化不大,磨... 考察了炭纤维及PTFE增强PEEK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两种条件下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干摩擦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负荷的增加不断减小;水润滑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负荷的变化不大,磨损率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干摩擦下,复合材料的磨损以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水润滑条件下,磨损表面比较光滑,仅有微切削的痕迹,磨损方式以轻微磨粒磨损为主。干摩擦条件下,摩擦对偶表面仅有轻微的犁沟形成,表面形成一层薄而均匀且结合紧密的转移膜。水润滑下,对偶表面犁沟较深,犁削作用明显,转移膜的形成被明显抑制。水的冷却作用使得向摩擦对偶的粘着转移明显减轻,同时由于摩擦表面吸附水膜的边界润滑作用,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炭纤维 水润滑 转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学特性及磨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振军 徐洮 +3 位作者 李红轩 郝俊英 周惠娣 陈建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4-777,共4页
类金刚石薄膜已显示了重要的摩擦学应用价值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的类金刚石薄膜 (DLC)具有膜层致密、厚度均匀、摩擦学性能优良等特点成为广泛采用的一种沉积方法。本文介绍了气源成分、基体材料、摩擦环境、摩擦对偶、载荷及速度对化学... 类金刚石薄膜已显示了重要的摩擦学应用价值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的类金刚石薄膜 (DLC)具有膜层致密、厚度均匀、摩擦学性能优良等特点成为广泛采用的一种沉积方法。本文介绍了气源成分、基体材料、摩擦环境、摩擦对偶、载荷及速度对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概述了其摩擦磨损机理 ,同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摩擦学特性 磨损机制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重熔对NiCrBSi等离子喷涂层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尹斌 周惠娣 +2 位作者 徐海燕 陈建敏 阎逢元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73,91,共3页
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的NiCrBSi等离子喷涂层存在孔洞及与基体结合差等缺陷,为此进行了激光重熔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压痕仪分别对涂层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SRV试验机评价了涂层激光重熔前后的滑动摩擦磨损... 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的NiCrBSi等离子喷涂层存在孔洞及与基体结合差等缺陷,为此进行了激光重熔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压痕仪分别对涂层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SRV试验机评价了涂层激光重熔前后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了激光重熔对NiCrBSi等离子喷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激光重熔后,等离子喷涂层中的孔洞、裂缝以及未熔颗粒等缺陷得到了消除;激光重熔层的致密度大大提高,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涂层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激光重熔层的抗磨性能约为等离子喷涂层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重熔 等离子喷涂 NiCrBSi涂层 显微硬度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Co添加量对激光熔覆镍基涂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郭纯 陈建敏 +4 位作者 周健松 赵杰荣 王凌倩 俞友军 周惠娣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6,78,共4页
为了使激光熔覆镍基耐磨涂层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制备了NiCrBSi/WC-Co镍基涂层,研究了WC-Co添加量对涂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WC-Co添加量的增加,镍基涂层的结构由枝晶和枝晶... 为了使激光熔覆镍基耐磨涂层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制备了NiCrBSi/WC-Co镍基涂层,研究了WC-Co添加量对涂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WC-Co添加量的增加,镍基涂层的结构由枝晶和枝晶间的共晶逐渐向球状晶和块状晶转变,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镍基涂层 1CR18NI9TI WC-CO 微观结构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均红 陈建升 +2 位作者 陈建敏 周惠娣 杨士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2-836,共5页
本文研究了碳纤维、玻璃纤维及石英纤维增强的PI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环境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表明,碳纤维增强PI复合材料在两种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而玻璃纤维和石英纤维增强PI复合材料... 本文研究了碳纤维、玻璃纤维及石英纤维增强的PI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环境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表明,碳纤维增强PI复合材料在两种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而玻璃纤维和石英纤维增强PI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则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材料的磨损均以塑性变形、微观破裂及破碎为主导,相同纤维种类和含量增强PI复合材料在水环境下的磨损率均较干摩擦下的低,这主要归因于摩擦副表面吸附或存留的水分的边界润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高性能陶瓷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海燕 周惠娣 +2 位作者 陈建敏 冯治中 张翠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共4页
