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岭南传统建筑陶塑脊饰及其人文性格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彝馨 吕唐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42,共5页
岭南传统陶塑脊饰是岭南传统建筑装饰"两塑"之一,是岭南传统建筑独有的建筑装饰。其为"南国陶都"石湾民窑的特产,是集陶瓷、建筑与雕塑三位一体的造型艺术。岭南传统陶塑脊饰文化在当代有断层的危机,当年在岭南与... 岭南传统陶塑脊饰是岭南传统建筑装饰"两塑"之一,是岭南传统建筑独有的建筑装饰。其为"南国陶都"石湾民窑的特产,是集陶瓷、建筑与雕塑三位一体的造型艺术。岭南传统陶塑脊饰文化在当代有断层的危机,当年在岭南与东南亚广泛分布的岭南陶塑脊饰,锐减到如今只存在寥寥几个建筑之上。笔者的研究正希望引起学界的关注,以寻求传承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塑脊饰 石湾民窑 民俗 人文性格 多元文化 海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高要地区“八卦”形态聚落生成内因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彝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7-111,共5页
广东省高要地区有多个"八卦"形态的聚落,长期以来,官方宣传与部分学者认为这些聚落的营造理念来源于太极八卦思想,认为它们是模拟太极八卦。通过空间观测技术,本文初步定义了"八卦"形态聚落的概念,统计出高要地区&q... 广东省高要地区有多个"八卦"形态的聚落,长期以来,官方宣传与部分学者认为这些聚落的营造理念来源于太极八卦思想,认为它们是模拟太极八卦。通过空间观测技术,本文初步定义了"八卦"形态聚落的概念,统计出高要地区"八卦"形态聚落的数量与方位,描绘出其分布范围与总平面图。通过田野调研和图解分析,发现"八卦"形态聚落的道路、建筑、数理、方位等与八卦图式皆有大量不符之处,模仿八卦图式的传说有穿凿附会之嫌。"八卦"形态聚落有明显的防灾和适应社会形态的优势。其生成有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内因,在发展过程中适应了社会形态,并受太极八卦与风水观念等影响,形成了当前的这种特殊形态。营造最优生存环境是"八卦"形态聚落的本质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卦”形态聚落 聚落形态 生成 内因 防御灾害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窑之辩--石湾窑文化解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彝馨 吕唐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石湾窑为中国著名民窑,但在中国陶瓷史上被忽略与误解,其作为"中国陶"代表的地位亦同时被贬低。石湾陶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明清以来代表了广窑的最高水平。石湾窑的文化特点可总结为九点:源远流长,影响广泛;扬长避短,另辟蹊径... 石湾窑为中国著名民窑,但在中国陶瓷史上被忽略与误解,其作为"中国陶"代表的地位亦同时被贬低。石湾陶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明清以来代表了广窑的最高水平。石湾窑的文化特点可总结为九点:源远流长,影响广泛;扬长避短,另辟蹊径;兼收并蓄,擅仿擅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妙趣天成,大巧若拙;诗意表现,艺之大成;岭南风骨,广府特色;名家辈出,代代相承;精于匠作,疏于理论。官窑与民窑之别,不应在艺术的高低,而应在于追求趣味的不同。官窑追求的是统治阶级的欣赏趣味,而民窑追求的是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陶胜于质朴,瓷胜于精致,陶与瓷,不可以高低论。石湾窑在中国名窑之林独树一帜,以其并不优越的陶土塑造出超越诸多名窑的石湾陶塑艺术,最大限度地表现了岭南的地域文化,成就了中国陶器的一个巅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窑 石湾窑 文化 陶器 陶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建筑教学对家具设计的启示
4
作者 周彝馨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8年第4期32-33,共2页
本文以家具设计专业的《中国古建筑》课程为切入点,对其中的探索过程进行探讨,并精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实例作深入剖析。
关键词 中国古建筑 家具设计 启发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