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食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德录 牛芬菊 +2 位作者 李小燕 张雷 李德仁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鲜食玉米 沟播 种植效益 旱地种植 食用纤维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方式对不同生态区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德录 刘广才 +3 位作者 李城德 尤艳蓉 李圆 李博文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27,共6页
全膜微垄沟播种植技术是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研发的一种集覆盖抑蒸、垄面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目的】明确西北半干旱雨养区地膜覆盖条件下旱地大豆在不同生态区产量的差异。【方法】于2014—2016年进... 全膜微垄沟播种植技术是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研发的一种集覆盖抑蒸、垄面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目的】明确西北半干旱雨养区地膜覆盖条件下旱地大豆在不同生态区产量的差异。【方法】于2014—2016年进行大田定位试验,以露地无覆盖(CK)为对照,设置了3种覆膜方式,分别为全膜微垄沟播(T1)、全膜双垄沟播(T2)、全膜覆土穴播(T3),研究半湿润偏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3种不同生态区地膜覆盖对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在3个生态区均以T1处理产量最高,T2处理次之,T3处理最低;其中全膜微垄沟播不同生态区比较:半湿润偏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分别较露地无覆盖CK增产58.5%、78.1%和95.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提高65.9%、57.6%和56.1%。尤其在年降雨量500~600 mm生态区全膜微垄沟播增产效应最明显,平均产量达到4 318.2 kg/hm2,最高达到4 353.3 kg/hm2,较CK增产58.5%。【结论】大豆全膜微垄沟播种植技术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区,增产效果明显,其推广应用可有效提高该区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旱作雨养区大豆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雨养区 全膜微垄沟 产量 经济效益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旱作区青贮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德录 李城德 李博文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56-58,共3页
优化玉米品种结构,在甘肃省旱作玉米区甘谷、静宁两县引进青贮型玉米新品种7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文玉3号表现良好,较对照增产5.6%~15.3%,建议扩大示范。
关键词 旱作区 青贮玉米 品种比较 产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鲜食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德录 朱永永 +1 位作者 杨祁峰 陈其鲜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7期53-54,共2页
分析了甘肃省鲜食玉米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加大新技术的研究及示范推广力度,积极探索生产和经营新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生产现状 发展建议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啤酒大麦宽幅匀播绿色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广才 马彦 +2 位作者 张廷龙 孙世龙 周德录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89-92,共4页
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方面总结了灌区啤酒大麦宽幅匀播绿色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啤酒大麦 宽幅匀播 栽培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福 刘广才 +5 位作者 李城德 金亮 李来祥 朱永永 周德录 单秀章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49-51,共3页
小麦是甘肃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群众普遍喜爱的主要口粮,甘肃省的粮食安全主要是指小麦供给的安全性。目前,全省小麦常年播种面积94.7万hm2,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栽培技术规程 甘肃省 穴播 覆土 粮食作物 粮食安全 播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幅匀播对陇中引黄灌区春小麦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尤艳蓉 刘广才 +3 位作者 周德录 张好新 温健 胡箭卫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41-43,共3页
在景电灌区和引大灌区分别以春小麦品种宁春39号和永良15号为指示作物,比较了宽幅匀播与常规条播2种方式下不同播种方式的春小麦主要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处理相比,宽幅匀播均能够明显促进小麦分蘖,增加穗长,提高单位面积结... 在景电灌区和引大灌区分别以春小麦品种宁春39号和永良15号为指示作物,比较了宽幅匀播与常规条播2种方式下不同播种方式的春小麦主要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处理相比,宽幅匀播均能够明显促进小麦分蘖,增加穗长,提高单位面积结穗数和千粒重,增产率在10%以上,可在甘肃中部引黄灌区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幅匀播 春小麦 主要性状 产量 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青稞宽幅匀播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广才 马彦 +4 位作者 张忠贤 夏晓梅 李城德 尤艳荣 周德录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87-90,共4页
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晾晒脱粒等方面规范了甘肃省青稞宽幅匀播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青稞 宽幅匀播 栽培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中黄土高原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9
作者 周德录 吴湘宏 李正录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8期22-24,共3页
在分析甘肃陇中黄土高原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应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及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坚持还林还草。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区 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现状 生态环境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地宽幅匀播冬小麦肥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箭卫 周德录 +2 位作者 尤艳蓉 刘广才 张立功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12期53-55,共3页
通过在黄土高原旱地进行宽幅匀播冬小麦肥效"3414"试验,建立了黄土高原旱地宽幅匀播冬小麦施肥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解析得出,N最大施量为207.60 kg/hm^2,最佳施量为178.95 kg/hm^2;P_2O_5最大施量为106.05kg/hm^2,最佳施量为88.... 通过在黄土高原旱地进行宽幅匀播冬小麦肥效"3414"试验,建立了黄土高原旱地宽幅匀播冬小麦施肥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解析得出,N最大施量为207.60 kg/hm^2,最佳施量为178.95 kg/hm^2;P_2O_5最大施量为106.05kg/hm^2,最佳施量为88.50 kg/hm^2;K_2O最大施量为61.50 kg/hm^2,最佳施量为48.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旱地冬小麦 宽幅匀播 3414肥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小麦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广才 赵贵宾 +2 位作者 李博文 尤艳蓉 周德录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70-75,共6页
介绍了甘肃省小麦生产基本情况,分析了甘肃省发展小麦生产的潜力、取得的成效、不同区域小麦应采取的主推技术与品种以及甘肃省小麦供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落实惠农政策,确保农户受益;增加资金投入,强化... 介绍了甘肃省小麦生产基本情况,分析了甘肃省发展小麦生产的潜力、取得的成效、不同区域小麦应采取的主推技术与品种以及甘肃省小麦供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落实惠农政策,确保农户受益;增加资金投入,强化财力支持;积极探索良种繁育供应体系;强化技术研发和模式集成推广;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技术领先;产学研结合,提升服务质量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业 发展现状 成效 对策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山旱地宽幅匀播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箭卫 周德录 +3 位作者 尤艳蓉 刘广才 杨晓辉 袁义强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32-35,共4页
以小麦品种兰天093为指示材料,研究了宽幅匀播对陇南山旱地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幅10 cm、空行距12 cm、播量300 kg/hm^2时,冬小麦生长发育状态最优,成穗群体结构最佳;折合产量为6 756.0 kg/hm^2,较相同播量下的撒... 以小麦品种兰天093为指示材料,研究了宽幅匀播对陇南山旱地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幅10 cm、空行距12 cm、播量300 kg/hm^2时,冬小麦生长发育状态最优,成穗群体结构最佳;折合产量为6 756.0 kg/hm^2,较相同播量下的撒播处理增产780.0 kg/hm^2,增产率13.1%,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宽幅匀播 生长发育 产量 陇南山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三瑞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城德 尤艳蓉 +2 位作者 周德录 王德寿 李锦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35-36,41,共3页
三瑞5号是由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以雄性不育系A014为母本、恢复系R05-6-1264-1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向日葵新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本文主要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 三瑞5号是由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以雄性不育系A014为母本、恢复系R05-6-1264-1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向日葵新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本文主要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适宜区域),提出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种子处理、适期早播、查苗与定苗、水肥管理、辅助授粉、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 三瑞5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