论述了陶瓷复合涂层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表面涂层热喷涂技术,能在金属基体上制备金属基陶瓷复合涂层、陶瓷与陶瓷复合涂层、梯度功能陶瓷复合涂层和纳米陶瓷复合涂层,这样就把陶瓷材料的特点与金属材料的特点有机结合在一起,赋... 论述了陶瓷复合涂层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表面涂层热喷涂技术,能在金属基体上制备金属基陶瓷复合涂层、陶瓷与陶瓷复合涂层、梯度功能陶瓷复合涂层和纳米陶瓷复合涂层,这样就把陶瓷材料的特点与金属材料的特点有机结合在一起,赋予材料新的功能.这些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医学、生物和电子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热喷涂 纳米涂层 梯度功能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Al2O3-30%TiO2微米/纳米复合涂层的结构与耐磨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易德亮 冶银平 +3 位作者 刘光 尹斌 周惠娣 陈建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9,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粒径的Al2O3-30%(质量分数)TiO2纳米复合粉体,用喷雾干燥法对合成粉体进行喷雾造粒,造粒后的粉体通过等离子喷涂制备Al2O3/TiO2复合涂层,最后对涂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涂层结构和形貌分析表明制备的涂层...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粒径的Al2O3-30%(质量分数)TiO2纳米复合粉体,用喷雾干燥法对合成粉体进行喷雾造粒,造粒后的粉体通过等离子喷涂制备Al2O3/TiO2复合涂层,最后对涂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涂层结构和形貌分析表明制备的涂层具有微米/纳米复合结构,初始粉体粒径对涂层的结构和致密度影响很小;涂层摩擦学性能测试表明复合涂层的磨损率随初始粉体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初始粉体粒径为100nm左右时,复合涂层的磨损率最低。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裂纹扩展导致的磨损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微米/纳米复合涂层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化技术在无机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磊 陈建敏 周惠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8-141,共4页
本文介绍了微乳液的概念 ,微乳反应器的原理以及微乳液各组分对于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 ,阐述了微乳化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中的应用状况。探讨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无机纳米材料 制备工艺 微乳液 微乳化技术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复合材料在水环境中的摩擦学性能及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贾均红 吕晋军 +1 位作者 周惠娣 陈建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考察了Ni SiC 石墨系复合材料在水环境中的摩擦学性能 ,并研究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在水环境中的摩擦系数比干摩擦降低了一半左右 ,磨损率仅为干摩擦下的 1 15 ,水环境中 ,负荷和速度的变化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不大 ,摩擦系... 本文考察了Ni SiC 石墨系复合材料在水环境中的摩擦学性能 ,并研究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在水环境中的摩擦系数比干摩擦降低了一半左右 ,磨损率仅为干摩擦下的 1 15 ,水环境中 ,负荷和速度的变化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不大 ,摩擦系数基本保持在 0 2 8~ 0 32之间 ,磨损率随负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磨损表现为机械微切削 ;摩擦副表面吸附水的边界润滑作用以及水的冷却作用使材料容易耗散摩擦热 ,塑性变形减小 ,严重粘着磨损明显减轻。水的存在使不锈钢偶件更容易发生氧化 ,同时暴露于磨损表面的SiC以及由于水的渗透而导致与基体脱粘的SiC ,易被氧化生成SiO2 ,进而SiO2 发生水合反应在磨擦对偶表面生成不均匀的SiO2 ·nH2 O水合反应膜 ,起到了一定的减磨润滑作用 ,显著降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磨损机理 纯水液压传动技术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负偏压对类金刚石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红轩 徐洮 +2 位作者 陈建敏 周惠娣 刘惠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2-805,共4页
利用直流 射频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表面轮廓仪和纳米压痕仪考察了直流负偏压对类金刚石薄膜表面形貌、微观结构、沉积速率和硬... 利用直流 射频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表面轮廓仪和纳米压痕仪考察了直流负偏压对类金刚石薄膜表面形貌、微观结构、沉积速率和硬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直流负偏压条件下 ,薄膜呈现有机类聚合结构 ,具有较低的SP3含量和硬度 ;叠加上直流负偏压后 ,薄膜具有典型的类金刚石结构特征 ,SP3含量和硬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随着直流负偏压的升高 ,薄膜的沉积速率和H含量逐渐降低 ,而SP3含量和硬度在直流负偏压为 2 0 0V时出现最大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类金刚石薄膜 直流负偏压 硬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青铜聚酯封严涂层的制备和可磨耗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杰 安宇龙 +3 位作者 赵晓琴 陈杰 周惠娣 陈建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3,共6页
采用机械混合的方法制备了用于可磨耗涂层的铝青铜聚酯复合粉末,并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了相应涂层。通过滑动摩擦实验,对比考察了该涂层与Metco 605NS涂层在不同温度下的可磨耗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组织中聚酯和孔隙分布均匀;在室温和... 采用机械混合的方法制备了用于可磨耗涂层的铝青铜聚酯复合粉末,并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了相应涂层。通过滑动摩擦实验,对比考察了该涂层与Metco 605NS涂层在不同温度下的可磨耗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组织中聚酯和孔隙分布均匀;在室温和200℃下,采用混合粉末制备的涂层与钛合金配副摩擦因数均在0.4左右,磨痕表面光滑平整,磨损体积较Metco 605NS涂层更大,表现出更优异的可磨耗性能;在400℃时,聚酯的烧蚀和涂层致密化,以及滑动摩擦实验采用的点接触产生的高接触应力,使得与两种涂层对磨的钛合金均产生黏着剥落和磨粒磨损,摩擦因数升高且存在较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喷涂 铝青铜 聚酯 封严 可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纳米ZnO对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岳美娥 周惠娣 陈建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研究了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微粒对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重点考察了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填料的质量分数对涂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含 1%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的涂层的耐磨性最佳 ,而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填料... 