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机接口技术嵌入的风险表达及法律规制逻辑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彦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29,共5页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项变革性的、颠覆传统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作为一个亟待关注的多重应用场景,脑机接口技术体现在“脑控”式应用和“控脑”式运作两个方面。某种意义而言,以健康为代价的脑机接口技术对个体用户的躯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项变革性的、颠覆传统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作为一个亟待关注的多重应用场景,脑机接口技术体现在“脑控”式应用和“控脑”式运作两个方面。某种意义而言,以健康为代价的脑机接口技术对个体用户的躯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个人信息与隐私泄露模糊了“数字人”权利彰显的边界,脑机接口技术的“恶用”也带来了技术谋私与犯罪的可能性。要厘定脑机接口技术风险法律规制的逻辑起点,建立严格的数据隐私和保护制度,完善数据隐私的保护机制。在确保使用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落实个体信息的隐私与数据安全。总体来看,脑机接口的法律规制不但要彰显技术向善与有效性的统合,而且要围绕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监管。通过规范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范围,对技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以及伦理风险进行法律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技术治理 数据隐私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语言的哲学认知基础及学科知识发展维度
2
作者 周彦每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3,共7页
认知科学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勃兴交互而行,人工智能语言的认知基础以认识论为前提,具体体现为“人”与“类人”对智能世界进行的合法性改造。超人类主义的讨论以及算法的实践本性表明,人类思维存在着能动性。在人工智能语言的认知范畴内... 认知科学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勃兴交互而行,人工智能语言的认知基础以认识论为前提,具体体现为“人”与“类人”对智能世界进行的合法性改造。超人类主义的讨论以及算法的实践本性表明,人类思维存在着能动性。在人工智能语言的认知范畴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贯穿于认识论和存在论的一体化过程。“自我意识”不能成为机器智能“人型逻辑”预设的充要条件,从“人机智能交互”到“人机智能共生”,再一次证明了人工智能语言与“自我意识”本能的互斥性。因此,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语言可以生成人类“默会知识”这一悖论逻辑,在智能框架内挖掘“行动中的知识”和“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要突破人工智能“人型逻辑”的分析范式,重新理解人工智能语言与人类意识的互构关系,遵照学科知识生产革新的分类发展方向,建构价值性关联和工具性应用的学科平台,驱动人工智能在语言知识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语言哲学 认识论 知识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文化治理的价值旨归与建构逻辑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彦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0-45,共6页
公共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基",文化秩序是研判治理能力的价值基础,通过公共资源的公共性配置通向文化治理的价值旨归。文化治理的价值诉求体现在"公共性"建制的复权与创生逻辑,通过公共性再造,透视公... 公共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基",文化秩序是研判治理能力的价值基础,通过公共资源的公共性配置通向文化治理的价值旨归。文化治理的价值诉求体现在"公共性"建制的复权与创生逻辑,通过公共性再造,透视公共价值观趋于消解的多元文化面向。文化机制的理性共识促成了"批判"与"整合"文化取向的目标达成。政府作为"文化强国"的主导者与公众作为"文化权利"的拥有者共同整合文化公共性的建构方向。因此,公共文化治理过程中文化资本要素的价值排序是价值建构的基础,文化治理渠道彰显了文化"工具理性"与"目的理性"的价值耦合,基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这一载体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治理的相向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 公共文化治理 文化秩序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本体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语的认知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彦每 刘世理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5-89,共5页
现代语义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就是概念理论,"常规关系"是含意本体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是徐盛桓提出的认知理论之一,这两个理论可以解释公益广告语进行的话语理解和生成在内的语言运用认知机制,... 现代语义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就是概念理论,"常规关系"是含意本体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是徐盛桓提出的认知理论之一,这两个理论可以解释公益广告语进行的话语理解和生成在内的语言运用认知机制,以达到向社会公众传播某种积极意识理念的交际意图。广告受众在释义公益广告语过程中,需要利用语义特征进行语用推理,最终获得公益广告所需要的语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本体化 公益广告语 常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哲学认知范式的意向性嬗变与知识再生产逻辑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彦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6,共6页
