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调节NNU-55(Fe)的d带中心以增强CO_(2)吸附和光催化活性
1
作者
杨雪琦
赵俊涛
+3 位作者
叶家伟
周德森
狄廷敏
张军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4,共10页
光催化二氧化碳(CO_(2))还原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技术用于将CO_(2)转化为高价值的化学品。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因其结构可调、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好和光响应性优异等特点而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采用MOF材料NNU-55(Fe)将CO_(2)光催...
光催化二氧化碳(CO_(2))还原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技术用于将CO_(2)转化为高价值的化学品。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因其结构可调、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好和光响应性优异等特点而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采用MOF材料NNU-55(Fe)将CO_(2)光催化转化为一氧化碳(CO)。通过改变无机阴离子配体调节金属活性中心(Fe-N_(4))的电子性质,可以轻松调控NNU-55(Fe)MOFs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相较于SO_(4)^(2−)和Cl^(−)配位的催化剂,NO_(3)^(−)配位的NNU-55(Fe)展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性能,在3 h内实现了124μmol·g^(−1)的CO产量。NO−3更强的电子供给能力提升了Fe中心的电子密度,降低了Fe的d带中心,并增强了吸附系统成键轨道的占据,从而提高了CO_(2)的吸附能力和还原活性。本研究通过改变金属位点的无机配体来调节MOFs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的策略,为开发高效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配位结构
d带中心
CO_(2)吸附
光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调节NNU-55(Fe)的d带中心以增强CO_(2)吸附和光催化活性
1
作者
杨雪琦
赵俊涛
叶家伟
周德森
狄廷敏
张军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308341,22005228)
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K2024047)资助项目。
文摘
光催化二氧化碳(CO_(2))还原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技术用于将CO_(2)转化为高价值的化学品。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因其结构可调、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好和光响应性优异等特点而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采用MOF材料NNU-55(Fe)将CO_(2)光催化转化为一氧化碳(CO)。通过改变无机阴离子配体调节金属活性中心(Fe-N_(4))的电子性质,可以轻松调控NNU-55(Fe)MOFs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相较于SO_(4)^(2−)和Cl^(−)配位的催化剂,NO_(3)^(−)配位的NNU-55(Fe)展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性能,在3 h内实现了124μmol·g^(−1)的CO产量。NO−3更强的电子供给能力提升了Fe中心的电子密度,降低了Fe的d带中心,并增强了吸附系统成键轨道的占据,从而提高了CO_(2)的吸附能力和还原活性。本研究通过改变金属位点的无机配体来调节MOFs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的策略,为开发高效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配位结构
d带中心
CO_(2)吸附
光还原
Keywords
MOFs
Coordination structure
d-band center
CO_(2)adsorption
Photoreduction
分类号
O64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调节NNU-55(Fe)的d带中心以增强CO_(2)吸附和光催化活性
杨雪琦
赵俊涛
叶家伟
周德森
狄廷敏
张军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