研究了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微粒对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重点考察了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填料的质量分数对涂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含 1%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的涂层的耐磨性最佳 ,而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填料对涂层减摩性能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 表面改性 纳米氧化锌 摩擦学性能 固体润滑材料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表面激光硼化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纯 周健松 +3 位作者 安宇龙 俞友军 周惠娣 陈建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5-748,773,共5页
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了TiB2合金化层。用XRD和SEM分析了合金化层的组成和组织结构。在CSM栓-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钛及合金化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金化层的主要成份是TiB2,合金化层表层的组织结构主要为... 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了TiB2合金化层。用XRD和SEM分析了合金化层的组成和组织结构。在CSM栓-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钛及合金化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金化层的主要成份是TiB2,合金化层表层的组织结构主要为柱状晶,合金化层的显微硬度达到1600HV0.1,TiB2合金化层的耐磨性能优于纯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合金化 组织结构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2
18
作者 冶银平 陈建敏 周惠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为了探讨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摩擦磨损性能的作用机理,使用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在微动试验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以及抗承载能力进行研究,对其磨痕形貌和对偶转移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粘结石墨基... 为了探讨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摩擦磨损性能的作用机理,使用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在微动试验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以及抗承载能力进行研究,对其磨痕形貌和对偶转移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的磨损率随着试验载荷和摩擦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而摩擦因数随着试验载荷增大而减小,随摩擦速度增大而缓慢增大;在微动摩擦过程中,高载高速可以促进高质量转移膜在对偶表面形成,从而使得粘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承载能力和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 微动摩擦磨损 转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并咪唑的化学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卢艳华 陈建敏 周惠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6-60,共5页
介绍了聚苯并咪唑的化学改性方法和应用进展。聚苯并咪唑的1-N原子上的H原子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发生烷基取代、酰基化和交联等化学反应,从而实现聚苯并咪唑的功能化,也可改善聚苯并咪唑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韧性和强度。综述了近... 介绍了聚苯并咪唑的化学改性方法和应用进展。聚苯并咪唑的1-N原子上的H原子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发生烷基取代、酰基化和交联等化学反应,从而实现聚苯并咪唑的功能化,也可改善聚苯并咪唑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韧性和强度。综述了近年来聚苯并咪唑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利用聚苯并咪唑的芳香性和聚苯并咪唑上孤对电子可以与金属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特性实现了聚苯并咪唑在催化剂载体、甲醇直接燃料电池和金属分离等领域的应用;利用聚苯并咪唑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实现其在结构材料领域的应用。初步探讨了聚苯并咪唑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并咪唑 化学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对水性环氧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理化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月梅 周惠娣 +2 位作者 陈建敏 陈磊 冶银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9,13,共4页
为了确定水性环氧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最佳固化条件,采用MFT-R4000型往复摩擦磨损试验仪评价了不同固化条件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表征手段,确定了体系的最佳固化条件。结果表明:固化条... 为了确定水性环氧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最佳固化条件,采用MFT-R4000型往复摩擦磨损试验仪评价了不同固化条件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表征手段,确定了体系的最佳固化条件。结果表明:固化条件不同,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差异很大;水性粘结剂与水性固化剂的最佳质量比为2∶1,最佳固化温度为75℃,最佳固化时间为2h;以最佳条件制备的水性环氧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摩擦磨损寿命比传统的有机溶剂型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约长30%。本研究为制备高性能环保型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润滑涂层 水性环氧树脂 粘结固体润滑剂 固化条件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