意向性是当代心智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语言哲学的认知范式与理论流变过程体现了认识论的语言转向与价值定位,通过修正语言哲学的意向性行为,厘清从语言分析到意向建构的意向性议题。意向性嵌入语言行为凸显了语言习得的知识生成逻辑,具... 意向性是当代心智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语言哲学的认知范式与理论流变过程体现了认识论的语言转向与价值定位,通过修正语言哲学的意向性行为,厘清从语言分析到意向建构的意向性议题。意向性嵌入语言行为凸显了语言习得的知识生成逻辑,具体而言,语言认知主体基于意向性心理与社会规制维度的引入,借用主体性意识涌现的桥梁,达到语言习得的知识生成。对于语言哲学研究的知识再生产而言,基础主义引导了语言哲学建构的知识旨趣,必须将知识问题纳入语言哲学框架,在意向性哲学论证过程中挖掘知识再生产研究的学术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意向性 认知 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的强农逻辑与传播路向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彦每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72-74,共3页
公共文化服务的强农逻辑贯穿于以语言文化为载体的传播进程。文化强农的传播存在多元表征,具体表现为农民交往社会化与共同体传播的困囿,文化惠农的狂热与农户需求错位的隐忧,多元媒介的嵌入与语言环境生成的变异。因此,要遵从"中... 公共文化服务的强农逻辑贯穿于以语言文化为载体的传播进程。文化强农的传播存在多元表征,具体表现为农民交往社会化与共同体传播的困囿,文化惠农的狂热与农户需求错位的隐忧,多元媒介的嵌入与语言环境生成的变异。因此,要遵从"中国梦"的强农信息传播逻辑,依照农户的职业分化进行传播内容的更新,最终达到宣传渠道的多元与传播手段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电影译名的意向性传播与认知观瞻逻辑
7
作者 周彦每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92-93,共2页
电影片名翻译是人类借用语言进行意向性认知的论域转换,其对电影观众的集体意向性起着引导和规约的效果。为了达到最优传播效果,影片译名既要关照观众的审美旨趣,又要开创新鲜的视觉盛宴以满足公众的预期。
关键词 电影片名 翻译 意向性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临床诊断:研究进路及损伤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彦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发展性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正常环境中生长,具备正常的智商无明显的唇腭裂等病理形态或器质性损伤,排除由于听力障碍、情绪障碍、个人神经损伤等原因造成的语言迟滞现象。“领域特异性”理论和“领域一般性理论”从不同视角解释了发展性... 发展性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正常环境中生长,具备正常的智商无明显的唇腭裂等病理形态或器质性损伤,排除由于听力障碍、情绪障碍、个人神经损伤等原因造成的语言迟滞现象。“领域特异性”理论和“领域一般性理论”从不同视角解释了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滞的诱因。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必要澄清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损伤特征。在儿童语言障碍诊断的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标准是排除低智商、其他神经功能障碍和听力损伤的儿童。具体需要运用语言能力、智商、听力敏感性、口腔结构和功能等综合性的临床标准进行甄别。作为语言发育困难和迟滞的特殊群体,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损伤主要表现在语音、形态学、词汇学习、句法等多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 语言发育 言语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物随附性:代体宾语心智表达过程的语义举隅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彦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0-166,共7页
代体宾语的语义生成是物理和心理二元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彰显了语言主体心智活动"心"随附于"物"的认知全过程。代体宾语的语义表达依赖于双元构件的固有性和物理组成构件的可观测性。代体宾语产出过程中,"... 代体宾语的语义生成是物理和心理二元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彰显了语言主体心智活动"心"随附于"物"的认知全过程。代体宾语的语义表达依赖于双元构件的固有性和物理组成构件的可观测性。代体宾语产出过程中,"心"对"物"的随附受制于主体意向性的规约和具体语境的管控。同时,表征关系是代体宾语心智生成的逻辑起点,语言主体心智活动通过"动作事件"的心物属性进行第一次随附,择选出相应的动词。从"客体事件"与"代体"的心理属性来看,代体宾语的施用结构改变了动词概念化事件的方式。从代体宾语语义生成来看,唯有心智因果力的推动,才能实现对"旁格事件"、"主体事件"、"客体事件"等"本体事件"的第二次随附,进一步涌现出代体宾语的新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物随附性 代体宾语 属性二元论 表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感受性:代体宾语产出的认知范式与心智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彦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126,共6页
意识感受性是意识生命有机体的主观性存在状态,是人体大脑主观判断的重要介质和认知范式,它架起了个体意识与心理内容之间的桥梁。作为触发语用世界的神经中枢,意识感受性凸显了大脑思维的"自觉知"意识,贯穿于语言主体意识从&... 意识感受性是意识生命有机体的主观性存在状态,是人体大脑主观判断的重要介质和认知范式,它架起了个体意识与心理内容之间的桥梁。作为触发语用世界的神经中枢,意识感受性凸显了大脑思维的"自觉知"意识,贯穿于语言主体意识从"感觉"到"感受"的认知过程。具体而言,代体宾语句式的产出以感觉初始意识为基础,唯有经过意象发展意识的牵引,才能形成具体的语言形式。从心智过程来看,联通、提取与整合是代体宾语意识感受性表达的基本通道。同时,代体宾语句式产出的心智过程包含感觉、逻辑、顿悟三种思维方式,三种思维方式在在大脑意识感受性中渐次出现,共同规约着宏观语言形式的生成和微观语义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感受性 代体宾语 心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