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发测井资料在扶余油田的应用
1
作者 周恒涛 魏兆胜 +3 位作者 祝孝华 刘运成 高巍 崔洋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B02期85-89,共5页
阐述了碳氧比能谱测井、注入和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在扶余油田的矿场应用情况。通过技术的配套使用和资料的综合分析 ,总结出扶余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基本规律 ,解决了油田开发中许多认识不清的问题 ,并且在措施选井选层、注采方案调整和综合... 阐述了碳氧比能谱测井、注入和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在扶余油田的矿场应用情况。通过技术的配套使用和资料的综合分析 ,总结出扶余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基本规律 ,解决了油田开发中许多认识不清的问题 ,并且在措施选井选层、注采方案调整和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为扶余油田今后的调整挖潜和规划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资料 碳氧比 测井资料 油田开发 砂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住宅室内甲醛散发的研究
2
作者 周恒涛 王许涛 刘圣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7930-7932,共3页
甲醛是影响农村民居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实时测定甲醛在新建装修住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类人造板材是甲醛散发的主要来源。最后,给出了降低室内甲醛含量的建议。
关键词 室内空气质量 甲醛 散发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质泵汽蚀损伤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周恒涛 赵兴涛 刘圣勇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6-37,共2页
通过清水、煤泥、粒煤3种典型工况的实验,实际观察离心杂质泵的汽蚀损伤情况,分析影响杂质泵产生汽蚀的主要因素,为应用提出可靠的建议。
关键词 杂质泵 汽蚀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流动单元模型的建立及剩余油预测——以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彭仕宓 周恒涛 +2 位作者 李海燕 张文胜 胡海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21,251,共7页
针对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已经进入高含水期、产量递减较快、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的开发现状,以取心井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优选了与储集层岩性、物性及渗流特征相关的宏观、微观参数,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储集层划分为4... 针对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已经进入高含水期、产量递减较快、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的开发现状,以取心井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优选了与储集层岩性、物性及渗流特征相关的宏观、微观参数,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储集层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开发时期油田的含水特征,分3个开发阶段(开发初期、中期、后期),选用截断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不同含水期流动单元的三维模型,研究了注水开发过程中流动单元的变化,并结合开发后期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对剩余油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在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与储集层流动单元类型关系密切,在开发后期,工区3、4类流动单元储集层是剩余油分布的相对富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11断块 高含水期 流动单元 流动分层指数 剩余油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生产乙醇的预处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许涛 周恒涛 张百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883-6884,6886,共3页
对现有秸秆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对比,认为蒸汽爆破和生物方法对秸秆进行预处理较为经济和可行,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中,蒸汽爆破法较适合当前纤维素乙醇的产业化发展要求。
关键词 纤维素 乙醇 秸秆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装设计与成组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师斌 周恒涛 刘小军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92,共2页
工艺装备是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工艺手段,它是直接影响机械加工工艺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工人劳动强度的主要因素。通过2例比较特殊的工件钻胎设计方法,说明在工装设计中合理地运用成组技术的理论指导设计,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 工艺装备是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工艺手段,它是直接影响机械加工工艺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工人劳动强度的主要因素。通过2例比较特殊的工件钻胎设计方法,说明在工装设计中合理地运用成组技术的理论指导设计,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技术 液压支架 立柱千斤顶 接长杆 缸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与准东煤在CO2气氛下的共气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志远 鞠睿 +2 位作者 周恒涛 虞婷婷 陈鸿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8-367,共10页
为探究污泥与准东煤在CO2气氛下的共气化特性,利用电加热式固定床和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共气化产气特性规律及共气化动力学特性规律,并采用Model-free Method计算了共气化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等温气化过程中CO、H2和CH4的体积分数随着反... 为探究污泥与准东煤在CO2气氛下的共气化特性,利用电加热式固定床和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共气化产气特性规律及共气化动力学特性规律,并采用Model-free Method计算了共气化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等温气化过程中CO、H2和CH4的体积分数随着反应的进行先升高后降低;随着准东煤质量分数的增加,可燃气中CO体积分数逐步升高,H2和CH4体积分数逐步降低,冷煤气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程序升温气化的干燥脱附阶段和慢速气化阶段,样品总失重量随着准东煤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快速气化阶段则反之;共气化反应的平均活化能随着准东煤质量分数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污泥与准东煤的掺混具有正向促进气化反应的协同作用,并且在污泥与准东煤质量比为4∶6时共气化的协同作用最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准东煤 二氧化碳 共气化 冷煤气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